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名將借白蛇傳評戲談小青,結果麾下戰將甘願領副職,堪稱高風亮節

名將借白蛇傳評戲談小青,結果麾下戰將甘願領副職,堪稱高風亮節

春哥聊戰史

【春哥註:在中國近代史裡面,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戰將,他們在戰場上叱吒風雲,指揮千軍萬馬,橫掃敵人的堡壘,闖關奪寨,立下不朽功勛。在戰場之外,這些名帥名將都是鐵骨柔情,才華橫溢,有許多是一代儒將,文章冠古今,從現在,我們就聊聊這些戰將軍史,也是一種正能量。】

1945年下半年,根據形勢,毛主席在全國範圍內調整戰略布局和各大戰略區領導機構及主要領導人,在原華中地區組建華中分局和華中軍區。黨中央決定,由華中局提出華中分局和華中軍區領導成員名單。

據此,華中局提出華中分局和蘇皖軍區(後改稱華中軍區)組織方案,提議粟裕留在華中,蘇皖軍區由粟裕任司令員,並上報黨中央。10月8日,中共中央電復華中局,同意粟裕任華中軍區司令員。爾後又決定由剛從延安返回蘇中的張鼎丞任副司令員。

此時,粟裕剛指揮部隊到長江北岸,不知道上述決定。

10月上旬,粟裕率北撤部隊到東台一帶集結,接到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的通知,要他到淮安參加華中局和華中軍區的籌建。他到達淮安當看到中共中央任命他為華中軍區司令員、張鼎丞為副司令員的電報後,當即向華中局負責同志提出建議,請求任命張鼎丞為司令員,自己改任副司令員。

張鼎丞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比粟裕年長9歲,曾領導閩西起義,任閩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新四軍組建初期,任第二支隊司令員,粟為副司令員。粟裕一向視張鼎丞為兄長,對他十分敬重。粟裕認為,由張鼎丞為正,自己為副,更有利於工作和團結。

粟裕的建議沒有得到華中局負責人的同意。回到住地,天色已晚,機要科送來向部隊轉發中共中央任命的電報。他接過來看罷嘆口氣說:「我已經提過意見了,張鼎丞是我的老上級,讓他當我的副手,不利於工作,不利於團結。這份電報先不要發出去,我還要向中央提出我的意見。」說完便坐下來起草電報,陳述自己的建議和理由,第二天發給中共中央。

昨在華中局閱悉中央以職及張鼎丞同志分任正副司令之電示,不勝惶恐。以職之能力,實不能負起重任。而鼎丞同志不論在才德資各方面均遠較職為高超;抗戰以前,均為長輩;抗戰初期,則曾為職之上級;近數年來,又復在中央領導之下,功績卓著,且對於執行黨的政策與掌握全局均遠非職所能及。為此,曾再三請求華中局,以鼎丞同志任司令,職副之,未蒙允許。為孚眾望以利今後工作起見,特再電呈,請求中央以鼎丞同志為司令。職當儘力協助,以完成黨中央所給予之光榮任務

粟裕

十月十五日

兩百餘字的電報,字裡行間凝聚著一位共產黨人對革命事業的赤膽忠心,顯示了無產階級志士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

粟裕這一建議,黨中央當時未有採納,仍堅持由粟裕任司令員。10月27日,華中局發出關於華中分局和蘇皖軍區組成的通知,根據中共中央批複,蘇皖軍區仍「以粟裕為司令,張鼎丞為副司令」。

當天夜晚,粟裕發出了請求改任副職的第二次建議電報,懇切陳述:「為慎重並更有利於今後工作起見,特再電呈,請求中央以鼎丞為司令,職當儘力協助,以完成中央所給予之光榮任務。」

黨中央收到粟裕的電報,經過慎重研究,最後決定採納粟裕的建議。認為粟裕的建議是有理由的,「中央同意以張鼎丞為華中軍區(不稱蘇皖軍區)司令,粟裕為副司令併兼華中野戰軍司令」。

當時華中軍區的幹部來自四面八方,但由於粟裕堅持「搞五湖四海」和任人唯賢的原則,處處以身作則,順利地完成了組建任務。

粟裕對原蘇浙軍區政治部主任鍾期光說,組建時要確定一個原則:凡是一師和蘇浙軍區的幹部,原則上擔任副職,正職由其他單位來的幹部擔任,從我做起。粟裕任華中軍區副司令員,鍾期光任華中軍區政治部副主任,機關亦是如此。

長期同粟裕在一起工作的鐘期光在談及此事時說,這是粟裕的一貫作風。在過去的歷次整編合編中,他都讓自己的部下任副職,讓兄弟部隊的幹部任正職。他了解自己的部屬,部屬也理解他的意圖,愉快服從,沒有怨言。

有一天,粟裕召集原蘇浙軍區的幹部開會。粟裕問到會幹部:「昨晚你們看了京劇團的慰問演出嗎?」「看了。」「演得怎麼樣?」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說白娘子演得好,有的說許仙演得好,有的說小青演得特別好。

粟裕說:「我也認為小青演得最好。他雖然是配角,卻恰到好處地演出了劇本規定的角色,沒有喧賓奪主,沒有搶白娘子的戲,但給觀眾的印象很深,演得入情入理,活潑可愛。如果沒有她的襯托,白素貞和許仙也不會演得那麼好。」

粟裕滔滔不絕地講,幹部們低聲議論:「粟司令不但會打仗,還會評戲。」有人不解地說:「他平時總是三句話不離本行,開口就講打仗,今天怎麼老是評戲?」

「由此可見,不可小看配角!」粟裕提高聲音,把議論聲蓋住了。「我們部隊何嘗不是如此,要打好一個仗,軍長、師長、團長的正確指揮固然重要,各級副手的密切配合也不可小看。副手在各自的崗位上,同樣可以發揮他最大的作用。你們說,對不對啊?」「對!」幹部們眾口一詞地回答。

「你們願不願意當配角呢?現在當正職的願不願退下來當副職啊?」粟裕用銳利的目光掃視每一個人。還沒有等幹部們回答,粟裕便鄭重地說:「告訴你們吧,中央決定成立華中軍區,我們要和兄弟部隊合編。為了顧全大局,搞好團結,我們決定在座的各位正職幹部一律改為副職,希望你們當好配角。大家有什麼意見?」「沒有!」幹部們想到粟裕一再請求讓出司令、改任副職的模範行動,從心底里發出一片贊同聲。正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民國風雲錄:大逆之罪判三年,章太炎幸得租界保命,另一位被杖斃
民國風雲錄:孫文帶200銀元回檀香山,情況不樂觀,究竟咋回事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