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攀登傳統山水畫的高峰,我們永遠在路上——畫家田江平印象

攀登傳統山水畫的高峰,我們永遠在路上——畫家田江平印象

畫家田江平

專業畫家田江平的山水畫立足於傳統,取法於宋元明清之間,不渉時人一筆。觀其畫一種古典的氣息撲面而來。我感覺他對於古典傳統山水有一種似乎天生的痴迷,和他談起喜好傳統山水的因緣,他說:自幼習畫,畫著畫著就愛上了。

山水畫家從古至今都注重寫生,宋元名作,各種皴法都是古代先賢對景靜觀,體悟天地生機,參悟自然大道,用心剪裁而來。古人重遊歷與靜觀真山水,常于山間終日靜坐,用心體悟大自然。寫生的重要意義,重在體味與認知自然規律,把自己的體悟用自我的筆墨語言表達出來,此之謂「行萬里路」、「萬物靜觀皆自得」也;而非西畫的對景寫生可比擬也。

田江平作為酷愛傳統的山水畫家,不但臨習傳統山水每至深夜,燈光漂白四壁,而且效法古人,師古人所師,以真山水為師,常往來於燕山、太行等名川大山,從大自然中汲取源頭活水。

中國繪畫講究的就是傳承。有傳承就會雷同,書畫家林散之論書說「能從同中求不同,惟不能同斯大雄」,書畫理通;田江平說:我們爬山涉水、不辭辛苦地寫生,正是為了在這看似千人一面的傳統山水中力求有些許的不同。

走累了,就在山頭歇歇,正好一覽眾山小,俯視美景,在心中剪裁畫面。

寫生不僅僅是藝術,也是一門體力活,有時需要馬步功夫,可謂勞心勞力。面對不尊重畫家勞動,把畫畫看做輕描淡寫、舉手之勞的索畫者,他於今年亮出「水墨淺絳諸山水,每平尺以千元計;青綠山水每平尺以千五計」的潤例,以確保自己有充足的時間精力鑽研傳統這個富礦。

世上沒有生而知之的聖哲,凡有成就者皆是苦學而來。這是他跟隨著名書畫家朱榮賢老師學習傳統山水寫生的情景。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山間小憩,聊而不閑,朱老師在談笑間就能解決一些學員日思夢繞的繪畫難題。

田江平說:藝無止境,攀登傳統山水的高峰,我們永遠在路上。

晉堂馬培和於2019年龍抬頭之日

田江平近作:

訪友圖34*34CM

溪山行旅圖34*34CM

讀書圖34*68CM

平湖歸棹圖34*68CM

溪山訪友圖34*68CM

山水扇面

山水寫生

山水寫生

山水寫生

唐人詩意圖34*34CM

溪堂夜話圖25*25CM

漁隱圖34*34CM

草堂讀書圖,34*34CM

田江平藝術簡歷

田江平,1966年生,河北省永清人。自幼酷愛書畫。先後拜武海鷹、朱榮賢為師。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益昌畫院院務委員,北京林泉畫館特約畫師,現供職河北廊坊中油天然氣管道局。2016、2017年和張成強合辦一書一畫展覽;2017年第十四屆管道杯行業職工書畫大展獲一等獎。2018年墨池首屆中國畫臨摹展獲金獎。作品及評介文章刊於美術報、廊坊日報專刊,多次參加省、市、縣級書畫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培和書畫 的精彩文章:

看看古代栩栩如生的人物畫,也許會顛覆你對素描的看法
小楷洛神賦前十三行「驚現」,和你想像的一樣嗎?

TAG:馬培和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