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每逢「那幾天」就頭痛?省中醫院名醫送你一道「解郁和中湯」

每逢「那幾天」就頭痛?省中醫院名醫送你一道「解郁和中湯」

33歲的張女士,是一位職場的成功女性,也是一名全能媽媽,但從一年前開始,每至大姨媽(月經)光臨前她就開始頭痛,以雙顳、太陽穴為主,還伴隨著腹脹腹痛拉肚子等癥狀,常常持續1周多,痛得甚至不能工作。張女士得的是普通頭痛嗎?為什麼總是月經前發作呢?

廣東省中醫院腦病中心內科主任醫師華榮從事中醫內科、急診臨床教學工作近30年,她認為,門診頭痛患者女性較為多見,女性患病率約是男性2-4倍,部分女性頭痛又有經期見後發作的特點,這種頭痛我們叫經行頭痛。

什麼是經行頭痛呢?

經行頭痛是經期前後發作的頭痛,與現代醫學月經相關性偏頭痛、經前期綜合征相關,在女性偏頭痛中佔35-54%。經行頭痛較非經期發作的偏頭痛發作時間更長,伴隨癥狀更多,治療更難,致殘率更高。現代醫學認為,月經相關性偏頭痛的的病機與三叉神經血管、雌激素水平波動、前列腺素和遺傳因素等相關。

那經行頭痛有什麼特點呢?華榮主任介紹,臨床發現經行頭痛的女性,多數在青春期發病,有家族史,經期發作為主,懷孕期多數消失,產後氣血虧虛而病情反覆且加重。

經行頭痛與氣血失和有關

經行頭痛為什麼發病有這些特點呢?華榮主任從中醫的角度來探討經行頭痛的病機和治法。

肝脾胃氣血失和,沖任督受損是經行頭痛的重要病機。

臨床上經行頭痛發作時常常伴發噁心嘔吐、胃脘脹悶等脾胃癥狀,日久則出現以及焦慮、失眠、健忘等。中焦脾胃為臟腑氣機之樞紐,辨證要重視「木郁克土」或「土壅木郁」,以致肝脾胃氣機失調的病機改變經行頭痛。

在偏頭痛基礎之上,應重視沖任督脈損傷的因素。其病理過程為:臟腑(尤其是肝脾胃)功能失調以致氣機不利,氣血失和,阻滯經絡(以沖任督為要),上下不通,腦竅不寧的病理過程環環相扣,並在經期陰陽轉化動蕩之時發為頭痛。

治療要疏肝健脾

病機知道了,經行頭痛該怎麼治呢?

華榮主任認為,疏肝解郁,健脾和中,調暢氣機為治療大法。

針對經行頭痛「肝脾胃氣血失和,沖任督受損」的病機,臨證以「疏肝解郁,健脾和中,調暢氣機」為法,其中尤以健脾為要。脾胃運化、升降氣機有賴肝氣條達、疏泄之助;肝血涵養依賴後天脾土運化水谷精微。所以臨床中依據病機偏勝,健脾、調肝、和胃的治法可有所側重,但三者不宜獨行,不可偏廢,當肝脾胃同調,和諧統一。

方葯自擬解郁和中湯

基於臨床研究經行偏頭痛病機認識,華榮主任經過多年摸索形成基本方,命名為「解郁和中」方,基本由炒白朮、茯苓、法夏、厚朴、延胡索、白芷、桂枝、白芍等組成。並依據臨證脾虛、肝鬱、胃滯偏重,經前多熱,經後易虛,頭痛部位等原則適當加減。如:經前期加鬱金,菊花;經後期加當歸,仙鶴草;脾虛為主加党參,黃芪;肝鬱甚者,加鬱金、香附;食少胃脹,胃氣上逆者,加萊菔子、麥芽、丁香、柿蒂;反酸者,加左金丸;便秘者,加火麻仁。

臨床觀察,經治療後,頭痛發作次數可逐漸減少,發作程度減輕;堅持治療,力求根治,治效者眾。

名醫簡介:華榮

廣東省中醫院腦病中心內科主任醫師、名醫和流派工作室專職,碩士研究生導師,首屆國醫大師李振華、張學文教授的繼承人,師承中醫腦病專家、全國名中醫劉茂才教授。擔任世界中聯古代經典名方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保健協會腦健康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一屆眩暈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腦病專業委員會常委。擅長治療脾胃病、頭痛、眩暈、失眠、中風、癲癇及疑難雜症等。

出診信息:

周二上午 芳村分院專家門診 下午 芳村分院內科門診

周三上午 固生堂嶺南中醫館(東山門診部)

周三夜診 大德路總院特需門診

周四上午 大德路總院神經內科門診

周五上午 大德路總院流派門診

【記者】嚴慧芳

【通訊員】宋莉萍 文灼

【作者】 嚴慧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技術殿堂 的精彩文章:

愛吃香椿當心啦,都看看吧,現在還不晚!!

TAG:中醫技術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