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高祖劉邦為何嘆息?項羽若啟用此人不止於此,一切皆因剛愎自用

漢高祖劉邦為何嘆息?項羽若啟用此人不止於此,一切皆因剛愎自用

在楚漢相爭的時候,其實很多人都覺得項王是有很大優勢的,但是最後落得個自刎烏江的下場,這樣的結局,著實讓很多人都覺得有點遺憾。畢竟項王經過後期影視以及文學作品的渲染,讓很多人都覺得西楚霸王項羽,其實是一個很有血性的人。甚至很多人都覺得漢高祖劉邦是一個「雄主」,而項王卻是一個「霸主」,而這相差極其之大。但是最後高祖在拿下天下之後,也是頗為感慨。在他看來,他之所以能笑到最後,並不是因為自己有多麼強大,完全就是因為項羽沒有利用好謀士范增。那麼范增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為什麼他能夠得到漢高祖劉邦這麼高的讚譽呢?

其實說起來,論年齡,范增要比項羽大上很多。范增之所以捨棄悠然生活,其實是因為項羽的叔父。故此,在其出山之後,很多時候,臉上就掛著「不樂意」三個大字。所幸的是,之後的范增遇見了西楚霸王項羽,此時的范增萌生一個想法,倘若自己儘力輔佐項羽,最後也可能會留名青史。而在這個過程中,范增也遇見很多不如意之處,有時也會直接當著項羽的面說出來。

他當時作為一個七旬的老人,所以脾氣肯定是有點不好的,但凡是項羽做的有一些不讓他滿意,那麼他都會拍桌子摔碗。而項羽也因為對方的身份,所以沒有橫加指責。在最初的時候,項王真的是以范增為主,可以說是令行禁止,還曾一度將他作為一個「國寶」,平時互稱的稱呼也是「亞父」。這兩個稱呼,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范增實力的證明。

但一切的一切卻因漢高祖劉邦發生改變,當時的范增對劉邦心裡所想可謂是一清二楚,故此,他一直在催促項王做一個決定,他想要儘快的將劉邦除去。畢竟當時的劉邦,也已經開始嶄露頭角,甚至憑藉其獨特的魅力,籠絡一大幫人才為己所用。但范增一再的勸說,似乎並沒有引起項羽的注意。甚至於項羽還以一副「大俠」的姿態,來說服范增,因為他覺得自己如果殺了高祖的話,會顯得自己有些不厚道。於是乎,一場關乎項羽命運的抉擇,就在這猶豫之間錯過了。

但事實證明,項羽真的是愚不可及,甚至是有點爛泥扶不上牆的意思。因為這個事情,范增直接選擇離開他,但是在離開的路途中,毒瘡病發,直接死亡。沒多久之後,項羽便落得自刎烏江的下場。那時候的他,或許應該想到自己為何會失敗,但一切有點為時已晚。項羽的剛愎自用,已經到了旁人所不能及的境界,最後落得如此下場,實屬必然。項羽永遠聽不見不同的意見,范增一心一意待項羽,卻沒有換來坦誠相待,甚至於項羽還曾因聽信他人的挑撥而對范增採取「行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毛主席的最後一個春節,『飯來張口』也變得困難,因何露出笑容?
江青的「上位之路」,一靠康生二靠這位元帥,江青被他連提四級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