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3件殘缺的國寶級文物,見證我泱泱大國的千年歷史

3件殘缺的國寶級文物,見證我泱泱大國的千年歷史

3件殘缺的國寶級文物,見證我泱泱大國的千年歷史

文物的概念相信大家都知道,作為當時文化映射的產物,它需要歷經滄桑變幻的時代變遷,躲過無數次的戰火紛擾,才有可能以完整的姿態重新呈現給後人當年的盛況。但是又有多少個物件能真的這麼幸運?很少,比起龐大的文物基數來說,真的太少了。或許是因為戰爭,或許是因為天災,最可氣的原因是盜墓賊毫無顧忌地破壞。

不過,即使它是殘缺的,能夠重見光明也是件可喜的事情。或許它已經不會有很高的物質價值,但它的文化價值還是難以估量的。

例如有這樣三件殘缺的國寶級文物,就見證了我們國家數千年的歷史,值得我們去了解一下。

第一件青銅建鼓的鼓座。說其它,就必須要譴責一下盜墓賊,為什麼大家會那麼痛恨盜墓賊呢?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考古這項工作不就是盜墓嗎?起的名字好聽而已。但其實它們有很大區別,最重要的區別便是保護意識。

考古進行的工作是搶救性挖掘,多是墓葬已被有意或無意挖掘,才會對它進行勘探。而盜墓進行的工作大多是暴力挖掘,只要自己能撈一筆金錢,就不管在挖掘過程中造成的破壞,甚至有的還會故意破壞。

就像這青銅建鼓的鼓座,它出自安徽舒城縣的一座已被盜的古墓。本來在墓中有一個極為珍貴的青銅建鼓,但自私的盜墓賊卻因搬不走便把建鼓毀掉了,只剩下一座鼓座。鼓座本身其實沒什麼價值,但鼓座上的銘文卻記載著春秋時期舒國的一段歷史。舒國估計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它是一個神秘的小國度。

目前關於它的歷史記載很少,所以這殘存的鼓座就成為了舒國歷史的唯一見證,讓人悲嘆不已。

第二件事北魏時期殘缺泥塑人像。它是被戰亂中的一場大火摧毀的。那是北魏時期,大家都知道在永熙三年的時候,出現了一場暴亂,那場暴亂最終使北魏分為了東魏和西魏,也燒毀了當時北魏的皇室寺廟,永寧寺。

一直到了八十年代,我國專家到永寧寺遺址考察,才發現了在廢墟下面殘存的泥塑人像。整個佛像雖然已經在大火中被毀,不過殘存下來的佛面足以震撼到所有人。

即使這個佛面是殘存的,但也正因為這個殘存,反而使它的存在顯得更加的寶貴,令人珍惜。

最後一件是《草堂先生杜工部詩集》。它有二冊,殘存六卷。因為存書沒有卷首,所以沒有序目可以查看,便也就不能知道是什麼人編輯的。這書也很奇怪,雖然有編年,卻沒有年次。

但這本書有朱德,郭沫若等人的題詞與李一氓題跋,可見其珍貴。而且,此這本書卻沒有公私著錄,也沒有相同刊本傳世,所以這是世間僅存的孤本,即使殘缺,也有極其高的版本價值。

可見文物即使是殘缺的,也不會影響它的文化價值。這種高級的殘缺是那些完整的庸俗不能比擬的,這種殘缺美應該令人惋惜,卻也更應該令人珍惜。不知道大家又是如何認為的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聞歷史文 的精彩文章:

13年江蘇挖出帝王墓,出土八百件頂級文物,專家卻看上一土疙瘩
姑娘從美國買的畫拿來鑒寶,專家:一平尺40萬,你量量

TAG:趣聞歷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