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184.度眾生而無一切度眾生之相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184.度眾生而無一切度眾生之相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度眾生而無一切度眾生之相

宣化上人 講述

I6迴向十位(分十)

J1離相迴向 J2不壞迴向 J3等佛迴向 J4至處迴向 J5無盡迴向

J6平等迴向 J7等觀迴向 J8真如迴向 J9解脫迴向 J10無量迴向

今J1

【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當度眾生,滅除度相,回無為心,向涅槃路,名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現在這是「十迴向」。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修前邊十行的這個善男子,最後他因為有真正智慧,才達到這個真實行門。他神通也圓滿了,他能游十方國,大作佛事。所謂:

修行空華萬行 宴坐水月道場

降伏鏡里魔軍 大做夢中佛事

「修行空華萬行」,修行這好像空中華的萬行。「宴坐水月道場」,坐到這好像在水裡那個月亮的道場。「降伏鏡里魔軍」,降伏鏡子裡邊這個魔軍。「大做夢中佛事」,大做夢裡邊的佛事。這是什麼道理呢?這就表示一切如幻如化,沒有什麼實在的。就你修行,也是好像空華;你坐道場,好像我們現在做佛事,這都是水月道場,好像水裡的月亮一樣。降伏天魔,制諸外道,好像降伏鏡子里的魔軍。大做夢中佛事,做佛事,都是在夢裡頭呢!這就是一切一切都不要著住,不要執著,你把一切都看空了,看破了!看得破,放得下,就得到自在,一點都不要著住。

那麼他能以「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遠諸留患」,也就是遠諸留礙。他能以到純潔精真的這種程度上,也沒有一切障礙了。當度眾生,滅除度相:所應當度的這一切眾生,而沒有一個度眾生的相。好像《金剛經》上,釋迦牟尼佛說:「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一眾生實滅度者。」說我應該度一切眾生,我把一切眾生度完了之後,一個眾生我也沒有度。為什麼?就是沒有度相。

不要著住說:「這是我做的,那個是我做的。」好像造廟,「啊,這座廟是我造的!某一座廟,我是一個發起人,那時候我做了多少多少功德… …。」這就都是有相了!尤其在度眾生而無一切度眾生之相,這就是不認為這是我做的,這本來就是我的責任,本來我就應該做這個事情。你本來應該要做的事情,你又向誰去報功?向誰去領功呢?你去向人家報功,這好像不是應該自己做的。好像有的中國人就這麼說:「我這一生,也沒有偷過人的東西,也沒有殺過人,也沒有做壞事,我怎麼還不好呢?」好像他的責任,就是應該去偷,現在他沒有偷,就自己好憤憤不平了;好像他的責任,就應該去殺人,那麼現在沒有殺,他覺得自己不夠本了似的;他沒有做過壞事,好像他的責任,就應該做壞事似的。所以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度眾生而無度眾生之相,這是「當度眾生,滅除度相」。

回無為心,向涅槃路:回小乘的無為心,而向大乘涅槃的道路。名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這個名字,就叫救護一切的眾生,而要離開眾生相。我救度一切眾生,這是我的本分,要離開救度眾生的相;不是說,我救眾生了,這回我的功德可不小了,我有了大功德了!不要存這個心。我的責任,就是應該教化眾生,就是應該度眾生的,不要以為度了眾生,就有了功德。那麼說度眾生沒有功德嗎?有功德。但是你不要存一個功德心,過去就過去了,不要存有一個度眾生的心。這不是叫你不度眾生,是叫你不存這個度眾生相,沒有這個相。

【編注】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楞嚴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這六種法門若不能完全修,一門深入,也會了生脫死
182.切記不要生嫉妒心,否則將來就受愚痴的果報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TAG:楞嚴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