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此人比李建成聰明,陷入與李建成一樣的境地,他選擇了退位讓賢

此人比李建成聰明,陷入與李建成一樣的境地,他選擇了退位讓賢

在唐朝的歷史上,有這樣兩個相近的情況的。一個是初唐,大唐剛剛成立,李建成被封皇太子,而他的身後是對帝位虎視眈眈的李世民。而另一個時期,則是平定韋後,唐睿宗即位時,李憲被立為皇太子,身後是自己的弟弟李隆基。你看看,這兩個情況是不是有點相似。同樣都是稍顯平庸的大哥皇太子,遇上了自己軍功累累的弟弟。

這兩種相似的局面,卻有兩種不同的結局。李建成的結局我們都知道,他不如李世民,所以,在李世民的打壓和政變之下,他成為了亡魂。但是李憲就比李建成聰明多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李憲吸取了自己祖輩的教訓。在面對這種相似的情況時,他選擇了退位讓賢,然後得到了一生順遂。

李隆基絕對是唐朝中期的人物,在面對韋後作亂的時候,是他和自己的姑姑太平一起合作。不僅是打壓了韋後這些人,更是扶持了自己的父親繼位,可以說,這樣的魄力和本事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所以,這樣的人,很難不會效仿李世民來一起政變。

與李隆基的身份不同的,是李憲的地位。李憲在唐高宗的時候,就曾被封為永平郡王,而且因為他的才氣,也受到了非常多的關注。在他們的父親李旦成為皇帝的時候,就曾在立儲君的問題上猶豫不決。而正是在這個時候,李憲站了出來,他先是指出立儲立嫡長子的說法,又表示這是和平時期的一種立法,而到了國難的時候,就不應該這麼立,而是應該立有功的。可以說,李憲的行為就是在讓出自己的皇太子位置。

當然,面對兄長的謙虛,李隆基也表現的了一番,他表示李憲是哥哥應該成為儲君。但在李旦的考慮中,李隆基還是順利的成為了皇太子。因為自己哥哥的謙讓,李隆基與李憲的關係非常好。李憲是個明白人,他作為皇弟,從來不會仗勢生事,更不會結黨營私,讓李隆基對他十分的信任。李憲生日的時候,李隆基都要去為他慶賀。

當然,最後李憲也還是有了皇帝這個稱號。他去世之後,李隆基非常難過,不僅僅是為他痛哭,還下詔追封李憲為讓皇帝。可以說,李憲比他的先祖李建成來說,是非常聰明的。他審時度勢,不僅僅是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更是給大唐留下了一位好皇帝,你說說,李憲是不是值得被人尊敬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配節故事 的精彩文章:

你如何理解俗語「饑寒生盜心」,與上一句放到一起,更是讓人反思
為何老祖宗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這俗語你理解嗎

TAG:配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