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兵役制史上,唯一一次全民皆兵的時代,你知道是哪個時代嗎?

中國兵役制史上,唯一一次全民皆兵的時代,你知道是哪個時代嗎?

中國兵役制史上,唯一一次全民皆兵的時代,你知道是哪個時代嗎?

自古以來都有戰爭的存在,在各個時期都是不可避免。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會有衝突、矛盾等等。所以就有了各種解決方式。而干仗就是最。簡單、最粗暴的一種,規模由小到大,干仗也就演變成了戰爭。

打仗需要什麼大家肯定也都知道,當然是人了,士兵們從哪裡來?從徵兵制度中來,自古以來就有著這種東西,它存在的歷史可以和人類歷史的久遠相提並論。而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看看中國古代軍隊制度的演變,大家知道這些應招、調兵、世兵、府兵等之類的名稱都是什麼意思嗎?他們又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從商周時期開始,中國就有了對應了徵兵制度,畢竟商周也是要打仗的。這個時期的軍隊比較嚇人,因為推行的是「全民皆兵」,當出現戰爭的時候,每一個部落的成員都有義務去參加(老弱婦孺也要去),所以在數量上比較「厲害」。部隊的核心是當時的王家貴族派出的人,基礎的力量是平民們組成的「甲士」,其實這些參戰的成員中,雖然老弱婦孺也有,不過他們基本上也是來充場面的,出不了多少力,有的時候或者還是負擔。這種軍隊肯定是不行的,明顯弊大於利,戰鬥力不強,還容易人口的損耗。

就拿戰國時期來說:

這個時期較之前有了改變,出現了常備的士兵,用於打仗,這是常備兵是軍隊的主要戰力,通過了許多考核進來的,而且只要選上的人都會給全家免除賦稅之類的東西,較商周時期的戰鬥力也有了提升。

秦朝時期使用的全國規模的「徵兵制」,在需要戰爭時就會發起兵役,而且在兵役還有勞役上,非常繁重,千萬左右的人口常參與者就有數百萬萬人。

漢朝和秦朝一樣,在男子到了合適的年齡,農閑時就會接受訓練,而一個人基本上也要有兩次被徵兵,一次的時間為1年,而武帝時期,也出現了少數民族組成的「胡騎」、「越騎」這樣的部隊。在東漢後期,這種情況的弊端出現了,許多的壯力都成為地主的私人家兵,出現了「軍閥」割據的局面。

三國

三國時期,軍地的制度開始了「世兵制」,軍隊的士兵家庭戶籍不歸郡縣所管理,是由專門的軍府(「士家」、「軍戶」)管理。不過士兵在社會中地位低下,當被「放免」才有平民的身份。

南北朝,唐朝,宋朝,元,明,清,等等也都有著自己的軍事制度,徵兵人數也不盡相同,兵種也各有不同。制度也逐漸完善,並且隨著時代而變化。

至今,我國的軍事實力也相當強大,在國際上也有著一定的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軍 的精彩文章:

如果一個人當了逃兵,子孫三代真的不能在服兵役嗎?是真的嗎?
未來徵兵,可能會因為這一個門檻,變的無兵可招!要注意了!

TAG:愛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