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左宗棠的情商有多低,氣的曾國藩七年不理他

左宗棠的情商有多低,氣的曾國藩七年不理他

左宗棠,以一個舉人出身,屢試不第。在古代,這種身份如果不是皇親國戚,基本是沒有仕途前途的。但左宗棠卻從鄉下私塾先生、曾國藩的幕僚做起,最後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死後追封太傅,謚號「文襄」。基本以曾國藩的「文正」平級。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所謂「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以一日無左宗棠」。

他的主要功績先是輔助曾國藩有功,被曾國藩等人屢次舉薦給朝廷,後來獨領一軍,戰勝太平天國,平定江浙,後來收復新疆。不但為滿清朝廷,也為中國、民族立下不世之功。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有內戰的成份,而左宗棠收復新疆則有很大抗擊外敵的成份,這是他更偉大之處。

但左宗棠一輩子最出名的除了偉大的事業之外,還有一樣,那就是不講情面,到處罵人。按現代的話說就是完全一個憤青,或者是情商極低的一個人。估計如果不是天下大亂,時勢造英雄,以左宗棠之天才,也只能在鄉下的小私塾中,做一個不成功的教書先生而已。

比如他曾國藩的關係,是怎麼說都不過分的。沒有曾國藩的聘用、信任、舉薦、保舉、讓他獨領一軍,讓他有機會帶兵收復江浙。根本不可能有後來的高位和功績。但左宗棠卻罵了一輩子曾國藩,任何事情都沒有給面子。曾國藩幾次被他罵的很久都不理左宗棠,人不見,信也不回。就算平時,面對左宗棠的咄咄逼人,曾國藩也是很無奈。曾國藩曾經向郭嵩燾介紹過的他應對左宗棠的辦法,那就是:不詬不詈不見不聞不生不滅之法,有點阿Q精神的意思。

直到曾國藩死後,他才算是收斂了一點,按當時的習慣,給曾國藩寫了一副中肯的輓聯。這幅輓聯打開的時候,據說內容讓曾家人大鬆了一口氣。如果按左宗棠意外的行為方式,繼續寫一副罵曾國藩的輓聯,那真的是不知如何收場。

他的這幅對聯寫到: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終於謙虛了一回,為國家、識人用人方面,自愧不如曾國藩。

但,曾國藩在世之時,說起他罵曾國藩的事情,可謂多如牛毛。說到不講情面,可謂六親不認。

差不多讓曾國藩吐血的有幾次:

第一次,是曾國藩在1854年,第一次帶領剛練不久的水師上戰場,目標是收復湘潭。中間臨時起意,要先攻下靖港,誰知水師攻擊過程中經驗不足,順風攻擊。船根本無法駕馭,直接衝進了地方艦隊之中,再加上新兵,因此被打的打敗。曾國藩見形勢不對,就帶陸軍從岸上攻了過去,隨之他帶的團練根本沒有作戰經驗,一接即潰。踩踏而死幾百人。曾國藩事後羞愧難當,兩次跳江自殺,最後被人救起。後來左宗棠趕到,看到曾國藩全身濕透、無精打採的樣子,開口叫罵增曾國藩「豬子」,半點安慰也沒有,有的只是嘲笑曾國藩的狼狽。

第二次是曾國藩練兵前期,也是因為情商不高,到處得罪人,所以諸事不順。最後在借父親去世,要回家守制的借口,一氣之下,回了老家。

左宗棠作為幕僚,本來應該勸他不要意氣用事,大事為重的。但左宗棠卻寫信狠狠的罵曾國藩。大意就是說,曾國藩死腦筋,死抱著「守制」的規矩,不知道在國家有事時變通。還說雖然你人笨、人際關係又差、運氣又不好,一直以來過多攻少,但也不能隨意慪氣離開崗位,置國家大事於不顧啊。

更絕的是,左宗棠最後還說,你出不出來我不知道,你出來後有沒有作用我也不知道,但道理我要跟你講明白。

反正左宗棠這罵人的功夫是一流的,從來不講情面。氣的曾國藩好久不回他的信,惹不起,只能躲。

第三次是因為曾國藩一個部下,名叫李元度。是一個不能帶兵,只能做後勤或文書工作的能人。曾國藩非常讚賞他的文字能力和後勤能力。幾次都是因為戰事吃緊,曾國藩手下無人可用,只能廖化當先鋒。但每一次都是失敗,大敗而回。最後一次是讓他守住一個地方,但這個李元度一到地方就忘記了曾國藩的要求,主動攻擊敵軍,然後全軍覆沒。他一個逃走,半個月才若無其事的回到曾國藩處。不但失敗後嚴重影響湘軍戰略部署,還當逃兵後又沒事人似的回來。

氣的曾國藩直接上報朝廷把他免職,並要法辦他。後來還是因為老下屬,將他革職回鄉。一直到後來湘軍攻下南京後,幾乎所有人都有功勛和獎賞,維獨這個李元度沒有任何收穫。曾國藩於心不忍,就上奏朝廷,說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申請撤銷李元度的處罰,還他一個政治前途。朝廷一看,既然你曾國藩說了,那就給個面子吧。先走個流程,讓你老下屬左宗棠出個調查意見吧。

也不知道這朝廷是不是故意的,竟然叫左宗棠來說好話。他那裡會說好話的。左宗棠調查後,完全不給朝廷和曾國藩面子,先彈劾曾國藩反覆無常,對下屬一時彈劾,一時請功,根本不是這種身份的人應該做的事情。然後說曾國藩根本不了解李元度的問題,之前說李元度的錯誤都不是事實。但李元度卻有一條大罪,就是曾經謊報軍功,有一次是敵人退兵,李元度謊報說是自己打敗敵人的。這下好了,原本想讓左宗棠順水人情救個人,誰知他還踏上一腳。李元度幾乎要按律判流放。最後還是曾國藩安排了其他人上奏求情,朝廷給曾國藩面子,算是放過了李元度。

最嚴重的一次是第四次,具體也不算罵,但卻是大力拆曾國藩的台。事情是在曾國荃攻下南京,終於打敗太平天國後。這可是全體湘軍犧牲無數,為之奮鬥不止的終極目標。打下南京,最重要的是評定功勞。而定功勞最重要的是太平天國的幼主、洪秀全的兒子的結果怎麼樣了(城破前洪秀全已死)。抓住是最大的功勞,殺死次之,逃走的話湘軍的功勞都要打折扣。

實際情況是幼主其實是逃走了的,但曾國藩也沒有實際的線索,只是李秀成的口供中說他護送幼主從城牆缺口逃出,後來失散而已。曾國藩為了湘軍子弟的功勞不打折,讓大家得到賣命的功勞和獎賞。因此就上奏朝廷說偽幼主在城破之時舉火自焚了。

當這個奏摺到了皇帝處公開出來的時候,左宗棠第一時間就檢舉揭發了。上奏摺稱曾國藩謊報軍功,還指出偽幼主明明已經逃到湖州等地了。說曾國藩睜眼說瞎話,還罵曾國藩沒能力,明明已經大軍圍城了,連個人都看不住。幾乎讓曾國藩一世英名毀於一旦。就這件事,兩人幾乎絕交,直到七年後才緩和。

左宗棠不單對曾國藩如此,基本他對很多人都是如此。比如他的兒女親家,著名的外交家郭嵩燾。這個郭嵩燾不單是左宗棠的親家,還是左宗棠的救命恩人。那是在左宗棠還在湖南曾國藩手下當幕僚的時候,那是曾國藩也還到處受氣,沒人給面子的時代。左宗棠因為嘴巴臭,到處得罪人。被另外一名省級官員告上朝廷,說左宗棠是「劣幕」。就是仗勢欺人,侮辱朝廷命官的不合資格的幕僚。那可是重罪,一旦落實,輕則流放,重罪坐牢。一輩子算是完了,甚至連命都要丟失。曾國藩也沒有能力救他。最後是已經是中央官員的郭嵩燾出馬,用三百兩銀子巨款,委託當時咸豐皇帝身邊的紅人,好不容易才把他救下來,沒有被追究。

但後來左宗棠平定福建時,後來官居福建廣東江西三省總督,節制三省兵馬,負責平定三省餘毒。這時廣東巡撫是郭嵩燾。郭嵩燾還以為等來了救星,所以一再要求左宗棠派兵入粵,與福建方向夾擊太平天國的逃兵。但左宗棠一再推脫,就是不派部隊進入廣東。然後還幾次上奏彈劾包括郭嵩燾在內的廣東官員,說他們沒有能力,在廣東這麼久了什麼都沒做,兵也沒練,餉沒籌,民政也沒有起色。要求朝廷撤換官員,包括郭嵩燾在內的全部換掉,他才有能力進入廣東清剿。連接替他們的人選他都推薦好了。最後,郭嵩燾只能被調回北京閑置,還受到朝廷斥責。在自己的親家面前被搞得灰頭土臉的。左宗棠還寫信給郭嵩燾說,你不合適做這個巡撫,我說的都是實話,這是為你好,為國家好。雖然我們是親家,但我也不能不顧國家大事。

就是這樣一個左宗棠,一個情商低、到處得罪人、非科舉出身的奇才,卻能憑藉時勢和自己的能力,完成了一份偉大的事業,讓自己的人生達到了巔峰,在歷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讓人不得不佩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姓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歷代皇帝都有皇陵,為什麼唯獨元代的皇帝沒有?
大清的總督、巡撫和布政使誰的品級和權力大?

TAG:百姓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