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女兒更喜歡爸爸的3個理由,值得寶媽們深思

女兒更喜歡爸爸的3個理由,值得寶媽們深思

下午,女兒和她的閨蜜在家裡畫畫,兩人一邊畫畫一邊聊些有的沒的,聊著聊著就聊到了爸爸,女兒朋友說:我更喜歡我爸爸,你呢?女兒也不假思索地回答到:我也是,我也覺得爸爸更好!

兩人若無其事地發表著自己的言論,絲毫沒有留意到我這個媽媽的存在……我的心裡咯噔了一下,心想:好嘛,平時最累的是媽媽,現在爸爸倒更吃香!我假裝不在意,笑著問她們:你覺得爸爸哪些地方比媽媽好?

兩個孩子的答案幾乎是一致的:爸爸陪我玩,爸爸很少批評我,爸爸更理解我!

聽完孩子們的答案,我陷入了沉思,爸爸這三點優勢,的確很討孩子喜歡,難道媽媽們就做不到嗎?


1、關於陪伴

都知道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不過對於爸爸和媽媽來說,在陪伴這件事上,兩個人能做到的程度的確不一樣。並不是說陪伴時間的長短(這個的確也是因家庭而異的),我想,最大的區別應該是在陪伴質量上。

爸爸下班後,從工作模式切換到家庭模式,基本進入全身放鬆的休息狀態,男人都是大孩子,他們在陪孩子玩耍的過程中會更關注,更投入,往往引得孩子笑聲不斷。

而媽媽即使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依然還有很多「家庭工作」等著她,即使家務方面夫妻有分工,但女人的「操勞屬性」決定了她腦袋裡總是填滿了各種事情,陪孩子玩耍時也很難專註,這也讓孩子覺得媽媽跟TA在一起時總是三心二意,對TA不夠重視。

給寶媽的建議:其實對孩子來說,爸爸媽媽的陪伴都很重要,寶們們再忙碌,也記得每天抽出幾十分鐘和孩子聊聊天,看看書,其實這樣的陪伴也是一種教育投資,不是「強加的任務」,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你會更了解孩子,親子關係也會不斷得到改善,這一切都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


2、犯錯時的態度

孩子犯錯後,在家中承擔教育者重任的媽媽,總是第一時間指出孩子的錯誤,情緒管理失敗時還會對孩子一頓訓斥,而平時很少管孩子的爸爸,在孩子犯錯時一般不會有太強硬的態度(也許是因為的確不知道怎麼管),很少批評孩子,在孩子看來,自然是爸爸好,媽媽嚴厲。

還有一種情況是,爸爸在嚴厲教育孩子時,媽媽喜歡參戰,指責爸爸的教育方法有問題,兩個人的戰爭升級為三個人的戰場,爸爸很惱火,孩子也遭遇到雙重打擊。其實,對孩子來說,媽媽的介入只會讓問題擴大化,一家人都因為TA的事情不開心。

給寶媽的建議:當孩子犯錯時,爸爸媽媽的態度一定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現一方指責另一方包庇的現象,否則孩子肯定靠近包庇TA的人,誰希望自己被批評呢?此外,當爸爸教育孩子時,媽媽不要參戰,而是應該充當「調停者」的角色,先緩解爸爸和孩子之間的矛盾,媽媽自己先不要發表意見,先把爸爸和孩子之間的戰火滅下來,再好好談事情。


3、理解孩子

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麼?相信對於日常能陪伴在孩子身邊的父母來說,這不是難題。但為什麼女兒會覺得爸爸更理解孩子呢?這和爸爸媽媽的焦慮程度以及頭腦里的規則意識關係很大。

比如孩子想喝飲料,媽媽考慮到孩子的健康問題就會說,堅決不能喝或者只能喝一點點,但爸爸呢?養娃的規則意識沒那麼強,認為偶爾喝一次沒關係。這樣的態度差異,自然會讓孩子覺得:還是爸爸懂我,爸爸知道我喜歡喝什麼、喜歡吃什麼、喜歡玩什麼。

其實孩子的那些小心思媽媽也知道,只不過媽媽對孩子的要求更嚴格,媽媽表面的「不理解」讓孩子誤以為媽媽不懂她而已。

給寶媽的建議: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一旦和孩子發生衝突和矛盾,寶媽在態度上最好不要過於強硬,有一些規則最好提前約定好,例如外出吃飯不能喝碳酸飲料,只可以喝酸奶牛奶等。其中的道理也要給孩子解釋清楚,要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很喜歡喝什麼什麼,但因為這些飲品會對你的健康造成危害,例如對牙齒不好,還容易影響到長個子等等,和孩子達成一致後,孩子就不會說媽媽不懂她了。

對於其它事情也是一樣,媽媽懂孩子的部分可以讓孩子知道,不要總是那麼高冷,否則孩子有什麼心事都不願意給你說了,因為你不懂TA嘛!等孩子到青春期的時候,就頭疼嘍。

在養孩子的過程中,爸爸和媽媽的付出不一樣,從孩子那裡得到的也不一樣,但一定要相信,爸爸媽媽都是孩子最愛的人。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道理的地方,體察孩子的心情,做更好的父母,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互動:你家女兒更喜歡爸爸的理由是什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柏BJ 的精彩文章:

孩子的退燒藥打開多久就不能用了?專家:記住一個公式
給孩子選幼兒園,看準這4點就可以了

TAG:柏柏B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