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神探蒲松齡》巨虧,是否意味著成龍已走下票房神壇?

《神探蒲松齡》巨虧,是否意味著成龍已走下票房神壇?

成龍,作為一名動作影視巨星,向來是票房的保證,不知道別人怎麼樣,曾經我的電腦里存滿了成龍大哥的電影,簡直是愛不釋手,但自從春節檔的《神探蒲松齡》後,感覺成龍的確是老了,不服不行。後來的票房統計也說明了這點,《神探蒲松齡》可是大製作,據說成本高達3.5億元,結果最後票房分賬到手僅5363萬元,扣除稅費和成本投資人還巨虧了3億元。看來65歲的成龍的確是要走下神壇了。

成龍走下神壇不是沒有原因了,我簡略分析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重視形象經營了。個人覺得自從成龍代言了那個傳廳的遊戲廣告,看個視頻老是有他代言的遊戲廣告,他的形象在廣大的粉絲心中,就大打折扣了,估計成龍這一生的榮譽,要毀在這個廣告上了!

二、沒有了拚命的精神。成龍電影只有一個賣點,拚命!!!年輕時候是服氣他的,拍攝的時候真身從高樓上跳下之類的驚險動作簡直是家常便飯,現在年級大了,他自己很清楚演不好動作片了,所以就沒有那麼用心了。在《神探蒲松齡》中表現得特別明顯。成龍捨不得他的幾根頭髮,虧損是必然的。《新少林寺》扮演個掃地僧,不想剃光頭,就戴個帽子。蒲松齡,不想剃清朝的金錢鼠尾辮,乾脆把朝代改了,讓劇本去適應人。

三、拍電影沒有選好劇本。神探蒲松齡一聽名字就不想看,第一蒲松齡除了聊齋外,沒有什麼事迹,不像狄仁傑,再造盛唐。第二神探兩個字放在清朝,想想就噁心,清朝歷史對於大家而言幾乎是透明的,最後,劇照一出,服裝對不上啊。大家每天都那麼累,那麼辛苦,去電影院找點樂子開心的,不是給誰貼金的。

四、風格已經固定,觀眾已產生了審美疲勞。這個市場就是這樣的,需要不斷的創新和跟著科技的、多元化變化而變化。觀眾的眼光也高了,無論哪一種類型的題材,無論哪一個演員,那個年代再火再紅,幾十年一直重複著同樣的思路,終將被市場拋棄。

接下來成龍大哥還有一部主演電影《狂怒沙暴》,號稱預計票房60億的,珠江電影頻道已經在不斷的預熱,成龍大哥是否已走下神壇,讓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馬來夢 的精彩文章:

美國B-52轟炸機在南海爭議島嶼附近飛行
時代終將落幕,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

TAG:鐵馬來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