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艾巴索 iBasso IT01s 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Soomal

艾巴索 iBasso IT01s 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Soomal

iBasso IT01s大概是2018年底發布的一款耳機,IT01s的官方定價為1388元。原定的測評計劃因為耳機線的問題推遲,並不是因為IT01s耳機線本身的問題,是因為測試耳機時候,將IT01s的耳機線拿給其他耳機用,導致耳機線介面出了問題。所以MMCX介面換線還是要小心謹慎。iBasso從做播放器起家,這兩年也做過幾款耳機,圈鐵四單元IT04表現不錯,IT01s看型號似乎來源於IT01,但IT01表現並不好。而看核心技術似乎沒什麼關係。而IT01s揚聲器單元每個細節的核心技術看起來都那麼誘人。

樣機來源:廠商送測

樣機類型:市售量產版

是否商業關係:否

iBasso IT01s耳機外觀看起來挺漂亮,送測的這隻為淡藍色的外觀,似乎還有一個暗黑色版本。耳機的外殼是塑料材質,單邊重量只有4克,和它的外形大小比起來首次佩戴會比心裡預期的輕一些。由於耳機線以及繞耳部分的設計都沒有特別誇張的增加重量的部分,所以整個耳機佩戴起來輕重在類似尺寸中屬於合適甚至稍偏輕的一類。

IT01s使用MMCX耳機線介面,標配耳機線為2.5mm平衡介面與平衡接線的方式[5N單晶銅鍍銀],標配附帶了2.5mm平衡轉3.5mm非平衡的轉接線。值得表揚的是,iBasso的耳機線做得確實不錯,用壞之前那根耳機線也是在測試OE平板耳機時替換聽著非常好,才多插拔了幾次導致[MMCX具體尺寸和介面尺寸似乎還是有細微差別,替換需謹慎。]

下面來看看IT01s的揚聲器單元部分,簡直是充滿了各種亮點。這個單元iBasso稱之為「Fortuna命運女神」,揚聲器單元來自iBasso全部自我研發。動圈單元直徑10mm,採用3.8微米碳納米管材料,從官方描述來看,意思是振膜厚度為3.8微米。揚聲器中間的球頂部分,採用了DLC類鑽石鍍膜。DLC是Diamond Like Carbon的縮寫,鐵三角新發布的ti系列,特別的MSR7b、甚至高端的L5000以及真無線耳機都在使用類似塗層技術。碳納米管振膜厚度薄,又擁有比較好的剛性和韌度,對動態、瞬態都有益。在球頂部分增加DLC鍍層,進一步提高剛性,減少高頻的分割震動。

磁路部分,IT01s官方稱使用了1Tesla磁通密度的磁鋼,這樣IT01s在16歐姆阻抗的情況下,有高達109dB的靈敏度[單位不詳],官方給出頻響範圍是10Hz-43kHz,在動圈小耳塞中這樣的指標還是比較拔尖的。

小結一下,iBasso IT01s的揚聲器單元,10mm碳納米管振膜,中間球頂使用DLC類鑽石塗層,磁鋼部分使用高磁通達到1特斯拉的磁鋼。不得不說,在動圈耳機這一兩年的發展中,振膜材料、振膜塗層以及它們的製作工藝還都是在默默的發生著進步,並不是表面上看的那麼平淡。下面直接進入主觀聽感。

測評中,使用iBasso DX200 AMP5作為播放器參考,樂之邦Monitor09、MU2、HTC的Type-C音效卡等作為輔助參考。手中沒有特別合適的2.5mm平衡輸出設備。對比的耳機只選擇一個Vsonic GR09就夠了。

整體印象:iBasso IT01s更高的靈敏度讓它整體表現不但容易驅動,耳機整個聲音的動態表現都要優於GR09,尤其在高頻和低頻兩端,高頻有更好的極限,更容易控制,風格也更亮一些。低頻下潛深度,GR09同樣弱於IT01s。只要稍微聽一下,就會覺得IT01s絕對是一款對的起售價的小耳機。

高音表現:IT01s的高頻鮮活而偏明亮,從IT04的調音來看,iBasso喜歡這種比較亮一些的風格,當然,IT04和IT01s的高頻亮的並不過分。相對來說,Monitor09搭配GR09,稍微在高頻部分推的有些生硬,這也表現出GR09在高頻較高部分的極限不夠好,例如肯定不如很好的動鐵高音,而IT01s在高頻極限部分就更容易控制,它已經做到的更明亮,但還能表現出比較好的穩定,以及比較鮮活細膩的高頻細節。如果去聽很精緻的小提琴等弦樂錄音,會感受到IT01s在高頻部分更好的動態,以及更為乾淨的極高頻延伸。

IT01s的更大優勢可能在搭配驅動力更弱一個級別的音源,例如手機直接輸出、或者MU2、Type-C轉3.5mm的HTC、蘋果等耳機線時,這個時候IT01s相比GR09更容易明顯表現出更細緻的高頻,更大動態的高頻。在高頻部分,很容易吸引人,而且在動圈單元中屬於很高水準。

也許有人要說IT01s的這種高頻,注意,只是說高頻,和榭藍圖、IE800s有什麼差別呢。我們認為,IT01s的高音極限延伸方面,優於榭藍圖、GR09,榭藍圖和GR09高頻屬於同等水平,不同趨勢的調音,榭藍圖調的更亮,但要比GR09更容易推爆,更容易有撕裂的失真,但IT01s的高頻也更為明亮,而且阻抗16歐姆,但卻易於控制,而且在極高頻部分更為乾淨,瞬態細節更穩定。至於IE800s,振膜素質肯定不錯,但調音太具個性不好評判,但IE800s的這種調音讓它在中高頻和高頻銜接部分密度佔據優勢。

中音表現:IT01s的中頻相對高頻的出彩來說,相對是弱項,和GR09和榭藍圖相比,IT01s的中頻和中高頻銜接部分向下的部分略顯不夠紮實穩定,所以包括中高頻在內的聲音相比GR09和榭藍圖聽起來結像的位置要向後縮一點。年輕女聲,偏中高頻的一些器樂,表現起來柔和的聽感是沒有問題,但似乎聲音有些發軟,略顯塌陷。這個聽感拉低了IT01s整體表現。

而在大動態交響樂等音樂表現中,中頻厚度雖然沒有問題,但聲音風格相對來說比較松垮,瞬態的速度似乎有些偏慢,如果要挑戰GR09和榭藍圖,那麼在中頻到中高頻這部分的聲音,IT01s處於下風。仔細分析了一下原因,我們推測比較大可能是耳機內部腔體和揚聲器配合設計的問題?有點像音箱的脫箱感不好的相位問題,或者像有幾個頻點的聲音似乎耳機內發生了一些有害疊加?似乎都有可能。可以嘗試一些快速乾淨的中頻音樂去分析對比,可以發現IT01s在這部分的弱點。

但整體來說,IT01s的中頻和高頻銜接還是不錯,只是風格上似乎稍顯有些脫節,如果喜歡聽人聲,IT01s表現出的人聲是很柔和的,在中頻部分缺少一些力量的支撐,在大動態時稍顯力度不足,但整體仍然是很高水準。

低音表現:入耳式耳機的低音,其實和入耳部分耳塞套以及和每個人耳道配合程度有很大關係。所以,在看入耳式耳機測評時,感覺到我們描述和自己聽到不一樣,也很正常。至於IT01s的耳塞套,下文單獨說。

IT01s的低頻下潛深度很好,肯定強於GR09,對於中低頻和低頻的動態和厚度,如果能搭配MR1、Monitor09級別的音源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肯定會比DX200 AMP5明顯更好。IT01s中低頻仍然有點類似中頻的風格,但缺少力量感支撐的情況有所減弱,聽大提琴,一些打擊樂不會覺得松垮,反而會覺得很鬆弛,屬於比較寬鬆的中低頻的風格。而GR09則在這部分會相對更偏重中性一些。

單論低頻下潛深度和下潛很深的低頻部分的量感,其實GR09的動圈單元早就談不上優秀,例如很多圈鐵中的負責低頻的動圈單元,表現都更好,但它們只是負責低頻一部分聲音,和IT01s不同。IT01s的低頻下潛深度很深,且瞬態控制得好,聲音點到為止,量感並不突出,不快不慢的瞬態表現讓它的下潛很深的低頻相當從容。在非圈鐵的動圈上,似乎IT01s表現是最好的一個。如果你喜歡聽一些大動態的交響樂,或者用來欣賞電影原聲、甚至一些出色的遊戲相關的音樂,那麼低頻下潛深度會令你非常滿意。當然,這種低頻量感並不是特別誇張。

IT01s的音源搭配與耳塞套:音源搭配方面,IT01s非常容易驅動,且容易控制,尤其是明亮的高頻風格同時還很容易控制,說明振膜在高頻部分確實有技術亮點和優勢。搭配HTC Type-C級音源讓IT01s已經有很不錯的表現,整個動態、細節已經發揮八成以上。如果有更好一些的音源,可以讓它的中頻和低頻的厚度、動態有所提升。

IT01s耳機入耳部分管嘴濾網可更換,但標配的濾網只是為了方便更替清潔,並沒有設計不同的調音,期待iBasso有後續的升級套件,因為IT01s的這個高頻和中高頻似乎還有很大優化空間。耳機提供了三種樣式的耳塞套,一個灰色半透明橡膠塞,一個是黑色橡膠塞,還有一個是記憶海綿塞。IT01s入耳管嘴開口比較大,耳塞套柄部卻比較軟,兩個橡膠塞基本沒差別。在入耳口部分,灰色和黑色的開口形狀和大小稍有不同。對比下來,還是灰色更好,黑色的高頻密度會更高一點,但似乎也更硬一點。記憶海綿塞原本可以壓低高頻,但不太適合IT01s,會讓中頻和低頻都變得很木。

總結

iBasso IT01s整體表現令人眼前一亮,相比GR09、榭藍圖這一級別的耳機,IT01s擁有動圈耳機中更好一些的高頻素質,極高頻的延伸細節更豐富,瞬態表現更為穩定易於控制失真小。即便在比較明亮的風格下,依然可以做到這點。低頻下潛深度部分,同樣優於GR09,大動態表現更為震撼。在中頻部分,和GR09、榭藍圖相比略顯松垮,人聲柔和有餘但力度不足。而在大動態音樂表現上,IT01s整體動態表現更好,更容易表現出一個小耳塞爆棚的一面。

綜合評級:強烈推薦評級。足夠好的動態和高頻細節,明亮的高音風格同時易於控制,動圈耳機中很好的低頻下潛和動態[不包括圈鐵的動圈單元],出色的外觀。

[Doc]key=動圈 入耳式[/Do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oomal數碼多媒體 的精彩文章:

vivo NEX雙屏版智能手機拍攝體驗報告Soomal

TAG:Soomal數碼多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