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100 年前的曠世奇才,90% 的人讀過他的文章,卻不知道他的名字

100 年前的曠世奇才,90% 的人讀過他的文章,卻不知道他的名字

主播丨夏涵 文丨書叔

20 世紀,學界有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理藝術多領域兼修的曠世奇才。

他會 8 種外語和 33 種方言,發明過電話裝置,自學鋼琴和作曲,能倒著唱完一首歌。

他是公認的「現代語言學之父」,卻又精通數學、物理、哲學、心理學等學科,擅長鋼琴、風琴等多種樂器,留下了百餘首音樂作品

好朋友胡適對他佩服不已,在日記中寫道:

「每當與人評論留美人物,元任君在我心中總是第一位的。」

趙元任(1892-1982)

趙元任是誰?

也許你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但下面這篇出字他手的文章,你一定讀到過。

全篇只有一個「shi」的讀音

講的是一個姓施的人吃獅子的故事

他把語言和文字當成遊戲,不到一星期就能掌握一個地方口音的精髓。

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典故:

二戰後,趙元任到法國參加會議。在巴黎車站,他對行李員講巴黎土語,對方聽了,以為他是土生土長的巴黎人,於是感嘆:「你回來了啊,現在可不如從前了,巴黎窮了。」

後來,他到德國柏林,用帶柏林口音的德語和當地人聊天。鄰居一位老人對他說:「上帝保佑,你躲過了這場災難,平平安安地回來了。」

對於趙元任這樣的神級語言玩家來說,一生最快樂的事大概就是,「一開口,全世界的人都認他是老鄉」了吧。

1925 年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

趙元任、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

很多人並不熟知趙元任,因為他為人低調,常年旅居鑽研學問,不問政事,也鮮少出現在國人面前。

然而他一生涉獵十幾個專業領域,還把每一項都搞出了名堂,是百年來罕見的全能型天才,也是國人不可不知的大師學者。

沖著「曠世奇才」這個稱號,今天也要把他的故事講給你們聽聽。

在玩樂中成長的天才

趙元任生於 1892 年,父親是清代舉人,被稱為「晚清公子」;母親會唱崑曲,還能寫詩、填詞,寫得一手好字。

生長在這樣的書香門第,趙元任小小年紀就展現了過人的語言天賦。

年幼時祖父在河北做官,差事常換,一家人也跟著到處變換地方生活:4 歲住磁州,5 歲搬到祁州,6 歲上保定,7 歲住冀州,8 歲又回祁州……

東奔西走的經歷,讓趙元任有機會見識到不同的人,聽到不同的口音。每到一個地方,他都會特別留意當地的方言,稍加模仿,一學就會。

趙元任的家族合影

在北方這幾年,他平日里有學有樣地跟著大人們說北方官話,私底下跟著保姆周媽學會了保定話。

有一次常熟的姑媽來家裡小住了一陣,他每天在院子里聽姑媽和表弟說話,很快又學會了常熟話。

1901 年,為了逃離戰亂,一家人遷回常州。家裡人請了個當地的先生教元任讀書,沒過多久,他就學會用地道的常州話讀四書五經。

12 歲時在大姨母家住了一年,趙元任每天和表弟們玩耍,不但又學會了蘇州話,還學會了用「反切」語傳遞暗號。

和許多小男孩一樣,小時候的趙元任活潑好動,常常在院子里和夥伴們玩你追我趕的遊戲。

有一次,他咧著嘴在前面跑得正開心時,一不小心跌到椅子邊上,流血不止,還磕掉了最上面兩個門牙!

這件事在趙元任心中造成了不小的陰影,從那以後他一直不敢大笑,說話也不願張大嘴巴。

不過,失去兩顆門牙,依然沒有磨滅趙元任對語言的熱情。

一般人缺了門牙,說話必然會漏風,咬字也不清晰。

為了把話說標準,趙元任說話時只好用一種很滑稽的動作,來發出和正常人一樣的音:

每當遇到「f」的發音時,一般人是用上齒抵住下唇發音,而他則用上唇抵住下齒來發唇齒音。

這種奇怪的發音動作被旁人取笑了好多年,直到後來到上海裝上義齒,他才能像個正常人一樣說話。

什麼都想學,什麼都能學好

1907 年,15 歲的趙元任第一次離開家人,獨自到南京的江南高等學堂念書。

巧的是,他十年後在北京認識的未來妻子楊步偉,當時也住在學堂附近。趙元任後來回憶:「很可能在附近的商店購買物品時,就曾見到過她。」

對於天生聰慧的趙元任來說,高中 3 年的課程實在太簡單了,於是自己又讀了不少課外書:

《馬氏文通》《林肯傳》《世界通史》……還看了很多西方小說的譯本。其中最愛的就是《富蘭克林傳》。

「看過之後,我決心做一個完人。」

在日記中寫下這行字後,他戒除抽煙、喝酒等一切惡習,並開始鍛煉身體:練單杠、練啞鈴、引體向上、跳高……

從那時起,趙元任的心中就埋下了做個「完人」的種子,並在有生之年將這份熱情發揮到了極致。

1910 年,清華有個公費留美生的選拔考試。

一心嚮往外面世界的趙元任當然參加了考試,按照學霸的正常發揮,他在 72 名考生中得了第 2。同批錄取的還有排在第 55 名的胡適。

胡適與趙元任

赴美途中,趙元任和領隊聊起了專業意向,本來想學物理和哲學的他,聽說當局很注重實用科學,於是決定學電機。

結果到了美國康奈爾大學後,他又改變主意主修了數學。

不過,他的興趣愛好實在是廣泛,不忍心捨棄任何一項。於是他又選修了同樣多的物理課程,以及語言學、哲學、天文學和音樂。

作為一個外國留學生,第一年就修了這麼多學科。這要換做是普通人,即便有三頭六臂也很難搞定。

可是對於趙元任來說,這完全都不是事兒。那幾年裡,他就像開掛了一樣,每項科目都保持優異的成績。

學期結束後,他主修的數學得了兩個 100 分、一個 99 分,天文學也得了 100 分,還發表了一篇哲學的獲獎論文,成為康奈爾史上平均成績的最高紀錄的保持者。

此外,他課餘生活也很豐富多彩。

1925 年,中國留學生自發創辦了《科學》月刊,又組織了「中國科學社」,趙元任是其中的活躍分子,常常在上面發表論文。

由於是公益性組織,月刊發行的費用,都是由留學生們從獎學金里省下來的飯錢。

有段時間趙元任只靠湯和蘋果充饑,導致得了營養不良症。

趙元任痴迷音樂,每周要去聽一次演奏會,有時為了看一場喜歡的演出甚至凌晨兩點起來排隊買票。

他花了 220 元買了一架二手鋼琴,每次聽完演奏會,就回到宿舍自學鋼琴譜曲與和聲。他創作的第一首《和平進行曲》就發表在了月刊上。

大學四年級時,教授告知趙元任,他同時具備申請數學和哲學研究生獎學金的資格。趙元任很高興,立即轉讀哲學研究生,又考上哈佛的哲學研究院讀博士。

用他的話說,早在大學第一年,興趣就從數學轉到哲學了。(結果數學還考了滿分?)

太全能,也是一件「煩惱」

趙元任性格溫和純厚,從不與人爭長論短。在別人眼裡話不多,又風趣幽默,人緣極好。

助理楊時逢說:「趙先生就連討論學問時,也是和顏悅色的。」

在旁人眼中,趙元任可以說是完美的標杆形象,可他卻常常苦於自己的選擇困難症。

他在日記里寫道:「余已二十六歲,仍然猶豫不決。」

這也能理解,畢竟專業涉獵這麼廣泛,要想雨露均沾,難免會陷入選擇困難。

比如,從哈佛研究院畢業後要去哪裡工作,就是一件令他煩惱的事情。

母校康奈爾大學首先拋出了橄欖枝,請他這個讀了四年數學的哲學博士回去教物理。趙元任接受了。

後來,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東南大學郭秉文、清華大學嚴鶴齡相繼發出誠摯的邀請,希望他回國任教。

連好朋友胡適都寫信催了好幾次,希望他回國。

在這樣的輪番勸說下,趙元任又心動了。

1920 年,趙元任接受清華的邀請回國任教,結束在外 10 年的漂泊之旅。

到了清華後,對於讓趙元任教什麼科目,校方陷入了糾結。

因為他實在太全能了,學校不想浪費他一點才華。

最初本來想讓他教數學,到校後又讓他教英文,後來教務長又要他改教中國史和哲學,最後決定教的是心理學和物理。

可是還沒教幾天,趙元任就被安排了另外一件更適合他的差事。

恰逢世界哲學大師羅素受邀來中國講學,講學社需要一個專門的陪同翻譯。

趙元任會英語,又精通哲學,自然要被「借」去用了。

趙元任、羅素和講學社

那段時間,趙元任陪著羅素跑遍了大半個中國。

雖然路途辛苦,但這對於他來說是件有趣的事,因為這樣他就有機會練習方言了。

在杭州,趙元任遊刃有餘地用杭州方言翻譯羅素的講詞,引來一千多人圍觀。

在去湖南長沙的路上,他跟同行者學了一些湖南方言,到了當地就用湖南腔翻譯。

演講結束後有學生問他「你是哪縣人?」,其實他學湖南話還不到一星期。

新人物的新式婚禮

其實趙元任選擇回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私人原因,那就是退婚

在美留學期間,趙元任交友甚廣,其中也不乏要好的女性朋友。

但因為 14 歲那年,家裡人安排他與一個素未謀面的陳姓姑娘訂了婚,使他心裡一直有個疙瘩,從來不敢和女生有近一步的想法。

儘管時常舉棋不定,對於自己不想做的事,趙元任倒是一直很堅定——他不想自己的婚姻由別人做主

回國後他立即趕回老家,按照當地的習俗,籌了 2000 元的「教育費」,以女方大兩歲為由成功退了婚。

然而不久以後,他就去追求了大他三歲的楊步偉。

年輕時的楊步偉

楊步偉生於皖南望族,從小就性格豪爽,自有主張,也曾退過家裡安排的婚約。

兩人第一次見面是在一個共同朋友家吃飯,當時楊步偉剛從日本留學回來,和朋友在北京合開了一家醫院。

交談中趙元任覺得這個女孩與眾不同,便產生興趣:雖然性格迥異,卻有著同樣革新的開放思想。

從那以後,趙元任天天往醫院跑,不是去看病,而是去看楊大夫的。一來二往,兩人感情迅速升溫。

他們的結婚儀式別緻而簡單:

先是做了一份通知書寄給親友,上面貼著兩人的照片和簽名,寫著:

我們已在一九二一年六月一日下午三點鐘東經一百二十度平均太陽標準時結了婚。除了兩項例外,賀禮絕對不收。例外一是書信、詩文或音樂;例外二是捐款給中國科學社。

然後請胡適和朱徵作為證婚人簽字,並貼上四毛錢印花,這個結婚儀式就算合法了。

第二天這件事還登上了《晨報》,他們被稱為新人物的新式結婚,當時成為一段佳話。

數年如一日,完成偉大貢獻

趙元任一生博學多才,涉獵十幾個專業領域,卻沒有一個淺嘗輒止。

1926 年,他決定由博返約,開始潛心研究語言學,並在中國語言學領域做出了他一生最大的成就與貢獻。

這年冬天,他帶著助手南下調查吳語方言。

他們不辭勞苦,經鎮江、丹陽、無錫,每站下車,再乘小火輪到宜興、溧陽等地,冒著嚴寒到處找學校學生做發音人,記錄當地方言。

有時一天跑兩三處,常常夜間找不到旅館,只好借宿在鄉間農村人家。

3 個月間,他記錄了大量的當地方言,回到北京後,花了一個星期把調查的材料寫成一本《現代吳語的研究》。

書中的國際音標都是他和助手親自手寫和畫上去的,後來成為研究吳語和方言的珍貴文獻資料。

1926 到 1935 年間,趙元任的語言調查組幾乎走遍了全中國。

從南京到安徽,再經江西,到湖南湖北。直到 1937 年準備調查福建方言時,中日戰爭爆發,才被迫終止。

趙元任和語言調查組

他在南京歷史語言研究所擬定了一個宏大的研究計劃:

建造一個規模宏大的語音實驗室,從美國購置最先進的設備,把所有調查的語言材料,都用儀器灌製成永久性的音檔,方便後人研究隨時調用。

那段時間趙元任一邊監工,一邊擬定調查方言字表,先後灌錄了兩千多張唱片,這被世界語言學譽為語言學上最大貢獻之一。

講真的,整理語音研究材料是一件既繁瑣又費時費力的事情。

不僅要高度集中精力,還需要非常細緻的聽辨能力,來分辨同源方言中的細微差別。

這樣的高強度工作,一般人沒幾個可以勝任,更別說堅持下去了。

而趙元任數年如一日,驚人地完成了這項偉大工程,實在令人讚歎。

他的日常作息極其規律:

每天早晨用冷水沖澡一次,看十幾分鐘報紙,早餐後工作到 12 點。

吃完午餐休息半小時,又繼續工作到下午 6 點。

晚餐後大部分時間都消磨在書房裡。有時到客廳里彈一會兒琴,又回書房工作,直到 12 點後才休息。

雷打不動的規律作息,當然離不開楊步偉無微不至的照應。

結婚 40 周年的慶祝會上,李濟把趙元任尋求學問之路比作唐玄奘西天取經。

玄奘之所以能成功,得力於觀世音菩薩的保護,而楊步偉就是趙元任的觀世音菩薩。

語言學家陳原說:「趙元任,趙元任,在我的青少年時代,到處都是趙元任的影子。」

童年時,沉迷於趙元任翻譯的童話書《阿麗思漫遊奇境記》。

少年時,通過趙元任錄製的《國語留聲片課本》學習國語。

青年時,用趙元任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來追女孩。

在那個年代,趙元任和他的作品,深深地刻在了一代年輕人的成長曆程中,成為不可抹去的印記。

有人會覺得,趙元任一生過得這麼完滿,著實是一種幸運。

幸運地降生在書香世家,幸運地趕上留洋風潮。

幸運地遇到靈魂契合的伴侶,與之度過伉儷情深的一生。

幸運地在學術氛圍寬鬆的革新時代創下一生最高的成就,又幸運地在戰爭爆發時移居國外躲過了文革這一大劫難。

因為一切的恰到好處,才造就了一代世界級大師。

但我不這麼認為。

再偉大的人物,他的命運也是由更重要的東西決定的。那是一種終極的原動力,推動一個人對知識的渴求與生活的熱情。

趙元任和女兒

趙元任的女兒曾經問他為什麼要搞語言學,他回答:「好玩兒唄!」

因為「好玩兒」這三個字,玩出了奇蹟,玩出了一個世界大師。

正是這種無牽無掛、樂在其中的玩樂心態,推動了他精彩紛呈的一生。

曾經有人問:歷史上有哪些智商逆天的天才?

回答是:西方有西蒙,東方有元任。

曠世奇才趙元任,他的名字值得被世人銘記!

作者:書叔,看書有道創始人。一個學新聞出身、即將奔三的文科男。喜歡閱讀,堅持思考。每晚 22:30,我都會準時在這裡,與你分享平凡生活那些觸動人心的觀點、人物和故事。

主播:夏涵,看書有道簽約主播。不屈服於平淡生活,用聲音發現生活之美的北方巨蟹女。

參考資料:《趙元任早年自傳》《雜記趙家》。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書有道 的精彩文章:

《知否》大結局:這才是一個女人最好的婚戀觀
鄧超宣布退出跑男,800000 人給他點贊

TAG:看書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