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掌握了臨帖方法如何進步

掌握了臨帖方法如何進步

臨帖方法已初步掌握,怎樣才能進步快一點,這是習書法朋友普遍關心的問題。

學 書法,即使掌握了臨帖的基本方法,也要做好兩方面的準備。一要明確,書法不是見效快的學問,必要的時間投入和練習不可少,古人云:「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就是這個道理。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人正確的指點以及自己的領悟,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不是別人的水平一定比你高,「只緣身在此山中,」認識不到,或者看不準自己的問題也屬正常。

經常會有人發照片,讓我指點,書法如何才能進步快一點。現就此問題談一點個人體會,互相交流學習。

從一些習作看,臨帖方法基本掌握,整體感覺比較靜,不急不躁;控筆穩,歐體的一些點畫,如「彎鉤」、「捺」比較難寫,但都完成的比較好,說明臨帖是認真的,方法也基本正確。

但僅從照片看,只能大概看出字的大小,看不出作者執筆姿勢是否正確。執筆方法其實非常重要。「懸腕運筆,中鋒而流暢」,尤其對習「歐體」者而言,更為重要,否則,極易把歐體寫的呆板,是為學書大忌。要糾正此毛病,可以將臨字放大一些,臨帖時可充分發揮運筆鋪毫和提按的技巧。

臨帖常常會遇到一個「眼高手低」的問題,老是感覺差一口氣,要麼點畫筆法不夠到位,要麼結體不夠準確,這些問題,影響了作者臨帖心情和信心,干擾了臨帖能力的發揮。其實,還是存在對其筆法和結體規律掌握不夠。以「歐體」為例,其典型特徵非常明顯,為了便於理解,概括為「點畫方勁而圓厚,結體沉穩而險峻,重心稍偏左,筆勢生妙趣。」故點畫極盡變化,而意態遒勁,結體氣勢開張,而中宮緊密。如要體會此特點,不妨將臨字縮小到原帖的1.5倍大,字體縮小之後,點畫筆法容易精緻,結體的精準性容易掌握。是掌握字體間架及字空間布局不錯的方法。

我曾經發文介紹,學「歐體」,可結合歐陽詢的兒子歐陽通的道因法師碑,此碑筆致清晰,歐體結體特點更加突出,可作臨歐體輔助帖臨習。在此基礎上,再考慮參合臨《虞恭公碑》、《房彥謙碑》、《皇甫君碑》和《化度寺碑》,以拓寬「歐體」筆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道之 的精彩文章:

書法運筆是「推」還是「拖」
王羲之比顏真卿影響力大的原因

TAG:無道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