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西藏飲食上的「差異」,有的大多數人都難以接受

西藏飲食上的「差異」,有的大多數人都難以接受

提起去西藏,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世界第一的珠穆朗瑪峰。然而,在吃貨的眼中,如果去了西藏,不能遍嘗那裡的美食,那實在是人生一大憾事。中國有句俗語叫"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意思說的是隔著十里說話的語調和聲音就會有所不同,生活相隔百里之外,無論是文化還是民俗就不相同。指各個地方的人語言和風俗都不同。中國地大物博,不僅形成了豐富的地域文化,人們的飲食習慣也有很大的差異。

西藏飲食上的「差異」,有的大多數人都難以接受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飽覽絕美的雪域風光的同時,盡情釋放一下自己的味蕾,那是再幸福不過的體驗了。當然,吃貨也是有差別的,美食人人愛吃,在品嘗美食的同時,吃出健康、吃出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那便是達到了更高境界,成為真正的吃貨了。藏餐是中國餐飲系列的流派之一,歷史悠久,種類豐富,分為主食、菜肴、湯等幾類,講究的是清淡、平和的口味,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域的民族,他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都會與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藏族有著自己獨特的食品結構和飲食習慣。其中酥油、茶葉、糌粑、牛羊肉被稱之為西藏飲食「四寶」。去過西藏的小夥伴多多少少都嘗試過糌粑、酥油茶等一些高原美食,當然,這些美食已經成為了藏族人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

西藏飲食上的「差異」,有的大多數人都難以接受

酥油

酥油是從牛、羊奶中提煉出來的。首先是先將奶汁加熱後倒入打酥油專用的木桶里來回抽打,直到能攪拌成油水分離的狀態,再把漂浮起來的一層淡黃色脂肪舀起來裝入口袋,待冷卻後便是酥油了。酥油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有許多種吃法,不過在西藏,主要的是用於製作酥油茶和其他的用途。

西藏飲食上的「差異」,有的大多數人都難以接受

茶葉

茶葉深受藏族人的熱愛,有「酷愛飲茶的民族」一說。魚兒離不開水,藏族人離不開茶,就

是藏民族與茶不可分離的淵源的真實寫照,更表明了飲茶在藏族人生活中的特殊地位。茶在西藏被加工成許多不同的品種,最常見的有酥油茶、甜茶和清茶。在世界屋脊上,無論您是飢腸轆轆、還是精疲力竭,只要您喝上一碗酥油茶,頓時覺得渾身增加了力量,而且在大肉過後來一杯清茶,可以解膩促消化。不論是遠方的來客還是常往來的友人,只要踏進了主人家的門,首先端到客人面前的就是香噴噴的酥油茶。從海拔低的地方登上高原後,常常被那利刃般的寒風颳得肌膚綻開,臉皮皸裂,或許還會被嚴重的高反折磨得頭暈、氣急、心慌和嘔吐,每逢此景,藏族人會勸您喝上幾杯酥油茶,一切不良反應會逐漸消失。由此可見,酥油茶的奇妙之處。

西藏飲食上的「差異」,有的大多數人都難以接受

糌粑

糌粑,名宇聽起來新鮮,實際上就是青稞炒麵。糌粑是藏民族飲食文化中最重要的食物,也是藏民族的主食之一,製作起來很簡單,就是將青稞麥炒熟、磨細、不過篩的炒麵,與我國北方的炒麵有點相似,但北方的炒麵是先磨後炒,而西藏的糌粑卻是先炒後磨,不除皮。吃糌粑時,碗里放上少量的酥油、奶渣,也可以加點白糖等攪拌均勻,然後沖入茶水,加點糌粑粉,用手捏成你能接受的大小、形狀去吃,糌粑有著很高的營養,還能禦寒,除此糌粑還攜帶方便,可說是游牧民族的最愛。

西藏飲食上的「差異」,有的大多數人都難以接受

牛羊肉、生牛肉醬

風乾肉是西藏非常有特色的一種食品。每年底氣溫在零度以下時,藏族人都會將牛羊肉割成小條掛在陰涼處,等待自然風乾後就可以食用了。西藏的風乾肉不僅肉質鬆脆,口味也很獨特。在西藏還有一道用牛肉做的美食,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小吃,但是聽起來有點抗拒,那就是生牛肉醬,聽到「生」這個字,應該讓很多人感到惶恐,製作的時候就是用生牛肉與幾種藏葯搗碎後的奇妙組合,猩紅血性的顏色,興烈沖鼻的口味,吃下肚更是暖洋洋熱烘烘的一團。這道藏地美食對當地人來說也許是真正的美味佳肴,但一般人一定難以接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