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中李白的第一大粉絲是誰?沒錯,正是杜甫!
唐詩研究是古代文學研究的大熱門,作為唐代的代表詩人杜甫和李白是研究的重中之重。李杜可謂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兩座高峰。很多人都說杜甫和李白關係很好,杜甫是李白的忠實粉絲,李白也十分賞識杜甫。杜甫曾寫下一連串的詩來表達對李白的崇拜和仰慕,比如《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夢李白》《贈李白》《春日憶李白》。
可是在我看來,人家小杜沒有那麼迷戀老白,畢竟寫了那麼多首關於李白的詩,而李白呢?李白寫給了汪倫:《贈汪倫》。儘管李白是詩壇的前輩,是眾星拱月的大明星。兩個人的詩這樣一對比還是有點扎心。杜甫又不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被虐了那麼多次,不可能還是這麼沒心沒肺,傻呵呵的毫不在意吧。
《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看到這首詩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在一個春心蕩漾的季節,杜甫彩筆新題相思句?嗯,大多數人的反應大概是如此。因為光這首詩的名字就可以讓人想入非非了。春天是個美好的季節。
然而我已經厭倦用大唐友好兄弟情來解讀這首詩了。偶爾換個角度來窺視老杜的內心,也是極好的,說不定有別樣的風味以及意外的收穫。
「白也」指李白,但這種稱呼是比較少見的,不過挺耳熟的哈。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回,即孔子學生顏回。回也,在名後加無義助詞也,是孔子對學生的一種稱呼。而杜甫這樣稱李白,是否有點微妙?
頷聯,是誇李白呢,還是自己也帶著誇了呢。鮑照是李白的偶像,而杜甫則接受學習了庾信的風格。若是單純誇李白,為何無敵了卻又似鮑照、庾信呢。
至於「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解釋起來有些麻煩。嗯,得結合地理和歷史知識,打字打累了,罷工……
然而杜甫的名氣比起李白是差了些,上不了熱搜榜。即使他們曾一見如故、共枕眠,但見面少,前輩後輩的關係也不能完全置之腦後。倆人都是唐代詩歌協會的會員,交流交流也很不錯。可一個「論」字,總有些不夠恭敬的說。即使是現在,大家更多會說向前輩請教,面對偶像也會有幾分恭謹。
綜上所述,杜甫有沒有拉踩李白不好說,見仁見智,我只是分析下而已。但是杜甫是否真為傳聞的那樣是李白後援會的會長,還真不好說。
總之,老白,長點心吧,看把你迷弟傷的。小心杜甫粉轉黑哦。
腦補下李白的內心:他喜不喜歡我,和我有關係嗎?和你們有關係嗎?
一群教授捂臉默淚:「白老哥,這真的和我們有關係。」


※這件文物一挖出,專家馬上要求封鎖現場,事後證明這個決定是對的
TAG:趣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