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情人節不知道送她什麼?古人來教你!

情人節不知道送她什麼?古人來教你!

自1993年鑽石十大品牌De Beers的「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經典廣告語首次亮相中國,且經過國民十幾年的宣傳,鑽石文化成功的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紮根下來,時至今日已經是枝繁葉茂,以至於兩情相悅的情侶可以為了一顆鑽戒勞燕分飛,著實令人唏噓不已。那麼在古代,古人們是以何物定情呢?

玲瓏色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外出卻死在邊地,終日思君不見君,哭於樹下而死,血淚落地化為紅豆,於是人們又稱呼它為「相思子」。紅豆產於南方,結實鮮紅渾圓,晶瑩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鑲嵌飾物或穿製成手串贈與戀人或家人以寄相思之苦。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

古人一直對「結「情有獨鍾,無論是在詩詞歌賦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宋代詞人張先就寫過「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形容失戀後的女孩家思念故人、心事糾結的狀態。在古代眾「結」中,最能象徵著青年男女的纏綿情思莫過於「同心結」,由於其兩結相連,故得此名,在古人的婚禮上,處處有著「同心結」的身影。除在婚禮上,當時的人們幾乎把同心結融入了他們的生活。如將腰帶結成同心結樣式,作為各種腰帶的結飾。如韋莊的《清平樂》,寫女主人公長期望郎而郎不歸,獨守香閨愁怨思深的心情:「羅帶悔結同心,獨憑朱欄思深」。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

相傳安史之亂乍起,唐玄宗帶著愛妃楊玉環一干人等倉皇西狩,行至馬嵬驛,兵變。在江山與美人之間,玄宗忍痛賜死楊玉環,屍體也只是草草掩埋。待到後來收復西京之後,身為太上皇的玄宗偷偷派人將楊玉環的屍體移葬,差人掘開楊玉環的荒墳一看,只余瑩瑩白骨一架,唯有臨死前佩戴的香囊仍完好無損,差人便取下香囊復命。老態龍鐘的玄宗一見此香囊,睹物思人,當年華清池畔的風花雪月曆歷在目,只可惜佳人已逝。他把香囊揣入懷中,不僅老淚縱橫。後世之詩人張祜感嘆此物此事此情,遂寫下了《太真香囊子》一詩:

蹙金妃子小花囊,銷耗胸前結舊香。

誰為君王重解得,一生遺恨繫心腸。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孔子有言:「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五經通義》也說玉「溫潤而澤, 有似於智;銳而不害,有似於仁;抑而不撓,有似於義;有瑕於內必見於外,有似於信;垂之如墜,有似於禮。」所以在古代,自稱君子的文人騷客大小讀書人皆以佩戴玉佩為榮,以至後世之人稱讚君子總有一句「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眾多影視作品中主角解下隨身玉佩贈與心意女子的鏡頭不勝枚舉,可見玉佩定情,無論是在價值還是在寓意上都遠遠勝於鑽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60年代越南向中國求救,毛主席一聲令下,成就50年後諾貝爾獎
蒙古大軍前期有多強悍?9萬人殺得50萬金兵幾乎全軍覆沒!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