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做人當學會思考

做人當學會思考

人之貴為「萬物之靈」,緣因人有一顆聰明的大腦,大腦是智慧的源泉,思考是智慧的火苗。上天賦予人類尊貴的地位,做人,應當學會思考。

學習(記憶)不等於思考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闡明了學習(記憶)與思考之間的關係。學習是記憶與思考同步進行的過程,記憶讓人獲得知識,思考幫人理解、延伸知識。通過記憶可以學到知識、唯有思考才能理解、運用知識。擅長記憶學習者,不過略顯知識淵博;學會思考學習者,才是真才實幹,才能大有作為。

當今,許多人習慣了記憶學習而懶于思考。把「知識儲備」當榮耀而懶於梳理;把「知識掠奪」當方法而退於辨知。結果成為知識的儲存器,行屍走肉毫無主見的機器。

善於思考才能掌握真理

真理來自實踐,實踐離不開思考。

真理之所謂之「真理」,因為它是從真實世界總結出來的道理,而不是道聽途說、隨意編造的謊言。人類探索真理是思想火花激濺的過程,發現真理,離不開思考。

「盲目信從、缺少懷疑精神」不是科學的學習態度。如今很多知識分子及愛好學習的人盲目學習,注重強化記憶,缺乏辯解能力。自認為廣泛汲取就能學到真理,然而,確對所學知識知而不解,對實際中的道理一無所知。

善於思考才能發現新知

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知識來源於思考。

知識是古代聖賢智士為後世留下的「無價財富」,而知識的創作離不開聖賢智士的思考。沒有思考,就不會留下知識;沒有知識,後世何以談論學習?

如今我們都在爭分奪秒的學習知識,而忽略了古人探尋知識的方法。離開思考人類就難以發現新識,沒有新知的發現,人類社會就不會進步。

善於思考才能正確做人做事

會思考的人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和人生。

人是具有意識的靈長類動物,人生歸根結底只是一場精神體驗。人的意識狀態通過認知習慣體現,認知習慣取決於自我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會思考的人能夠自我辨別知識、理解知識,建立正確的意識體系,主宰自己的行為,掌握自己的命運。不會思考的人,只能被動接受別人的「思想」,聽從別人的「指揮」,成為他人的「工具」。

如今社會謠言遍及,充斥著無數的虛假知識,造假現象時時興起。唯有學會思考,才能辨別真假,讓謠言止步,徹底粉碎造假事件。

學會思考才能正確做人、科學做事,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如何思考?

1、勤于思考、善於動腦。

懶惰是阻礙人進步的最大障礙,思考離不開勤奮和堅持。

2、由簡入難、層層遞進。

思考應當從簡單的問題開始而後逐漸深入。

3、探索規律、總結經驗。

思考本質就是探索規律和總結經驗的過程。

註:思考是以邏輯推理為方式,藉助各種思維方法,探索事物規律。思維方法包括:察異同、類比法、關聯法、簡化法、量變法、反向思考、極限思維等。

4、不執迷、眼界寬。

思考不應當執迷於任何邏輯形式,始終要把眼界放的更寬廣、更高遠。

5、勞逸結合、不受界限。

思考過程應當學會勞逸結合,在大腦清晰時思考、大腦疲勞時休息。其次,思考方嚮應當廣泛,這樣加深了不同知識領域之間聯繫,有利於發現新知識。還能夠靈活運用大腦,調節大腦休息,充分發揮大腦的作用。

6、長久堅持、養成習慣。

思考習慣需要長久堅持才能養成,大腦的複雜結構(聰明程度)也需要通過長久的時間才能形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樹腦科普 的精彩文章:

物理經典 引力簡史
錢學森試卷、筆記曝光,字跡工整堪比印刷!

TAG:樹腦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