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廣」是講妙用,妙用是度眾生

「廣」是講妙用,妙用是度眾生

「廣」是講妙用,妙用是度眾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廣」當然來講,它也有窮盡義,沒有錯,但它廣是無所不包。你這三個字看起來,「方」即是窮盡義,那跟「大」也一樣;「廣」既然無所不包,那跟「大」也一樣。所以我們這三個字就換成這樣的講法:「大」是體,「方」是相,「廣」是用,所以大方廣我們就用「體相用」來解釋。

那麼「大」字本體,它就能夠窮盡一切了,沒有錯,它是本體嘛!無所不包,任何一個事相、任何一個事法都不離開這個本體。

第二個「方」是事相,任何的事相都包括在這裡面。我們用這種講法,你應該可以體會到。既然任何的事相都包括在這裡面,它有沒有說好的事相壞的事相?沒有。吃西瓜,紅的西瓜肉要吃下去,黑的西瓜仔還是在法界內對不對?綠色的西瓜皮還是在法界內。不是說紅的西瓜肉在法界內,西瓜仔跟西瓜皮就不算了,它還是都在法界內。因為那些都是現象,這些現象不離本體。

所以我們再次跟各位舉的例子。你的秀髮在法界內是法界的一法,你的頭皮屑算不算?你不要說頭皮屑那麼髒的東西,告訴你通通算進去。任何的事相,換句話說就是一切染凈諸法,染法、凈法都在法界內,你所要進入的境界。

那這一個境界告訴我們什麼呢?告訴我們的心量你必須要大,大到什麼?大到連敵人都要包容。這個很麻煩,大到壞人都要包容或許還可以,那壞人我不認識嘛對不對?所以當有人被判死刑的時候你一定可以說,我佛慈悲為懷,請你不要判死刑,那你會這樣講。但當那個壞人沒有把你殺死,殺了一半而已,你會不會說我佛慈悲為懷,請法官饒了他吧!我看他就不一樣了,三更半夜我也要趕快把他槍斃掉,我還恨不得吸他的血,啃他的骨,烤他的肉來吃,那時候你就我佛不慈悲了,對不對?關鍵在這個地方。

不但是好人你要包容,壞人你也包容,即使敵人你也要包容,這個才叫作「方」的意思。它所現出來的相,那你不能排斥任何一個。這是相,都在法界內。這點很難,我不知道各位做得到做不到,我是不太做得到。談到那些假借佛教名義欺騙我們的,都氣得要死。因為一者唯恐聖教衰,二者給佛教帶來負名譽。所以你就越講越氣,越氣你就越沒辦法,然後修養就越來越差。那就要趕快提起「大方廣佛華嚴經」,叫我們把心量放開一點,要不然越想就越氣。這是講現相。

再來「廣」是講妙用,體相用的用;這個用是建立在體上面,本體上面,本體就是我們講的性空的這個部分上面,來起無邊的妙用。所以我們說,好多人學佛以證得性空為目的,他證得性空他就停止了。我們學華嚴,證得性空為基礎,在這個基礎上面要起無邊的妙用,關鍵在這裡了。

所以我們現在話講回來,妙用在哪裡呢?度眾生。我們要怎麼樣度眾生呢?你看看,好多學佛的道友,家人不度,度外面的人很認真。你越是認真度外面的人,家人對你就越氣。晚上二點多電話一響,全家都吵起來,然後很快你就把幔衣和海青就帶出去了,人家問你要去哪裡?你說我去助念,有個死人來不及了。家人都不認識,你助念認為很神聖。他助念他認為是死人跟你何幹嘛,你跑去幹嗎?別人你為什麼那麼認真呢?家人不知道,你也沒有開示。

現在這種情況太多了,我們從學佛的起步上面都可以看到,吃素,你一人吃素全家遭殃,尤其媽媽更糟糕,要煮一餐葷的一餐素的,是不是等於煮了六餐呢?這很累啊!這個就表示你不會修行啊!你不會起妙用。

你要懂得,吃素、念佛、作功德都是一個媒介,是要讓我們趨向於覺悟、了生脫死,那你就應該會有變化。與其我一個人吃長素,不如全家人都吃素。那麼全家人要怎麼吃素呢?你慢慢地一步一步帶上去,這個就是妙用。你會說,哎喲,我現在吃一天肉我都會受不了,罪過無邊呢!你想罪過無邊,還是度眾生的福報、福量功德無邊呢?對不對?你把這些人引進來,這些都是你至親的,第一個要度的人,結果你都把他放到旁邊去,等我成佛以後再來度。那你上報四重恩,報到哪裡去了?很奇怪,我們的冤親債主不在哪裡,同一個屋檐下。我們的冤親在哪裡?在同一張床鋪上。我們的冤親在哪裡?在同一張桌子吃飯上面。所以每一個人的煩惱的冤親債主不會來自別的地方,都是跟你周遭有關的那幾個人。你看看,父母親、兄弟姐妹、夫妻、子女都是你的冤親債主,要不就是辦公室那幾個同事。你不會站在路口隨便找個人給他氣一氣吧?那些人跟你無關呢!都是這些跟你有關的人你才氣。

那為什麼這些人應該對我們來講都有因緣呢,才會在一起呀!你為什麼不讓他呈現出來是一種善因緣而是一種惡因緣?可見是我們不會處理。所以你不要想說,一有這種冤親債主,你就想到多玄多玄的,多生累劫的那些,你不要去想那些。你周遭的這些人要不是冤親債主,你就沒有冤親債主了。其他的人,只要你有心,你做功課迴向都可以度了。只有現在我們生活中的這些人,你做功課迴向給他,不見得度得了。

今天要是一個五千年前你把他殺死的人,來跟你索命了,你起來說你放心,我「大方廣佛華嚴經」念一卷迴向給你,他馬上就度了,明天就不會再來了。但是現在某某人是我的誰,那個人假如跟你有過不去的話,我告訴你,你「大方廣佛華嚴經」念180卷迴向給他,他還是氣你。你相信不相信?這個是不是真正的冤親債主?那你就不是誦經迴向給他而已了,你要採取具體的行動來感化他。不是說他瞪你一眼,你說噢我業障很深重,回去我要懺悔,我拜懺念經迴向給他。明天他照樣瞪你。為什麼?因為問題在於你馬上採取解決的辦法。他瞪你一眼,你就說對不起,我哪裡得罪你了?那就不一樣。每一次你就說對不起,我哪裡得罪你了?請你告訴我。當他在後面說你是非的時候,你馬上反應說沒有啦,他是我好朋友,他怎麼會說是非?一定是我哪裡得罪他了,我實在很慚愧。那個人馬上話會傳回去;哎,人家說你是他好朋友,他不知道哪裡得罪你,他很慚愧。他是不是會這樣講?在這個時候境界就不一樣了,對不對?他馬上很快他就改變了。

但是你假如沒有,你只是很單純的說,我回去誦經給你,你瞪我一眼,我瞪你一眼,回去我誦經給你,沒有用。因為你實際行為並沒有改變,你還是在繼續積那個冤,你並沒有把那個冤給化解掉。所以這個妙用的產生不可思議就在這個地方。

這是講體相用三個部分。我們講殊勝也就是要進入那個境界,這是一個境界,它不是在外面的,是你內心本身所呈現出來的。而我們要告訴各位的是你能夠呈現出來,而不是有一個外面哪個地方讓你去入的,不是。當你這樣想的話,那就都錯了,那是語言上的一種誤導。希望我們大家不要被語言把我們欺騙了,能夠在這個地方去體會到,透過因地萬行來莊嚴我們的自性清凈心,那麼所呈現出來的那個大方廣的體相用,那這個就是整個《華嚴經》裡面所要講的地方。

呈現出來,不是有一個可去的,沒有,通通是我們自己的,所以說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法都是我們的法,都是我們每一個人可以達到的,但是用這個方法來進入他所講的那個境界,你相應不相應?要是能相應,那你很快就能成就。假如這一法不相應,我們換別一法,但是告訴各位,任何一個法你都能夠進去,只是現在你有選擇而已,假如你能夠不選擇,那人人都能夠獲得成就。

擷自《六十華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雲和上法語 的精彩文章:

花有幾層意義
靜態修行&動態修行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