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大學生怠學怎麼辦

大學生怠學怎麼辦

大學生是先進文化和技術傳遞的重要載體,儘管如此,部分新生入學後的進取狀態卻不盡如人意。原因何在?

學生自身及家庭因素是大學生怠學現象產生的主因。不少家庭或學生似乎把考大學當成人生的終極目標,目標一旦實現,激情迅速冷卻。不少家長在孩子入學後都或多或少地鬆了一口氣。而這都體現出,家長、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還不完善。

社會大環境無意間「製造」了大學生怠學的氛圍。互聯網高度發達、便捷,不少媒體過度消遣化,受不當言論影響,比如「高中用功幾年,到大學裡就輕鬆了」等,不少大學生誤解了大學的本質。殊不知,美國多數大學生的學習強度明顯高於高中。

對學生怠學現象,高校也有責任。高校的「專業化」辦學意識有待重新定義。在高校本科專業建設中,存在部分學校雷同、多個專業雷同等現象,學生對所學專業信心不足。從高校專業培養體系設置看,課程多、相互間的銜接性以及與將來的就業關聯性有待加強。多數情況下,學生學習並掌握的是一個面,但在實際應用時卻是一個點,因此學生在學習中感到茫然。面臨國家經濟的轉型、勞動密集型企業的逐漸減少,社會對大學生的需求降低,基礎研究型人才、研髮型人才、市場型及潛在的市場型人才的培養方案如何制定和落實?如何辦強專業?如何辦出特色?這些問題均需要高校深入探索。

現行的高校學生管理體制壓低了培養學生的標準。高校對於准成人或成人大學生努力狀態的幫助,是建議性的而非強制性的。雖然高校對學業優異的學生予以重獎,對於怠學的學生卻無能無力。而對於學業落後的學生,只要全部課程考試通過或補考通過,畢業論文或設計通過答辯,都能夠畢業。尤其對落後學生缺乏必要的鞭策力。「嚴進寬出」現象有待於制度性解決。

那麼,怎樣解決怠學問題?

逆向交流或許是提高大學生整體培養質量的一個重要措施。在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怠學現象背後的核心原因是,學生在心理上對專業和前途的不認同或擔憂、心智上的不成熟和約束機制缺位。絕大多數高校都採用了諸多措施以應對前兩個問題,筆者就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提供一個思路,即提倡大學生在高校間逆向交流,或低比例的末位淘汰。

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啟動一些管理模式或體制的改革,使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改革涉入深水區。具體來說,繼續擴大不同層次高校之間學生的交流,尤其是強化「逆向交流」。橫向和正向交流重在鼓勵、貴在交叉。歐美大學「寬進嚴出」的方法,可供我國高校在加強「嚴出」措施時參考。另外,由成人參與的各種行業的分流機制,亦可以用於高校怠學學生的分流。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9年03月10日第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婦女節,看看女代表委員的風采
職業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