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加緊尋求美育良方

加緊尋求美育良方

有教育家將13—20歲視為個體審美髮展的「危機階段」,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學生恰恰處於這一重要階段。新時代,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悖的庸俗文化刺激著中學生的感官。中學生如果缺乏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審美判斷力,不僅不能認識美、欣賞美,甚至以丑為美,將嚴重影響心靈的充盈、人格的發展和精神的成長,為終身發展留下了嚴重「病灶」。基於此,強化學校審美教育,培育中學生良好的審美素養很有必要。

審美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是同等重要的教育活動,但長期以來,不少學校對學生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學科開設和質量追求上普遍以中高考學科知識傳授為核心,審美教育被邊緣化。即使一些學校強調藝術特色,往往也是重視藝術技能的培訓而忽視了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的培育。

中學階段是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非常需要學校在思想、精神層面的正確引導。學校要深刻認識美育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提高對學校美育地位、功能、價值的認識,紮實推進新時代的美育工作,進一步更新觀念、優化配置,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程,豐富積極向上、清新高雅的校園文化生活,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引領學生樹立正確審美觀念。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中小學的美育改革發展進入了加速提質階段,美育課程建設不斷推進,美育項目成果不斷,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以我校為例,2016年我們獲批了省級前瞻性基礎教育改革項目「審美教育的生態重構研究」,經過兩年多的研究,我們努力補齊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短板,研究構建大中小幼相銜接、一體化的美育體系,讓普及教育和專業教育相互促進、互為支撐。

中小學生特別應該接受很好的美育教育,中小學校都應該積极參与實施美育課程。為此,各級各類中小學校要充實美育課程資源和美育教學力量,建設一支以在崗學科教師、藝術院校兼職教師以及社會美育志願者為主的,身份不同、專兼結合的高素質美育師資隊伍,剛性實施和管理美育課程,建設多方聯動的培育陣地,實現藝術學科與非藝術學科同責共育,形成傳統課堂與創新場域聯動、課內學習與課外活動結合、校內與校外協同培養、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學生成長的美育生態。

《中國教育報》2019年03月10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全國人大代表馬恆燕:創新要從源頭抓起
山東大學推廣樂學心理實驗室課程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