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民宿短租上市之年 Airbnb與途家的難題

民宿短租上市之年 Airbnb與途家的難題

來源 | 36氪

文丨曹倩

編輯丨喬芊

一度傳出資本合作消息的Airbnb和途家,如今各自奔向了上市之路。

途家CEO楊昌樂日前談及公司上市計劃時表示,目前已在準備狀態,應該不會太久,未來可能在海外上市。而2018年7月,楊昌樂在接受36氪獨家專訪時也曾提到,途家可能會在2019年末IPO,從途家的股權結構來看,更可能是赴美。

再看民宿短租領域的先行者Airbnb,其1月中旬發布的內部郵件顯示,Airbnb目前也在準備IPO,最新估值達到310億美元。Airbnb CEO Brian Chesky此前已承諾,將在2020年之前推動公司上市。

幾乎是同一年,共享短租領域一次性跑出來兩家上市公司,但在業務模式、覆蓋廣度、體量和估值,以及與在線旅遊巨頭網站的關係上,雙方仍十分迥異,且各有挑戰。

換角兒vs挖角兒

2月26日,攜程董事長梁建章通過一封內部信宣布,羅軍正式卸任途家CEO,由原途家COO楊昌樂來接替該職位。

此舉可以視為途家更加徹底的「攜程化」。短租民宿是大住宿的細分市場,如果不能依託攜程的大流量,很難獨自生存。而這種「依託」需要的是懂攜程、懂大住宿業務、懂得如何協調和調動集團資源的領導者。楊昌樂在履新時表示,他的目標是把途家在攜程系大住宿搜索流量中的需求佔比,以及和途家在攜程中的流量轉化率,都提升至15%。

楊昌樂曾擔任去哪兒網大住宿事業部的副總經理。2016年攜程合併去哪兒網,途家合併攜程和去哪兒網的公寓民宿業務,楊昌樂就出任途家COO;2017年,途家將線上線下業務分拆後,途家網運營事宜即由楊昌樂一手負責。

此次調整後,途家創始人羅軍在途家的身份除董事外,不再擔任任何職位,全面投入到分拆後的線下業務斯維登酒店一塊。少了創始人羅軍這一層紐帶關係,途家與斯維登之間除去少數幾個共同股東外,已無更多關聯,是兩家完全獨立的公司。

同一時間段里,展開重大人事變動的還有Airbnb。

2018年2月初,Airbnb CFO Laurence Tosi因在公司發展願景上與Brian Chesky產生分歧,最終離職。一年後,Airbnb不僅填補了CFO的職位空缺,還頻繁挖角兒亞馬遜、谷歌、特斯拉、Uber等公司高管,組建起一支足夠強大的管理團隊。

這其實都是兩家公司緊鑼密鼓籌備上市的信號。

從財務方面來看,途家目前還處於虧損當中。據楊昌樂透露,途家預計2019年在保持高速增長的情況下,虧損收窄為2018年的三分之一,但極有可能做到季度/月度凈利潤為正。

Airbnb則早在2016年下半年實現盈利,並於2017年實現全年盈利。最新內部信顯示,Airbnb已連續第二年實現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EBITDA)盈利。但Airbnb的中國區業務還面臨虧損現狀,據The Information援引消息人士,Airbnb 2018年在中國的虧損額預計約2000萬美元,收入將增長50%,達到1.3億美元。

困頓之獸

民宿短租行業誕生至今,走過的時光已10年有餘,但它仍然算不上高度成熟的行業。

最基本的問題是,行業無法給「民宿短租」一個足夠準確的定義來區隔民宿、旅館和酒店。這意味著它無法給消費者留下清晰的、差異化的「品類」印象,不利於用戶的積累和鞏固。

民宿合法化是扔給短租行業的另一個難題。具體到企業身上,Airbnb受到的影響顯然更大些。Airbnb在多個國家和地區面臨政策攔路難題,這並不排除中國。

比如日本推動民宿短租合法化後,對民宿管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民宿主必須註冊房源信息獲得備案號碼,嚴苛的規定使得大量房源從Airbnb平台下架。

再看Airbnb尤其重視的中國市場。中國是Airbnb在全球範圍內,本土訂單增長最快、出境游增長第二快的市場,但Airbnb的本土化問題一直被詬病:基礎服務跟不上、未建立標準化服務體系、支付手段不完善、團隊之間溝通遲緩、業務線單一,與本土企業之間的溝通合作也較少,幾乎是在孤軍奮戰。除了Airbnb自己的主站,沒有第三方平台來為Airbnb引流。

相比之下,途家由於海外業務盤子較小,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市場,且暫不在歐美市場做深度布局,因而在政策方面受到的影響沒有Airbnb那麼大。

逐漸「攜程化」後的途家,不僅依靠攜程資源來為自己開闢新的流量入口,還在飛豬、同程藝龍等平台上開啟了民宿入口。但這同時意味著,依靠攜程流量扶持的途家沒有太多自主性。據楊昌樂透露,在途家主站上產生的交易量,實則比攜程集團帶來的交易量少。如何減少對外部渠道的依賴,將主站交易佔比提上去,是途家需要思考的問題。

衝破「封鎖線」

比起長出第一、第二家上市公司,民宿短租行業更需要的是突破。比如,把它做成一件足以撼動酒店業地位的生意。

與依附於OTA巨頭攜程謀求發展的途家相比,Airbnb是更有機會的那一個。Airbnb在全球擁有500多萬套房源,是途家的4倍還要多;其310億美元的最新估值,也比完成E輪融資後15億美元估值的途家高出幾個量級。

而事實上,此前Airbnb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業務擴張遭遇攔路,本質上就是因為觸及了酒店行業利益。

2018年7月份,紐約市出台了針對短租市場的新法規,強制Airbnb披露房東姓名等信息。這被曾是美國總統柯林頓顧問的Chris Lehane解讀為「明顯是在為酒店行業謀取利益,將酒店所有者、工會利益擺在普通紐約市民之上」。

更早的4月份,Airbnb也在香港地區受到酒店業抵制。香港酒店業主批評所謂共享經濟是「糖衣毒藥」,Airbnb的違法運營使得租住者權益不受保障,對經濟亦沒有貢獻。

但經歷這些波折後,Airbnb挑戰酒店業的野心更重了。今年2月份,Airbnb挖來Fred Reid擔任全球交通業務負責人,掌管航空、地面交通方面等創新業務。Fred Reid不僅曾是維珍美國航空的CEO,還曾擔任達美航空總裁、福萊捷公司總裁等職位。

進軍交通業務的意圖很明確:在住宿場景的上游,把控流量入口。不僅如此,一位Airbnb員工向36氪表示,未來Airbnb的業務可能會覆蓋到旅遊鏈路中的每一個環節,「接入像美團、大眾點評這樣的生活服務平台也不一定」。

與有著宏大理想的Airbnb相比,途家更偏向於解決「近憂」,優化運營數據,向資本市場證明盈利能力成為當務之急。據36氪了解,比起2016年,途家2017年、2018年的虧損規模並沒有顯著擴大,預計2019年虧損會收縮一半,數據更加健康。Airbnb若能順利上市,對於途家也是不錯的對標故事。

對於民宿短租行業而言,這是需要快速增長、長出巨頭的關鍵一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鉛筆道 的精彩文章:

蘋果擬為2020年版iPhone造5納米晶元 仍由台積電生產
重疾藥物研發公司「博志研新」獲數千萬元融資

TAG:鉛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