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鴉片戰爭前,大清在做夢、朝鮮在依偎,日本卻在焦慮

鴉片戰爭前,大清在做夢、朝鮮在依偎,日本卻在焦慮

鴉片戰爭以前,世界基本已經被經歷了工業革命洗禮的西方列強給瓜分乾淨了,當時北方的沙俄一直虎視眈眈的盯著旁邊的大清和朝鮮,而南邊的印度、東南亞等國也幾乎被列強瓜分和佔領,整個世界彷彿只剩下大清、朝鮮和日本三個凈土,那麼這一時期他們都在忙著什麼,對西方列強的殖民又是何種態度呢?

沉睡的大清

清軍自入關以後,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百多年的勵精圖治,終於平定了三藩之亂和准葛爾叛亂,與沙俄達成了《裡布楚條約》,大清的基業基本穩固,到了乾隆後期,也就是嘉慶即位以後,在中國周邊遊歷數年的列強終於忍不住與大清交往的內心,主動派出代表團第一次以外交使團的身份拜訪大清。

然而此時的大清正值頂峰,對內消滅了一切有威脅的叛亂,對外可以說是萬國來朝,連曾經最忠於明朝的朝鮮也對大清俯首稱臣,大清的高傲致使大清不會以正常的邦交禮儀對待這些訪客,而這次列強的來訪,也很正常的以雙方都並不高興的局面而結束。

馬背上打天下的大清,幾乎是草草打發了這些洋人,對於他們奇技淫巧的步槍、火炮,在他們看來,百年前的入關就已經證明了這些東西擋不住鐵蹄錚錚,對於通商嘛,既然洋人如此喜歡天朝聖物,就留一地廣州與他們貿易。

作為天朝上國的大清自然是要保留天朝的威嚴,他們斥奇裝異服的西方人為蠻夷,訓他們的武器裝備是奇技淫巧,在大清看來,做夢的不是大清,而是一直想要高攀,與大清做生意的西方人。

尋找依偎的朝鮮

和中國做了千年鄰居的朝鮮,最終學會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既然生在巨人的旁邊,那麼除了背靠與依偎已經別無他法。

所以在朝鮮的歷史上,曾經選擇與中國中原王朝相對抗的幾乎都被迫改朝換代,而總結了歷史經驗的朝鮮,漸漸的明白了這個道理,而中國的中原王朝也對朝鮮盡到了護佑之責,最明顯的莫過於明朝萬曆年間,日本豐臣秀吉的多次侵朝,均被明軍打退,這也因此結下了朝鮮對明朝的死忠,因此在大清建國之初,朝鮮都只是在清軍武力威逼的情況下,才赴京朝拜。

朝鮮這種對大清的表面忠心在乾隆以後,也就是英國使團訪華以後,開始改變,當時已經有不少來自西方,特別是沙俄的出沒於朝鮮海岸,這時的朝鮮已經開始感受到外部的壓力,因此急需一個靠山來依偎,很明顯這個靠山只能是唯一的大清。於是朝鮮一改傳統的朝貢政策,開始對大清屢表忠心,在朝鮮看來,那個滅亡了明朝的大清是足以護衛自己的,而朝鮮不明白的是,大清還是當年的那個大清,而洋人早已不是當年的洋人。

焦慮的日本

日本在明朝時期多次進攻朝鮮被明朝軍隊打敗以後,開始休養生息、閉門自守。但這並不意味著日本實行了和大清一樣的閉關鎖國的政策,因為日本島國的特點,要實行和大清一樣片帆不能下海的政策,在日本只能成為一紙空文,因此日本的商人、海盜、浪人乘船外出的比比皆是。

而時常出海的他們也將最新的世界局勢帶回了日本,比如打敗日本的明朝已經被大清滅亡,曾經一統東亞航線的鄭氏也已敗降大清,東海、南海的海面上自鄭成功以後再一次頻繁出現紅毛人。

日本的消息確實比大清、比朝鮮來得快,至少在鴉片戰爭以前,日本的文獻中就已經有了英國東印度公司一類的記載,而更多的記載是來自官方幕府關於外部形勢的討論。

根據日本幕府對當時世界綜合形勢的判斷,他們認為今日之西方洋人已經遠在當年鄭成功父子之上,並且正在不斷的向東擴張殖民,他們繼需一個跳板,而這個跳板只會在大清、朝鮮、日本三國中產生。

經過日本幕府臣僚的討論,他們認為這個跳板極有可能是日本。因為他們經過比較後,發現大清的體量太大,即使已經落後於西方,但長途跋涉而來的列強也未必敢挑戰這隻大象,因為勝算實在不大,稍不注意就會陷入與大清的長期戰爭中;而朝鮮太小,吃下朝鮮容易,但要以朝鮮為跳板殖民東亞,感覺朝鮮的體量不足以支撐,同時那麼小的朝鮮,西方列強根本看不上眼;於是不大不小的日本,其實是最適合列強的胃口的。

當然這只是當時日本幕府統治集團的焦慮和推測,雖然最後的結果讓日本大失所望,鴉片戰爭列強直接挑戰了大清,但日本的焦慮卻讓日本率先走上了改革的道路,這場改革很少為中國人所知,它雖然沒有明治維新的歷史意義,卻是開啟改革的先河,為明治維新的開啟進行了預熱。

鴉片戰爭打破了整個東亞的平靜,但炮火連天的大清卻並沒有被這炮聲所驚醒,倒是這炮火的餘波擾醒了隔岸的鄰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風 的精彩文章:

他是林則徐的接班人,也是近代第一個慘死異國他鄉的封疆大吏
這所鄉小,在厚重的歷史與現代交通之殤中,困守與前進

TAG:歷史有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