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人大代表建議禁止智能手機進校園,你贊成嗎?

人大代表建議禁止智能手機進校園,你贊成嗎?

近年來,智能手機進校園的問題引發了極大關注。前不久,有網友給教育小新留言:「希望教育部門多關注學校學生帶手機進校園,危害學生在校園健康成長。」這幾天,教育小新一直在密切關注智能手機進校園的話題。

今天,教育小新給大家帶來兩會代表委員們在這方面的建議。

來自江西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貴溪市樟坪畲族鄉鄉長雷燕琴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交了《關於禁止中小學生在校園使用智能手機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教育部牽頭,各部門通力合作出台相關文件,全面禁止中小學生在校時使用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智能手錶在內的所有可聯網的通信設備。發現學生將上述個人電子產品帶入學校的,學校有權實行統一保管。

這個建議,你贊成嗎?

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影響學生健康、擾亂教學秩序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2018年11月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國中小學生擁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普通電腦的比例較高,觸網率越來越高。而且,在上學日中國中小學生仍有12.9%每天上網2個小時以上,休息日有11.7%每天上網5小時以上。12-16歲青少年是網癮高發人群。

「許多中小學生使用智能手機更看重他的娛樂功能,一有時間就玩遊戲,甚至在課上也會打遊戲,微信、QQ聊天,耽誤學業,影響課堂秩序。更有甚者,利用智能手機上網功能做作業,不經思考就能『完美』得出答案,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大大降低。」雷燕琴代表認為,對中小學生而言,智能手機在與家人聯繫、查找學習資料等方面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他們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危害,中小學生在校園過度使用智能手機會影響到他們的學業,也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此外,雷燕琴還稱,學生在課間本該休息鍛煉的時候玩手機,導致缺乏鍛煉,身體素質下降;學生長時間玩手機,視力會急速下降,還會給頸椎、脊椎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

海南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趙志忠也持相似觀點,「玩智能手機佔用大量學習時間,而且分散學習精力,導致學習任務完不成或者完成質量不佳。」 趙志忠說,由於智能手機的出現,壓縮了中小學生相互交流空間,造成這些學生自我封閉,甚至對社交產生抗拒心理。因網路存在大量虛假信息,學生容易上當受騙,有些嚴重的,甚至會造成人財兩失,已有不少相關案例。

更有甚者,由於長期使用手機,學生的眼睛視力都有較大影響,而長時間低頭凝視電子屏幕,對頸椎也有極大危害,還會造成學生體質下降。低頭族呈現低齡化趨勢,極其容易發生交通安全事故。

智能手機校園管理難,學校處境尷尬

儘管智能手機進校園對學生的學習成長和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產生了一定影響,學校在管理上卻面臨尷尬處境。

「有的學校安裝手機信號屏蔽儀,結果誤傷周邊居民不能打電話;某中學要求學生帶手機到學校就要上交,否則一旦被發現就要銷毀,結果遭到家長索賠……」雷燕琴在《建議》中指出,智能手機的管理已成為中小學校遇到的難題。

此外,還有一些家長對學校管理智能手機不支持,覺得學校沒權利剝奪學生用手機的權利;孩子手機遭銷毀後,有的家長還找老師索賠;有的老師不敢管,為避免爭議有時「睜隻眼閉隻眼」。

對此,老師們只能採用引導的方式。「在我的班上,用智能手機的還沒見到,學生們大多用的是電話手錶。」武漢市江夏區藏龍小學教師邱宗敏說,由於學生年紀尚小,他們有的會在上課時用電話手錶互發簡訊、打電話等,後來經與家長協商後,設置成上課期間只能接聽家長來電,這種現象才杜絕。

全國人大代表、黃岡中學校長何蘭田說,在他工作的學校,學生不能將手機帶入課堂。「學生學會自主管理時間、實現自律,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他說,他也常會拿自己舉例,告訴學生如何成為手機的主人,比如自己會屏蔽大量無用信息,讓手機成為學習和工作的工具,避免在雞毛蒜皮的生活信息上浪費時間。

代表委員建議,小學生攜帶智能手機進校園亟待規範

去年8月,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中,提出了「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的要求,山東等省市也先後出台規定,嚴禁中小學生帶手機進校園。

「事實上,歐美等發達國家對於禁止攜帶手機進入校園已經有了社會共識,並且出台相關法律規定。」趙志忠說。

法國2018年針對3-15歲孩子使用智能手機制定了新法規:從2018年9月份開學起,禁止3至15歲的學生在校園裡使用智能手機,只有極個別情況可以除外。法國教育部長布朗凱稱:之所以推出這道手機禁令,初衷是為了不讓孩子們在課堂上分心,鼓勵他們在課餘時間看看書,或出去玩。他希望這項法規可以成為一種具有象徵意義的訊息,提醒孩子和成年人不要沉迷於手機。

1/3的英國學校禁止在教室里使用智能手機。當英國91所學校落實手機禁令後,2001年至2011年期間其16歲學生的標準測驗分數出現提高,效果相當於每周補課一小時。大多數瑞典學校都禁止使用智能手機。

但另一方面,義大利在幾年前推翻了課堂智能手機禁令,並試圖鼓勵使用這些設備作為學習輔助工具。

在紐約,曾禁止學生在公立學校內使用手機,但這一實施力度不均的規定只執行了10年,2015年廢止,原因是美國學校槍擊事件很普遍,父母希望能夠隨時聯繫他們的孩子。

目前,我國尚未在國家法律層面對中小學生在校使用手機做出規定。

雷燕琴在《建議》中提出,要出台文件法規,禁止智能手機進校園。由教育部牽頭,各部門通力合作出台相關文件,全面禁止中小學生在校時使用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智能手錶在內的所有可聯網的通信設備。發現學生將上述個人電子產品帶入學校的,學校有權實行統一保管。此外,制定相關規定和實施細則,切實規範中小學生在校期間使用手機的行為,明確中小學生攜帶智能手機進入校園屬於違規行為,學校有權要求家長配合併進行適當處分,讓學校和教師處理此類事件時有法可依、有理有據。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在今年兩會上也關注了智能手機進校園的問題,他還建議,將全面禁止智能手機進入中小學校園的規定作擴大解釋,禁止教育機構通過移動互聯網工具布置作業、發布需要學生在智能移動終端完成或參與的教學活動等。

管理不能一刀切,家校合作共設良好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認為,校園內使用智能手機不能「一刀切」。他建議,在校內設置手機的「使用禁區」,如進入課堂需統一保管手機,除此之外,應合理疏導,讓學生學會正常適度使用智能手機。全國人大代表、黃岡中學校長何蘭田也表示,「家長要教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正確使用手機。」

對此,雷燕琴在《建議》中提出,學校要規範管理,豐富課程形式與內容。教育部門應從上而下建立適合學生成長及學習所需要的信息化網路,大力推廣並投入使用台式電腦,通過設置編程、人工智慧、信息化管理等相關課程,讓學生能在正確的指引下,熟練掌握計算機各種工具的應用,並在安全、健康的網路環境下,對互聯網有著正面、積極的認知與使用。

此外,雷燕琴還建議,家校聯動給學生創設良好環境。學校要通過家訪、家長會等形式,提醒家長積極配合學校開展好該項工作,不給孩子買智能手機,已買智能手機的立即收回,承擔起對孩子的監管與保護職責。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網路素養,言傳身教,加強與孩子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在學習、人際交流等中的壓力並及時解決,教導孩子綠色上網,避免孩子為找尋寄託迷戀網路,對智能手機不能自拔。

本文由中國教育新聞網編輯楊文懌綜合整理自:

《代表關注中小學生手機問題:建議出台文件禁止智能手機進校園》澎湃新聞

《中小學生該不該禁用智能手機,家長提問引發代表熱議,校內用智能手機應分場合》楚天都市報

《智能手機校園管理難專家建議立法對16歲以下中小學生禁用》中國青年網

《法國新法規:禁令3-15歲的孩子在校園裡使用智能手機!》華爾街日報·派

《親子溝通質量越好孩子網路素養越高》中國教育新聞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數學需要閱讀嗎?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如何發現孩子的潛力?你的期望值合理嗎?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