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距離死亡半步之遙,他讓蔣介石多活了三年,這是一支什麼針?

距離死亡半步之遙,他讓蔣介石多活了三年,這是一支什麼針?

1972年7月,台北陽明山中興賓館,因其四周樹木蔥鬱,即便烈日當頭也不覺得有多炎熱。不過,蔣介石的醫療小組和侍從人員誰都感受不到涼快,侍衛長鄒堅幾乎每天要問姜必寧同一個問題:「姜大夫,今天過得去吧?」姜必寧的問答總是令人不安:「很難講,總統根本就陷入昏迷了!」

距離死亡半步之遙,他讓蔣介石多活了三年,這是一支什麼針?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晚年蔣介石

蔣介石的醫療小組由熊丸、陳耀翰、盧光舜、王師揆等十數人組成,最早發現蔣介石心臟有問題的是熊丸,「有一回他出去散步,突然在步道上就走不動了,還是我們拿了把椅子才把他扶回來,這表示他的心臟確實有問題。那時我與陳耀翰等人便開始考慮他是不是需要住院」。

「好,我去住院。」就在收拾裝備時,蔣介石突然一下子站不牢,整個人癱了下去。於是,中興賓館成了臨時醫院,所有醫療器材全部到位,醫療小組又增加了幾位「榮總」專科主任幫忙。

距離死亡半步之遙,他讓蔣介石多活了三年,這是一支什麼針?

熊丸口述回憶錄

「7月20日,蔣公突然發生心肌梗塞,血液積在肺里出不去,形成肺水腫,情況非常危險,用了強心藥,效果也不理想。因為蔣公的心臟已經受損,就像一匹馬已經走不動,你再怎麼打,他也起不來。再用利尿劑,希望積在肺里的水能隨著小便排出去,但是心臟沒力,血打不出去,腎臟裡面沒血液流通,小便也排不出去,等於死路一條。」

心臟科主任姜必寧就是其中之一,他後來回憶說:「那幾天蔣公幾乎是一天不如一天,神智也慢慢不清楚,只差瞳孔還沒放大而已。」

距離死亡半步之遙,他讓蔣介石多活了三年,這是一支什麼針?

晚安蔣介石與宋美齡合影

熊丸等人與蔣經國商量,「是不是有必要到國外請一位專家替先生看病?」眾人決定醫療小組成員盧光舜秘密赴美尋找合適人選。說來也湊巧,盧光舜一到美國就遇到當時已被內定為全美心臟醫學會會長的余南庚。

余南庚是江西靖安人,1939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1944年赴英深造,先是就讀倫敦熱帶病學院研習傳染病學,次年轉劍橋大學攻讀心臟學,此後又赴美國羅撤斯特大學醫學中心進修,受聘心臟學研究員,並從事教學和臨床醫療。1957年改任該校醫學院心臟學科主任,被推崇為國際心臟學權威之一。

距離死亡半步之遙,他讓蔣介石多活了三年,這是一支什麼針?

余南庚

「哎呀,恐怕不行了!」余南庚為蔣介石仔細檢查後,走出房門搖頭嘆氣。整個醫療小組頓時陷入沉默。大約半小時後,余南庚拉過姜必寧至僻靜處:「去年我在英國的醫學雜誌上讀到一篇研究報告,提到病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心臟壞掉的時候,血液積在肺里出不了心臟,用強心、利尿的葯都無效,這時候可能有一個辦法,就是把心臟周邊的血管都放鬆,減低流通的阻力,血液就可以流到腦子、肺部等其他器官,這是唯一的一條路。」

距離死亡半步之遙,他讓蔣介石多活了三年,這是一支什麼針?

姜必寧與余南庚

余南庚繼續說道:「報告中提到一種葯Regitine(酚妥拉明),可以放鬆心臟周邊的血管壓力,雖然目前只有一位病人試過這個辦法,但是效果非常好,我們在美國的研究小組曾經提出來討論過。」

「已經沒有辦法了,要不要用用看?」同為心臟科專家的姜必寧試圖打消余南庚的顧慮。「好吧,我們試一試。」余南庚似乎並無多少把握。蔣經國一如既往,在醫學專業上充分信任醫療小組,從不隨便發表意見。

距離死亡半步之遙,他讓蔣介石多活了三年,這是一支什麼針?

蔣介石與蔣經國

其實Regitine(酚妥拉明)不是什麼新葯,一般醫院都有,只是過去沒有人用來治療心肌梗塞。醫療小組馬上拿5mg為蔣介石注射,這一針打下去,不到一個小時,蔣介石奇蹟般慢慢醒過來,不但恢復神智,血壓上升,小便也解出來了。姜必寧認為,「這一針不但救了蔣公一命,多活三年,也讓蔣經國先生有時間進行權力部署,掌握軍方、情治單位,以及黨的組織等」。

1975年4月5日,89歲的蔣介石病逝台北。


參考文獻

1、熊丸:《我做蔣介石「御醫」四十年》,團結出版社,2006年版。

2、《蔣中正「總統」侍從人員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年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