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垂沙之戰:楚國走向衰落,齊國步入巔峰!

垂沙之戰:楚國走向衰落,齊國步入巔峰!

根據《戰國策》、《史記》等史料的記載,垂沙之戰發生於公元前301年,齊國、韓國、魏國聯軍攻打楚國的一場戰爭。戰國中期,齊與楚,本來堅持「合縱」,但是楚懷王改變聯齊抗秦策略,轉而與秦昭襄王聯合。齊國便伺機報復楚國。齊在孟嘗君執掌大權時,繼續採用「合縱」之策,並遠交近攻,聯合魏、韓兩國結為同盟。韓、魏兩國迫於秦國的威逼,也需要投靠齊國尋求支援,在此背景下,齊、魏、韓三國有了較牢固的聯盟。而對於楚懷王,因為對於策略的搖擺不定,又和秦國爆發了衝突,這成為齊國、魏國、韓國三國聯合攻打楚國,以此發動垂沙之戰提供了有利地時機。

垂沙之戰:楚國走向衰落,齊國步入巔峰!

首先,公元前302年(周赧王十四年),齊將匡章、魏將公孫喜、韓將暴鳶率領三國聯軍進攻楚國方城。楚懷王令唐昧率軍迎擊聯軍。雙方在垂沙隔水列陣,相持6個多月。由此,對於垂沙之戰來說,從公元前302年打到了公元前301年。到了公元前301年,齊國君主齊宣王對戰事不耐煩,便派周最到陣地以苛刻的言辭催促匡章趕快渡河作戰。在齊宣王的催促下,匡章命人尋找可以渡河的地方。不過,對於楚國大軍來說,顯然不會給三國大軍輕易渡河的機會。在對岸,由於楚軍放箭射守,齊將匡章派出的人不能靠近河邊。

垂沙之戰:楚國走向衰落,齊國步入巔峰!

因為自己不清楚河流的深淺,貿然渡河的話,很可能導致己方付出重大的傷亡。值得注意的是在齊國大將匡章無可奈何的時候,一位樵夫告訴他:「要想知道河水深淺太容易了:凡是楚軍重兵防守的地方,都是河水淺的地方;凡是楚軍防守兵力少的地方,都是河水深的地方。」由此,這位樵夫憑藉自己的生活經驗,為齊國大將匡章提供了了解河流情況的方法。在此背景下,齊國大將匡章隨即選派精兵乘夜從楚軍重兵防守的地方渡河,向楚軍發起突然襲擊。對於齊國、魏國、韓國三國大軍,因為出其不意,加上兵力上的領先,所以成功渡河,並在垂沙(今河南唐河境)大破楚軍。

垂沙之戰:楚國走向衰落,齊國步入巔峰!

對於楚國來說,因為防備不足,所以在垂沙之戰中遭遇了慘重的失敗。而齊國、魏國、韓國三國聯軍選擇趁勢進攻,攻佔了楚國垂丘(今河南省沁陽縣北)、宛(今河南省南陽縣)、葉(今河南省葉縣)以北的大片土地。並且,在垂沙之戰中,楚國大將唐眛戰死沙場,唐眛部將庄蹻率領軍隊叛變並引發楚國百姓的起義,這些士兵和百姓一度攻下楚國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市北),將楚國的疆域分割成幾塊。由此,在垂沙之戰後,楚國還發生了內亂,這無疑加重了楚國在這場戰役中的損傷。

垂沙之戰:楚國走向衰落,齊國步入巔峰!

最後,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垂沙之役成為楚國衰落的開始。自此之後,楚懷王因為對外策略的失誤,損失了大片的疆域和兵力。比如在垂沙之戰後的,丹陽之戰、藍田之戰、鄢郢之戰等戰役中,楚國都以失敗而告終,並因此元氣大傷。與此相對應的是,在垂沙之戰後,齊國則步入巔峰。齊宣王在位時,齊國不僅擊敗了楚國,還攻破了燕國的都城。而到了齊閔王在位時,齊國更是吞併宋國,讓戰國七雄中的其他諸侯國都為之恐懼,所以引起了五國伐齊這場大戰。總的來說,對於垂沙之戰來說,和長平之戰等戰役一樣,都對戰國七雄的格局和歷史走向形成了深遠的影響。

文/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 的精彩文章:

蜀漢後期的一員大將,反對姜維北伐,結局非常悲慘!
關羽靠半個荊州就能威震華夏,為何孫權得到荊州後卻碌碌無為?

TAG:情懷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