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春天煩躁易怒,專家支招幫你消消火

春天煩躁易怒,專家支招幫你消消火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中醫認為,春天容易肝氣盛、肝火旺,因而脾氣也就比較暴躁。尤其是陪娃寫作業的家長們常常表示「懷疑人生」。

別急,北京同仁醫院傳統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馬小麗來給大家支幾招,讓你在這個春天做一個溫柔的人。

煩躁易生氣可能是體質問題

馬小麗表示,從中醫大夫的角度看,很多媽媽容易生氣的原因是自身陰陽氣血不協調。對媽媽們來說,生產的過程本就耗傷氣血,加上產後比較勞累,如果沒注意調理保養,很多媽媽很可能產後數年,都沒有把體質調回到氣血充沛的平和狀態,從而導致肝鬱化火,也就特別容易煩躁暴怒。

喝點配方茶,做個溫柔媽媽

易煩易怒怎麼辦,難道只能忍?馬小麗為媽媽們推薦了一個茶飲妙方,可以生津潤喉順氣血,價格也不貴。她表示,這個配方尤其適合暴躁易怒,聲嘶力竭的媽媽,此類媽媽表面暴躁,實際外強中乾,陰血不足,有些還有潮熱、盜汗,甚至月經不調……

配方:玫瑰花3朵,杭菊花2朵,桑葚5顆,桂圓2枚,大棗2個。

關鍵時刻,可捶穴位救命

每次輔導作業,有的媽媽心慌心悸,有的血壓升高。這個也不用擔心,馬小麗表示,其實人體自帶自救的穴位,在危急時刻能派上大用。

「在胸口兩乳頭連線的正中點,有一個穴位——膻中穴,現代研究已經證實刺激膻中穴可以擴張血管,調整心臟功能。」在很生氣時,媽媽們不妨捶捶膻中穴,可能就會感覺心胸開闊很多。

養生靜心,牢記三句心經

馬小麗表示,《黃帝內經》中有關於養生靜心的三句心經:

1.靜則神藏,躁則消亡;2.精神內守,病安從來;3.高下不相慕。

這三句話表達的是人的精神只有在安靜狀態才能潛藏,過於躁動則會消耗甚至消亡。有道德修養的人,要做到對精神情緒的自我調節,自我控制,對於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複雜問題和重大變故,都要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和達觀的處世態度,長期保持這樣心態的人自然不會生病。

新京報記者 劉虹麟 圖片 資料圖片 編輯 岳清秀 校對 范錦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昭曦堂 的精彩文章:

女性開始變老時可能有4種變化,常用4物泡水喝,調氣養血顯年輕
女性來月經時,盡量別做4件事,喜歡也要忍,經期做3事有利健康

TAG:昭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