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蜀漢北伐慷慨激烈,為何實力更強的東吳北伐卻沒成氣候?

蜀漢北伐慷慨激烈,為何實力更強的東吳北伐卻沒成氣候?

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很精彩的一個時期,各路英雄縱橫捭闔,風流人物數不勝數,至今令人神往。在我們後世看這段歷史的時候,通常都會把著力點放在蜀漢和曹魏兩方的「生死之戰」中,而孫權的東吳一方則被有意無意的忽略了。

這一方面當然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而另一方面在真實的歷史中,蜀漢王朝的北伐也確實是悲壯異常,但是,東吳的國力是強於蜀漢的(尤其是後期要強得多),蜀漢有「匡扶漢室」之意,東吳難道就沒有「一統天下」之心嗎?孫權難道就真的甘心當一個配角?

自然不是!事實上三國中的三方都是狠角色,都有一統天下的雄心,東吳和曹魏其實也有對決,只不過東吳政權的北伐非常尷尬,其20萬雄兵卻始終沒有打過淮河,為什麼呢?因為東吳始終面臨曹魏方面一個要塞——合肥!

東吳政權坐擁江東,相對於擁有漢中的蜀漢,其離曹魏的政治中心比較遠,所以東吳的北伐比較艱難,如果是從江浙一帶北上,那目標是現在的蘇北以及山東,但這江淮地區在當時是沼澤水網密布,非常難以行軍的,而且蘇北和山東也不是曹魏的中心,打過去沒有啥用。

而最西邊吳蜀交界的荊州一帶呢?那裡是曹魏和蜀漢撕逼得不可開交的地方,東吳實在沒有必要觸這個霉頭。所以東吳要是想打開局面,只能從長江中路的安徽開道,打擊淮西地區,打到北方去。

而當時孫權北伐要經過的關鍵節點,便是合肥,這裡位於其進軍路線的防衛要衝,曹魏也不傻,在這裡建造了堅固城池,後來又在增築一城遠水互為據守,名為合肥新城。這合肥不是一般的城市,就是軍事要塞!

215年至253年吳魏兩國在此地爆發過四次大型的衝突。便是著名的合肥攻防戰。但每次都是以孫吳方面的失敗而告終。

為什麼合肥那麼難打?這首先在於合肥的地勢,北方是曹魏自己的地盤,所以合肥要面臨的敵人只會來自正南,加上又有一堆山地丘陵掩護,此地易守難攻,而且曹魏方面向合肥進行支援的便利程度也遠超孫吳方面;而曹魏在此地建設的城池又非常堅固,所以孫權方面始終打不過去,相反還成就了張遼「逍遙津」的威名!

合肥這座堅固要塞的存在使得孫權方面空有20萬精兵,卻始終打不過淮河,只能偏安東南,成為三國當中存在感最低的「配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700年版圖擴張四倍,越南是如何開疆拓土的?
「南七北六十三省」,明朝的「南七省」和「北六省」指的哪裡?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