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不是女性太敏感愛抱怨,是這個世界出了問題

不是女性太敏感愛抱怨,是這個世界出了問題

轉載或者合作請聯繫

mszhangziyan@foxmail.com

今天是3月8日國際勞動婦女節,它誕生的意義是為了紀念婦女權利運動,推進本應屬於女性的平等權益。

我不是很需要聽見「美麗永駐」這樣的祝福,雖然也許說話者不是惡意;我們還是應該更充分地去討論女性應有的權益和怎樣消除性別歧視。雖然一旦我開始說這個,就有人說——

「你太敏感了。」(也可能是「你太極端了」「你太偏激了」「你太鑽牛角尖了」……)

每當這時我都會想起林奕含說的:「不,是你太粗糙了。」

太粗糙、太傲慢、太冷血、太沒有同理心了。

去年我們曾經推薦過的一部韓國迷你劇《就算敏感點也無妨》,講述學校里的性別歧視。今年這部迷你劇出了第二部,講述踏入職場的女孩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性別歧視。

依然是每集只有十分鐘,依然是短小精悍,但精鍊的篇幅里體現的,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無所不在的、容易被忽視的歧視問題。

年輕女孩初入職場,第一個考驗就是前輩們對你的外貌評頭論足。

女實習生去陪著吃飯「熱鬧一點」、女實習生穿得漂亮一點「裝點門面」,做活動一定要讓女實習生穿短裙去,這些司空見慣的事情本身就藏著對女性的惡意。

從陪上司喝酒到給公司宣傳新產品,男上司們不假思索把年輕的女實習生推出去。當這些女孩是什麼呢?玩偶嗎?擺設嗎?年輕漂亮的女孩是一種可以利用的資源嗎?

好端端的工作演講,也會被插嘴:「你有男朋友嗎?」「你怎麼不穿裙子」?

女性一旦有反抗的聲音,男上司就嫌她「頂嘴」「雷人」。

女性進入職場,因為她的性別就變成了自帶傳聞的人。她只要跟男性一起出入就引人浮想聯翩。工作做得不好,那是光顧著勾引男同事沒專心,工作有成績,那就是利用自己換取了捷徑。

說這話的人不需要對自己言論負責,一個職場女性的努力卻因此而被抹殺掉。

可是在職場上,男性在一起喝酒抽煙社交就能得到的幫助,也是不公平的吧,不參與這種社交的人就沒有得到便利,怎麼就沒人說這樣的行為算潛規則呢?

一旦女性想要反擊流言就會發現,一切都是自己的錯。不辯解是默認,辯解是製造麻煩。

流言傳出,男主角還是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根正苗紅的好青年,被傳出香艷新聞的女性則一定是有問題的。

女性進入職場,被輕易地評頭論足、被輕易地污衊,還要被使喚。

公司里的女同事總是要承擔起一些莫名其妙零散工作的,比如刷杯子端茶倒水。

人們覺得這是年輕女孩應該做的事情,男生最愛說:我有力氣,我干體力活了,我給飲水機裝水了。

拜託,裝水才多大會兒,收拾東西刷茶杯這些,說是「順手」,知道這多浪費時間嗎,多損耗精力嗎?女生願意裝水的話,男生願意刷茶杯嗎?他們才不願意。

職場愛情也是會有的,但是愛情和性騷擾區別在哪裡呢?

愛是相互尊重的,是有分寸有默契循序漸進展開的。

潛在的性騷擾者從越界開始,會深夜發沒必要的簡訊,之後很快就會簡單粗暴地直奔粗俗主題,給女性造成困擾。

還有借著酒局有意無意的身體接觸。

這些都是可恥的性騷擾啊!!

面對性騷擾,女性不用覺得自己有錯,要儘可能果斷拒絕,更要學會保護自己,比如在局面失控時用手機錄音錄像功能留好證據,方便投訴。

男女之間有差異是沒錯。但很多男性無法理解女性遭遇的困境,並不是完全因為這些差異,還因為他們享受著特權便利而裝聾作啞。

小到生理期的難受、洗手間被裝攝像頭的恐懼,大到懷孕所付出的事業成本……自大的男性們都視若罔聞,因為這些都是女性的問題,他們就認為沒有問題了。

女同事說生理期的緊急情況,男上司問能不能控制一下。

女同事明明看到衛生間里有偷拍者,擔憂可能裝了偷拍攝像頭。

而男同事們,說這是小題大作,不想把事情搞大。

他們總說女性要自我保護,可只要偷拍者存在一天,就沒有滴水不漏的保護。

讓女性都為了防止被偷拍所以戴口罩上廁所,這是什麼環境?

還有,懷孕生子明明是男女都參與的事情,可男性的事業完全不受影響,生育成本都轉移到了女同事頭上。

男職員們抱怨女同事結婚生孩子就會耽誤工作。

在他們看來,只有那些不結婚、完全為公司奉獻的女性才是正確模版。

所以能幹的前輩姐姐結婚了都小心翼翼結結巴巴地說出來。

而同事和上司們就一臉不高興。

上升機會呢?更窄了!

本來準備了6個月的重點項目突然就轉給了別人。

上司表示,我是在照顧你啊。

前輩姐姐承諾自己的家庭生活能夠不影響項目進展。

上司又會說,自己這是防範於未然:你要是哪一天懷孕休假了可怎麼辦?

而男職員結婚了呢?上司會說要照顧他,他有養家責任了,甚至因為男同事結婚了要求女同事把機會讓出去。

這個細節太真實了,結婚生子對於職場男性來說是個優質印象,公司覺得這個人很穩重很靠譜能安定下來了,而對職場女性就是一個減分項,因為公司覺得她要在工作之外花時間了。

可難道女人一個人就可以結婚生孩子嗎?明明是男女都在參與的事情,怎麼只有女性要犧牲職場機會?

還不是因為男性在家庭和育兒中缺位,女性承擔了太多,反過來又影響到自己的職業生涯和社會地位,倒給了男性喪偶式育兒里的理由——我要養家。

熱門新聞也被編進了故事中,一個女孩子被前男友以私密視頻相要挾的情節,分明就是去年韓國的具荷拉事件。

用偷拍的私密視頻來威脅女性,當然是面目可憎的。

劇中也生動地展示了圍觀者的醜惡,所有看視頻的、說三道四的人,也都是在犯罪。

「你們也全都是共犯!」這句台詞,就來自具荷拉事件導致的遊行標語。

「所有的韓國男人都是罪犯——拍攝的人、上傳的人、觀看視頻的人、冷漠旁觀的人。」

面對無所不在的職場歧視和職場性騷擾,我們到底應該要怎麼做?

校園是象牙塔,尚且存在老師利用職權阻撓女學生髮聲的行為;而職場中女性忍氣吞聲的理由似乎更多:反抗會被上司打擊報復,甚至連真相都不明時就被視作麻煩製造者而自斷前程。

總有人這樣說:「你會後悔的。」

為了維護表面和平的「公司人際關係」,女性們忍受了多少呢?

「me too」話題再一次出現在劇中。飽受歧視和騷擾的女性們,團結在一起指出男同事們的行為,也有聲援她們的男性參與其中。

高高在上的男性,總認為me too是因為女性太敏感了、太多事了、太會給人找麻煩了。

他們既不會反省自己,也沒有同理心,面對性騷擾,他們只會撇撇嘴說:「瞎敏感扯什麼??」

「是把你當女兒看,才這樣關心的。」

真的是這樣嗎?當油膩上司自己的女兒被性騷擾時,騷擾者的說辭也是一樣的:「你像我女兒才這樣。」

如果騷擾女性的男人真的都能想想自己應該怎麼對待女兒,他們就不會這樣做了。

一個女性面對一種系統性的歧視和騷擾會感到孤立無援,當她說出來,找到更多同類和支持者,彼此支援、彼此相互安慰,這是維權,也是一種相互安慰和治療。

說出來,擺脫恥感,才能下一次勇敢地對騷擾說不。

但是,改變環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劇中溫柔善良的前輩姐姐,為了自己的職業理想,也不得不忍受男同事的騷擾,因為她害怕一旦拒絕,就連工作機會都會失去。

她小心翼翼地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還要努力工作去創造業績,更在自己力所能及地範圍內保護更年輕的女孩子不要受傷害。

這條成功女性之路,實在是太心酸了。

優秀的前輩姐姐受了很多委屈,還是堅持在職場上打拚,她希望後輩的女孩子可以不要這麼忍氣吞聲、能活得更自在。

一個男性只要努力工作獲得回報便可成功。一個女性卻要不停接受judge、反思自己有沒有問題,說什麼做什麼穿什麼,都要去考慮別人的眼光,遭遇騷擾時要想忍受到什麼程度,戀愛結婚時要想對事業有什麼影響,這些事情無休無止地干擾著她們的經歷,就算成功了,還被打成無用的女強人:女人嘛,結婚生孩子就好了,做什麼事業呢?

這部劇不僅推薦女觀眾看,一樣要推薦給男士們觀看。

希望男士們可以換位思考,了解女性所遭遇過的不公平,一個對女性不公平的系統不是女性的錯,是系統的錯。

雖然男性不知道痛經的滋味、不知道生孩子索要付出的代價,很多也不願意去感受不知道被羞辱的難堪,但請你知道,這些困難不是女人靠毅力能克服的。

學會公平對待女性,也是公平對待男性自己。

(劇中有一位紳士的男主角,總是能從女性的角度出發來做事,願意幫被騷擾的女同事作證。)

「敏感」不是一種錯誤。

「你太敏感了」是把「受害者」變成「麻煩製造者」的狡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蘿嚴肅 的精彩文章:

翟天臨的碩士論文找到了,跟陳坤的論文有8處重合?

TAG:蘿嚴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