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太虛大師:佛教與其他宗教的區別

太虛大師:佛教與其他宗教的區別

佛教之教,從方便說亦彷彿是宗教。以佛之身是從大覺果海中流出之應化身,等於人而人見之,等於天而天親之,等於諸類而諸類拊之,故名平等示現之千百億化身;而真身無相,而超越諸相,此有似宗教之「神」也。佛所說法,為超過三界之理,有似於天啟之聖經;而佛教之塔廟、經像,僧眾儀式,亦似各宗教之有儀制;故佛教亦有引人入勝,起人信仰之宗教功用也。然佛教與其他宗教有大不同點,則在度與佛平等之眾生,入於平等自由之域耳。若其他宗教,則別有一種特出之「神」,超然於人,而不可與人平等。佛雖亦為超出一切之大覺者,但承認眾生即為未成之佛,佛雖先成,不過為三界萬物之大覺者,而非三界萬物之創造及主宰者。並說三界萬物,皆眾生心造,即前所講世界萬有,皆眾生之共業別業所造成,故亦可由自心而改造,而異於他教之不平等不自由也。

【略解】各位讀者若能仔細閱讀乃至反覆閱讀此段太虛大師開示的短文,對佛教是不是迷信,是不是宗教,以及與其他宗教的根本區別有醍醐灌頂的理解,我們都是「取相凡夫」,我們對佛教的誤解、錯判皆是由外像而簡單判斷,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才會十分慚愧的發現佛菩薩對天下眾生的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為了讓我們每個人都走向成佛之路,以無數種善權方便的各種辦法引導我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生處之,不覺不知,歡樂遊戲,了無出心,佛菩薩為度眾生出離火宅,以無數方便,善巧言辭,種種因緣,種種譬喻,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當我們確信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確信我們本來都可以成佛,因無明愚痴而流浪六道輪迴中時,我們一定會厭離娑婆世界,嚮往解脫輪迴的世界,一定會深信切願彌陀凈土,老實念佛求生凈土。這一生是我們在輪迴中的最後一生,應該成為我們最美好的願望,應該成為我們精進修行的最大動力,與為財色名食睡五欲而戰相比,哪一個是最佳選項呢?

【每日寄語】

經雲:「佛告阿難:人生世間禍從口生,當護於口甚於猛火。猛火熾然能燒一世,惡口熾然燒無數世。猛火熾然燒世間財,惡口熾然燒七聖財。是故,阿難,一切眾生禍從口出,口舌者,鑿身之斧,滅身之禍。」

(《大方便佛報恩經》)

(略解:能護口業,成佛一半。不護口業,殃及無窮。家庭矛盾,來自惡口。毀佛謗法,來自口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塵煉心好修行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春天養生的秘密
投機終究一場夢-想通過投機發大財的看過來

TAG:紅塵煉心好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