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儒釋道:父母之恩

儒釋道:父母之恩

我們要常常想著父母的恩德。

「懷胎守護恩」,尤其母親十月懷胎的辛苦。「臨產受苦恩」,生孩子幾個小時的疼痛,久的話還有兩三天的。有個母親就痛了一兩天生不出來,最後又挨了一刀。然後麻藥又不敢放太多,怕傷了孩子,所以割下去那個痛她說都很清醒,都感覺得到。這是「臨產受苦恩」。

「生子忘憂恩」,母親生下我們,專註點都在我們的健康、安危,馬上就把這個痛苦放下。所以這一念是至真的愛心,不是錢財可以回報得了,用至誠的孝心才能回報。所以光這一念心我們就報不完。

「回干就濕恩」,我們小時候不小心尿床了、大便了,父母馬上就把我們移到乾爽的地方,自己睡在潮濕的地方。

「哺乳養育恩」,曾經聽一位朋友說,母親給他吃母乳三年多,他體質很好,很健康。母乳是母親的血化作的。翟俊傑導演,他把太太的乳汁密封起來,準備等他女兒出嫁時送給她。結果出嫁前拿出來,這一小瓶乳汁早已變成了血水。真的,母乳就是母親的血變的。這是最有意義的嫁妝,就讓他女兒帶著,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

「洗濯不凈恩」。我有個同事當媽媽,每天要洗很多褲子、衣服,從來不嫌孩子臟。我還聽過一個母親因為孩子先天腸胃比較不好,她就很注意孩子的飲食,關注孩子大便的形狀。她說看到孩子大便出來形狀不錯,就很安心。然後她說:「奇怪了,孩子的大便也不臭,還有一點香。」我雖然覺得有點誇張,但也不意外,因為她的心都在孩子健不健康,所以看孩子腸胃好就很歡喜。有時候聽到這些,想想母親養育我們這些點滴,真是良苦的用心。所以常常想想,對母親那個愛就很自然,因為感覺到報不完。

「遠行憶念恩」。我們一離開家門,父母要擔心、關心,常常還打電話來。所以我們出門在外,不管是讀書還是成立家庭,如果常常是父母打電話給我們,這不及格,應該是我們主動給父母打。因為讓父母打來,他們都可能擔心了幾天,實在忍不住了才打電話來問。學《弟子規》首先就要落實這些孝子應該做的事情。

「深加體恤恩」。這個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感受特別深。比方說我們生重病,在那裡吃不好、睡不好,很多父母就到神明、佛菩薩像前,祈禱把孩子的苦跟病降到自己的身上來,因為看孩子這麼苦,自己更痛苦。

「究竟憐憫恩」。「究竟」就是「母活一百歲,常憂八十兒」,母親雖然一百歲了,看到自己八十歲的兒子,還是把他當孩子看,其實他的兒子也是老人,八十歲了。究竟憐憫,愛護孩子。

那「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父母也不是聖賢,有做得不足的地方,絕不放在心上,都念念想著怎麼盡為子之責任,提醒父母修正。所以「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很柔軟地去提醒父母。念恩了,就不可能聽挑撥的讒言,進一步還要提醒另一半也懂得盡孝,所謂「領妻成道,助夫成德」,這才是夫妻緣當中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彼此德行、靈性都提升。

——選自蔡禮旭老師《朱子治家格言講記》

【一日一言】感恩是一種生存智慧,是做人的道德底線,感受和感激他人恩惠的能力的成長,是一個人維護自己的內心安寧感和提高幸福充裕感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瀚海說易 的精彩文章:

梅花:六十四卦象意(九)
儒釋道:諸葛亮識人之法

TAG:瀚海說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