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鑒賞國畫有三個階段,你到了哪一段?

鑒賞國畫有三個階段,你到了哪一段?

文字來源:網路;插圖:春秋哥

對於一般人來說,鑒賞一幅繪畫作品時常以能否「看得明白」為標準。他們鑒賞的步驟通常是看繪畫作品畫的是什麼、畫得像不像、畫家為什麼要畫這種形象等。如果鑒賞繪畫作品的人把這些問題都回答出來了,那就證明他看明白了,反之則沒有看明白這幅畫。這種方法是一種傳統的講「故事」的方法,對於繪畫作品的鑒賞往往過多藉助「文學性」的描述。用這種方法來鑒賞中國畫,一般來說,工筆的、寫實的作品容易鑒賞,因為它具體、真實。但如果是粗放的、寫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寫意的作品,就較難鑒賞了,因為它不寫實,形象不具體,便無從知道作者的寓意了。

當然,一般人用這種方法鑒賞繪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畫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聯想、產生共鳴。但是一幅繪畫作品的好壞,卻不是以「像」或「不像」來衡量的。

就藝術而論,衡量一件繪畫作品的好壞,或鑒賞一件繪畫作品,首先不在於它像或不像,而在於繪畫作品的主題,或者說繪畫作品所反映的某種觀念、某種思想、某種情緒能否緊緊地抓住觀賞者的心弦,能否給人以充分的藝術審美享受,並使人從中獲得某種啟迪和教育。同時,這也是創作藝術作品的真正目的。

那麼,該如何鑒賞畫呢?就國畫而言,一般是看畫面的整體氣勢,用美術術語來說就是先體味其「神韻」,或者「神似」,然後再看它的筆墨趣味、構圖、著色、筆力等,最後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這種抓「神韻」的鑒賞方法抓住了實質,因為「神韻」就是一種高的藝術審美享受,也是中國國畫家們追求的目標。

當然,要從畫中去體驗到一種「神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審美能力、藝術修養,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繪畫方面的基本知識,特別是通過繪畫而訓練出來的一種「感覺」。

有人提出,藝術的鑒賞需要經過審美感知、審美理解和審美創造三個階段,那麼從這樣三個方面去鑒賞繪畫作品是很有一定道理的。

審美感知就是直觀地去感知審美對象,即藝術作品本身,作品上畫的是什麼,畫得像或是不像,色彩是鮮明的或是灰暗的,線條是流暢的或是笨拙的,表現手法是工筆的或是寫意的等等。然後,在審美感知的基礎上進行審美理解,即在直觀感受的基礎上進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義和內涵。這種理解包括對作品的藝術形式和藝術技巧的理解,對作品表現的內容和表達的主題的理解,以及對作品的時代背景和時代精神的理解等等。

最後是審美創造階段,即通過審美的感知和審美的理解後,在對作品審美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通過自己積累的審美經驗、文化知識、生活閱歷等進行豐富的聯想,升華開去,再創造出一個新的意象來。這樣,鑒賞者才真正獲得了啟迪和教育,才獲得了欣賞繪畫的樂趣。

註:本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翰墨春秋 的精彩文章:

美人如花:春天裡的女子,太美了!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古詩詞?這就是我見過最好答案!

TAG:翰墨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