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山水畫畫樹之立干、分枝和露根法

山水畫畫樹之立干、分枝和露根法

國畫山水畫樹怎麼畫?樹木種類繁多,形狀也千差萬別,但每株樹都是由枝、干,根、葉構成,則毫無例外。固此,學國畫山水畫畫樹應從單株畫起,了解了一株樹的結構及其畫法,則易觸類旁通,千株萬樹不難從筆下表現出來。

國畫山水畫畫樹的順序,一般是先立於,再分枝,後露根,最後點葉。樹榦、樹根與大枝常用雙鉤墨線表現,小樹與遠樹則用單線。在寫意山水中的畫樹,也有用粗曠的單線,從枝到干一氣呵成,不拘於成法的。

先說立於。立干以取勢,一株樹的姿勢有正、有效、有直、有曲,皆決定於主幹的基本傾向。國畫山水畫畫者下筆前,對這個基本形態要胸有成稿,然後從上向下乘勢落筆,把它定下來。

國畫山水畫畫干宜用中鋒,以使樹榦圓勁挺健;也可用逆鋒,以表現老樹毛辣蒼勁的質感;一般不用側鋒,因側鋒不易得勢見力。運筆要加強頓挫轉折,才能矯健多姿,富有生氣。用墨宜稍談,畫成之後,用濃墨在背陰處略加破醒,樹的精神就出來了。

國畫山水畫畫干要注意表現樹型特徵,有些樹要用玻法,才能區別出來,如松樹用魚鱗鼓,椿桐用橫披,柳樹用人字效,柏樹用繩索破,椿樹用直披。可在畫完輪廓線後,加以被擦。畫樹榦的輪廓線不要一筆到底,生枝處、交叉處要預留位置。老樹的樹枝上常有大的節疤,可先把它畫出來,然後依疤痕畫西邊的輪廓線。(圖1)

圖1-1 立桿法

圖1-2 立桿法

圖1-3 立桿法

圖1-4 立桿法

從國畫山水畫中再說分枝。古人有「樹分四枝」之說。「四枝」亦稱「四歧」,即畫樹枝時要從左、右、前、後四面出枝,才能表現出一株樹的立體感和空間感。

由於樹木的種類不同,各種樹枝的生長規律和形態也多種多樣,古人通過長期的觀察、提煉,把它概括為兩種基本形態,即「鹿角法」與「蟹爪法」。「鹿角法」枝條上挺如鹿角狀,兩枝交接處的內角多為銳角,也有成鈍角的;但不宜取直角,直角太呆板。「蟹爪法」枝條下屈,如蟹爪(也稱雀爪、鷹爪),棗、柿、盤槐大體屬於這一類。當然,在自然界中,各種樹木的枝條,無論是上挺的還是下屈的,其中又有千差萬別。我們要多畫枯樹寫生,研究各種枝的特徵,以豐富畫樹枝的方法。(圖2)

圖2-1 分枝法

圖2-2 分枝法

圖2-3 分枝法

國畫山水畫畫樹枝較困難的是交叉穿插,既要變化豐富,又要活而不亂。樹枝的穿插也離不開上編講過的構圖規律;一要充分運用「不等邊三角形原側」。村枝交叉的最小單位是三根枝條,這三條枝構成的狀態以不等邊三角形最美。落筆時從主枝上生出小枝,小枝上又生出小枝,層層生髮開去,自可收到「齊而不齊,亂而不亂」的效果。二要掌握「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的原則,一株樹也要有疏有密,有收有放,才有風致。(圖3)

圖3 枝的穿插

圖4 畫枝忌病

國畫山水畫畫樹枝要用中鋒,才能表現出枝條的挺拔圓勁和富有彈性。運筆要筆筆送到,切忌挑、甩、踢、頓,避免出現釘頭、楔鑿,或枝大於乾等毛病。用墨要前枝濃,後枝淡,適當地把空間距離拉開。(圖4)

最後談談露根法。老樹年久,雨水沖刷,常使根部外露。土層厚者,根部外露少,如壘如拳,增加了樹形的變化。生於石上、岩邊者,根部不僅外露多,而且屈折盤繞,如龍如蛇,給人以特殊的美感。畫樹根宜用逆鋒枯筆,使之具有毛辣蒼勁之趣。(圖5)

圖5-1 露根法

圖5-2 露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點書畫 的精彩文章:

從宋畫中欣賞古人「四雅」

TAG:一點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