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能成大事的人,都懂得「麻煩」別人

能成大事的人,都懂得「麻煩」別人

我們經常不到萬不得已,不輕易麻煩別人,我們堅信求人不如求己更加靠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要干,不要因為自己的事,給別人增加負擔,這是每個人的本分。後來我們發現:那些喜歡麻煩別人的人,往往過得更好,招人喜歡。

他們有一個重要的品質是:主動「索取」。

有些人在遇到困難時,有高人及時出手解圍;而有些人,終其一生也沒有過幾次好運。

後者守株待兔,蹲在家裡等貴人上門;而前者主動出擊,找到自己需要的人,然後告訴他:我需要你的幫助。

羅輯思維的CEO脫不花還是一個在廣告代理公司打工的高中肆業生,用她的話說:除了認識幾個字,沒有幾個錢,又什麼都不懂。

但她喜歡找人聊天,當時在北京廣告圈最有名的,開在中國民族園西門的「廣告人沙龍」,成了她的天堂。

一個深秋的周末,她聽到了時任北京奧美總經理湛祥國的授課,內容非常精彩,分享結束後,聽眾把湛祥國團團圍住,脫不花也鼓起勇氣要了一張名片。

過了一個月,她們公司接到一個重要客戶的邀約,全公司都參與這次提案,脫不花躍躍欲試。

討論的過程中,她發現大家交流的東西,和湛祥國說的完全不同,當時直爽地提出反對意見。沒想到大家把她的話當真了,反問道:你說咋搞?

這麼大責任一下壓在身上,她沒不推辭,拿起湛祥國的名片,紅著臉給他打了一通電話。

一番周折後,她接到回電,趕忙問到:「湛先生,我是一個小朋友,一個月前聽您講過『如何做提案』,現在我們有機會做提案了,可我不知道怎麼辦,您能幫助我嗎?」

湛祥國沒有拒絕她,還約她見面,翻了一遍材料,告訴她要在形式上多下功夫,教她怎麼用PPT,怎麼製作和保管膠片,用什麼文件夾裝膠片美觀,提案過程中怎麼做好膠片和講話之間的銜接……

時隔十幾年,脫不花在長文《傳燈記》中回憶說,這件事激發了她的求師之心。

大多困難都有機會克服,可以找到合適的人幫忙,很多時候,能否遇到貴人,能否跨過人生中的某道關卡,就看你敢不敢開口去麻煩別人。開了口,很多好運就一降臨了。

除了不敢向陌生人開口求助,我們常常還面臨一個問題:工作上遇到困難,不敢向領導請教。

對上級總有一種莫名的距離感和恐懼感,如果不是工作需要非彙報不可,多數人不主動和領導交流。有人會說:我擔心領導忙,不想因為自己一點小事佔用他的時間。

領導確實比員工更忙,但領導的真正職責,就是幫助下屬解決問題,幫助下屬成就業績。你能夠及時找領導溝通問題,反饋進度,他們不會責怪你,反而會覺得你靠譜。

我前老闆在開大會時告訴我們:剛入職場的年輕人,要學會「索取「。你們的上級,上上級,他們身上有很多東西值得你們學習,供你們利用,你們要像獅子聞到血腥味一樣,去攫取,去快速地成長。

心理學家武志紅也講過一個故事。他有一位朋友,事業發展非常順利,做到了全球500強企業的全球副總監。

這個朋友曾向他表達疑惑:她發現很多華人同事,在面對領導時表現過於拘謹和客氣,她對此非常不理解:「他們為什麼就不能主動接近領導呢?」

如果你經常主動接近領導,你會發現,領導不難接觸,你主動地「麻煩」他們,他們往往越重用你。

聽完朋友講述「如何麻煩領導」的細節後,武志紅的總結非常有意思:「我感覺你像是這樣的,過去咣當一聲,一腳把領導們的門踹開,非常直接地說『混蛋』,出來幫幫忙,然後這些『混蛋』就乖乖來做事。」

也許有點誇張,但值得每個人品味。有時候事實就是如此,那些不害怕暴露問題,不太把領導「當回事」,主動向他們「索取「的人,往往也是晉陞最快的員工。

主動「麻煩「,對自身的成長有利,但也要認清一個事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沒有義務幫你。在「麻煩「別人之前,先做好兩件事,能夠有效提高求助的成功率。

1.找到自己對別人的價值

有人會問,面對一些比自己優秀的人,不知道能夠幫助他們什麼,這時怎麼辦?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有些藏得比較深,需要你去深度挖掘。

資深職業規劃師古典曾經說過,有一個老師,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郵件和他反饋自己的近況,古典很少回復,他一直把這個老師放在心裡,如果哪天有合作機會會主動聯繫。

沒事給別人發郵件,講的還是自己近況,不免招人煩。古典為什麼對這個老師倍加讚賞?因為他在不經意間,為古典提供了更多的資源儲備。

只要願意挖掘,你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哪怕你只是純粹地向一個高手請教,如果你提的問題足夠好,也能夠給對方帶來新的啟發。價值不需要太多,只要有就好。

2.想清楚問題後再問

脫不花第一次「撲老師」,就撲到了湛祥國,是她幸運。很少人會像湛祥國一樣,在事業達到一定高度後,還有耐心幫一個陌生姑娘,解決一個聽上去未經思考的問題:我要做一個提案,我該怎麼辦?

我們在請教別人前,一定要經過深思熟慮,然後提出具體的、有意義的問題。

假設你的公司要上市,你去請教一位資深投資人,如果你的問題是:你覺得上市後我應該注意什麼?我相信他一定會崩潰。

但是,如果你這樣問他:公司上市後,意味著我們要引入外部投資人股東,請問我們在做決策時,多大程度上要考慮他們的想法?是否要像巴菲特一樣,每年寫一封「致股東信」?我相信,聽到這個問題,對方一定非常樂意回答。

很多年前我看過一句話,現在仍然記憶深刻:「這個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不是有權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人,全世界都是你的資源。

不要害怕給人添麻煩,大膽向那些聰明的、有資源的人「索取」,藉助他們的力量,讓自己更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定人生 的精彩文章:

一日禪:真正的遠離痛苦得到快樂
內方外圓,才是人生至高境界

TAG:禪定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