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此處無菊勝有菊!這種動物獨創臨時排泄孔,顛覆傳統排便方式

此處無菊勝有菊!這種動物獨創臨時排泄孔,顛覆傳統排便方式

此處無菊勝有菊!這種動物獨創臨時排泄孔,顛覆傳統排便方式

撰稿:白小白,編輯:徐德文

海洋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存在,數十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從蔚藍的海水中孕育而生。時間周而復始,走過無數春夏與秋冬,無論是過去或是現在,浩渺無垠的大海始終是海洋生命的樂園。大海的神奇不僅僅在孕育出一個又一個美麗的生命,而是數不盡的生命奧秘蘊藏在這裡,等待著人類慢慢窺探每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海洋里居住著這樣一群生物,海葵、水母、海星、珊瑚蟲......看似稀鬆平常,然而你知道嗎,它們都有一個匪夷所思的共同特點,而且是你很可能根本沒有聽說過的,它們——它們身上都只有一個孔洞——有口無菊(排泄孔),也就是說這些動物的進食與排泄都由同一個通道完成。

此處無菊勝有菊!這種動物獨創臨時排泄孔,顛覆傳統排便方式

我已經說得盡量委婉,希望你還沒有吐出來,海葵、海星、珊瑚蟲這些動物也一直很無奈,由於它們進食與排泄都在同一條通道中,只有在完成消化並排泄之後才能再次開飯,所以它們每次開飯除了有新鮮的飯菜,還免不了上一頓的殘羹冷炙。

此處無菊勝有菊!這種動物獨創臨時排泄孔,顛覆傳統排便方式

然而,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此前被歸為和它們一類的淡海櫛水母(Mnemiopsis),已經被科學界誤會了幾十年,它不是一隻無菊的水母,而是一種有排泄孔的正常動物!

迷人的淡海櫛水母因為擁有梳子般的板狀結構,且板上生有不斷擺動的纖毛而得名(櫛字在漢語中有「梳齒那樣密集排列著」的含義)。淡海櫛水母有一個扁長的身體,最大的體長大約7-12厘米,最小的2.5厘米,四排細小但數量極多的纖毛刷讓它們可以自由的穿梭在海中。櫛水母的皮膚晶瑩而剔透,透亮曼妙的身體含有97%的水,在受騷擾的情況下還會發出藍綠色的光亮。

此處無菊勝有菊!這種動物獨創臨時排泄孔,顛覆傳統排便方式

學術界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櫛水母和缽水母相同,進食與排泄都交由一個通道完成。2016年,邁阿密大學生物學家威廉·布朗(William Brown)利用基因改造後的小型甲殼類動物和斑馬魚餵食櫛水母,這些食物含有紅色熒光蛋白,可以在半透明的櫛水母體內顯示消化過程,結果表明,淡海櫛水母也是有肛門的,並且還可以收放自如!以前之所以認為它們從口中排泄,只是因為喂得太多,它吐了!吐了!30年多年的不白之冤終於洗清,櫛水母高興得順勢又拉了一坨。

此處無菊勝有菊!這種動物獨創臨時排泄孔,顛覆傳統排便方式

不過故事還沒有結束,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生物實驗室的研究員西德尼?塔姆近日發現,淡海櫛水母還有更神奇的一面,它的排泄孔不是永久性固定的,而是需要的時候才臨時在身體上開孔,完事之後又馬上消失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櫛水母用觸手捕捉食物後,會經過一個由6個部分組成的消化系統,最終進入中央的胃,消化後放入一個排便管,管道的末端在身體表面形成一個葉瓣。

當櫛水母想要把這些便便排出去的時候,它的胃就會收縮成一個長方形,食道開始起皺,阻止更多的食物進入胃裡。殘渣會不斷擠入排泄管末端的葉瓣,使其變得越來越大,當它達到最大容量的時候,櫛水母身體表面就會打開一個肛門,把這些廢物噴射出去,然後又迅速關閉,看起來光滑無比,似乎那兒從來沒有出現過肛門似的。

此處無菊勝有菊!這種動物獨創臨時排泄孔,顛覆傳統排便方式

淡海櫛水母這種冬雷震震夏雨雪的排泄方式,目前尚無二例,簡直是此處無菊勝有菊,天崩地裂般顛覆了我們的三觀。人類倘若如此,可以拯救多少森林,減少多少污染啊。下一步我們可以把淡海櫛水母的基因借來用用?

這項研究2月22日在線發表在Wiley Online Library 上。

戴維科學公眾號:xudewen028,最新、最前沿、最有趣!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德文O戴維科學 的精彩文章:

馬航370有新線索了?核試驗水聽器錄到疑似飛機撞擊海面聲音!
氣候變暖,撒哈拉沙漠還在擴張,但風景依然美麗,生活依然精彩!

TAG:徐德文O戴維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