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洗手」這個動作,是犧牲了無數生命才弄懂的簡單知識

「洗手」這個動作,是犧牲了無數生命才弄懂的簡單知識

洗手這件事夠簡單了吧,但人類付出了血的代價,犧牲了無數產婦才明白這個簡單的知識。

生物學家在17世紀就發現了微生物的存在,但足足用了200年時間才將微生物的種類和大小進行分類。

到了19世紀,科學家甚至不知道細菌和病毒能夠致病,這些微生物在科學家眼裡僅被認為是體積更小的生物而已,從沒想過微生物還會對人類有害。這時消毒的概念也並未出現,醫院裡進行手術的器材都是直接拿抹布擦乾淨就行,這就導致患者之間交叉感染。一場小的開刀手術,傷口感染是家常便飯,每個傷口都要化膿才能癒合,醫院裡也彌散著這種腐臭味,那些截肢手術的患者死亡率高達50%,很多都是被細菌感染死亡的。

當時的醫生對微生物的危害渾然不知,很多疾病都是從表面醫治的,例如手臂上有一個紅腫發炎的硬塊,醫生就認為是血流不通暢堵塞導致的,拿刀割一個小口放點血就行了;截肢患者被細菌感染死亡,醫生會認為是截肢過程中失血過多,引起器官功能衰竭導致的死亡。

細菌和病毒從沒有付過任何責任。

當時的婦產科是醫院中死亡率相當高的科室,即便是全國最好的婦產科,10名產婦中平均也會有3名產婦死亡,可謂名副其實的死亡科室。產婦寧願在家中分娩都不願意去醫院。

這些死亡的產婦大多都是被一種叫產褥熱的疾病奪去生命的,產褥熱是產婦在分娩後被細菌感染生殖器所引起的。當時醫生並沒有細菌致病的概念,醫生在解剖產婦屍體時經常會發現白色的液體,在醫生看來產婦死亡是因為分娩時驚嚇過度,身體虛弱導致的死亡。

直到1846年,局勢發生了改變,醫學博士畢業的維斯進入了維也納總醫院的婦產科,當起了一名婦產科醫生,他在工作半年後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

維斯所在的婦產科有兩個診所,第一診所和第二診所,第一診所是高學歷高素質的醫學院畢業生,第二診所是培訓出來的助產士。按照道理,肯定是第一診所產婦的死亡率低,但實際情況是,第一診所產婦的死亡率是第二診所的4倍!根據維基百科的數據顯示:1846年,第一診所有4010名產婦分娩,459人死亡,死亡率11.45%;第二診所有3754名產婦分娩,105人死亡,死亡率2.80%!

維斯非常疑惑,醫院用的醫療器材工具和設備都是一樣的,協助產婦分娩並沒有很高的技術含量,怎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維斯讓第一診所的室內環境和第二診所保持一致,但第一診所的死亡率並沒有什麼變化,依舊是非常高。

這時發生了一件事,維斯的好友在一次解剖中不幸被劃傷死亡,但死亡的狀態和產婦患產褥熱死亡狀態是一樣的!

維斯這才明白過來,屍體上肯定有某種看不見的致命因子,維斯查閱了醫院的歷史資料發現,1822年維也納總醫院開始允許學生解剖屍體,恰巧這一年,醫院的產褥熱死亡率飆升。

第一診所的醫學院學生經常會參與解剖屍體,所以他們的手上存在致命因子,而第二診所都是助產士,沒有參與解剖,所以他們手上不存在致命因子,這就是第一診所死亡率高的根本原因!

維斯立即讓所有人洗手後再幫助產婦分娩,沒想到在3個月的時間內,維也納總醫院的月產褥熱死亡率,由18%降低到了2%。

洗手,也成為了非常簡單,卻讓人類付出血的代價的簡單知識。

維斯很快就寫了《產褥熱的原因、概念及其預防》一書,書中揭露了19世紀產褥熱導致產婦死亡的直接原因是醫生不幹凈的雙手。沒想到維斯的一番好意,卻遭到了醫學界的打壓,因為醫學界承認自己的錯誤就相當於承認醫生是屠夫,是醫生殺死了產婦。

事情當然沒有那麼簡單,維斯的著作被人認為是笑話,遭到了同行的排擠,連工作也被辭退了,一度患上抑鬱症想自殺,最後死在了精神病醫院。

維斯死後不久,英國外科醫生李斯特用苯酚溶液浸泡手術器具,並提倡無菌手術室,為外科手術奠定了消毒基礎,李斯特的成功也為維斯洗刷了冤屈。

時至今日,維也納的中心廣場上,豎起了維斯的雕像,底下是一名產婦和幾名嬰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科學 的精彩文章:

基因編輯技術如何操作?有何利弊?
鑽石真的是騙局嗎?

TAG:第一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