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武當流通門秘籍,可以產生暗勁,殺傷力非常強大,傷人於無形!

武當流通門秘籍,可以產生暗勁,殺傷力非常強大,傷人於無形!

掌功,武功手上絕技之一。其練功方法,卻因習者各門修養之不同而大異,尤其是本門秘傳的修鍊法,掌握者更是絕不輕易示人。

本套練功方法於世俗之練功截然不同,是以內氣行功為主,輔以拍、印、摔、切、點五法行功外壯,每日一小時秘法修鍊,配以秘法葯功輔助行功,短時間內,手的組織便逐漸發生變化,掌部骨骼不斷緻密,手掌增厚、堅硬,產生出與一般氣力不同之勁,殺傷力非常強大。因此,霹靂掌功練成後,便能順利地利用陽勁傷害敵人的筋骨,或者用陰勁傷害敵人的腦髓和內臟,置對方於死地,外表都看不見傷痕。所以,歷代師尊認為此法為殺人之術、追魂掌、斷命手。

一、內壯玄功

(一)補氣法

1.雙腳開立與肩同寬,身正背直,全身放鬆,兩掌自然下垂於體側,自然呼吸,舌舐上齶,排除一切雜念。(圖1)

2.吸氣時兩臂左右分開自然抬起,直至兩掌舉於頭頂上端,掌尖向上,掌心相對。(圖2)

3.兩掌心相合,氣吸足後似喝水一樣把氣以及口內唾液一起咽下去。然後再舌舐上齶,同時兩掌由頭頂部輔助意念由胸前下沉至小腹部(丹田)。隨著氣沉丹田,小腹鼓起,掌尖相對,掌心向下,兩臂撐直。(圖3)

上述動作反覆3遍。

(二)大力玄功法

1.口吸補氣一次,隨之氣沉丹田,下行至襠下會陰,再經身後尾閭左右分開,沿脊椎兩側上行兩肩、兩臂、至兩手掌勞宮穴。隨後用鼻吸氣,兩臂鼓氣自然抬起,至與肩齊平,掌心向下,兩臂伸直再左右舒張,意念氣至手指梢部。(圖4)

2.兩掌屈指握拳,意力收緊,用鼻噴氣24次,兩拳一下比一下收之更緊。(圖5)

3.轉拳,拳眼向上,兩臂相對合至胸前,兩臂伸直,拳心相對,兩拳向內扣腕,意力緊扣兩腕,鼻噴氣24下,兩腕隨之一下比一下扣之更緊。(圖6)

4.兩腿左右分開,屈膝下蹲成馬步樁,兩手屈臂握拳收於腰間,兩足十趾抓地扣緊。吸氣時全身放鬆,吸氣滿後,全身用力將氣從鼻中噴出,同時兩拳扣緊,一呼一吸24次,兩拳隨之一下比一下收之更緊。(圖7)

(三)乾坤掌氣法

1.接上勢,雙掌向前伸直,距離與肩同寬,十指向前,雙掌大拇指相對,小指向外,掌心向下,雙腳左右開立成高馬樁勢站立,全身放鬆,十趾抓地。(圖8)

2.用口作均勻細長地吸氣,吸氣同時直臂,雙掌由內向左右漸漸分至身體兩側,分至側平舉時,正好氣吸滿。(圖9)

3.用鼻呼氣,同時將雙掌漸漸向內合攏,至與肩同寬時,正好將氣呼完。(圖8)

如此一呼一吸,一開一合反覆練習,次數由少至多,當然次數越多越好,最少要開合36次以上。

註:此勢吸氣時要意守丹田,呼氣時用意將丹田之氣引至雙手掌心。

(四)混元掌氣

1.身體正立,兩腿併攏,目視前方,配合吸氣,左手由左側向上伸托,掌心向上,掌尖向右,如托天之意;右掌掌尖向外,掌心向下伸按,邊吸氣邊用暗勁徐徐托按。至力盡,再全身放鬆呼氣。反覆練習3次。(圖10)

2.接上動,配合吸氣,左掌向下伸按,右掌向上伸托,與第一勢動作相同,唯方向相反。反覆練習3次。(圖11)

3.接上動,左臂不動,右臂下落還原成立正姿勢。然後配合吸氣,雙掌上托,掌心向上,掌尖相對,雙掌如托天之意,至力盡呼氣,全身放鬆。反覆練習3次。(圖12)

4.伸托3次畢,身體不動,兩掌下按,掌心向下,掌尖相對,配合吸氣,如按地之意。至力盡,再呼氣全身放鬆。(圖13)

反覆練習3次,然後還原立正。

注意:動作時要配合吸氣,同時以意貫掌心,鼻呼鼻吸,自然呼吸,沉默柔靜而深長,不可過急或過緩,不論上托下按,肘尖要外向,五指宜併攏。

伸托時,臂和指略屈,不必伸直,主要勁力在掌根、掌心;托按時,膝蓋要用力挺直,則氣促血液由丹田至兩肋,由兩肋沿動脈管而至兩掌。

托按時,勁意貫掌心,如上托欲塌之天,下按欲翻之地。

(五)抖掌發力訓練

此法呼吸以鼻噴氣為主,氣吸滿胸後,閉口用鼻將氣從鼻孔中噴出,但要輕鬆而自然,同時上下齒隨之輕磕扣緊,舌舔上齶,氣貫丹田,同時要縮肛提陽,含胸收腹。發力特點均以腕部抖彈為主,在配合噴氣的同時,坐腕抖掌指發力,切勿用拙力僵勁,周身放鬆,保持自然姿勢,在掌握髮力要領後,隨時均可作抖掌發力的練習。

1.兩腳並立,兩掌下垂貼於雙腿兩側,舌輕舐上齶,兩目平視前方,自然站立,鼻呼鼻吸,全身自然放鬆。(圖14)

2.左腳向側旁開一步與肩同寬成開步站立,腳尖內扣,思想集中,松靜自然。(圖15)

3.配合鼻均勻細長吸氣;同時,兩掌緩慢上抬,雙臂向前平伸。(圖16)

4.兩掌心相對向胸內收攏,高與肩齊,肘尖向兩側,掌尖相對,掌心向下。(圖17)

5.至此時,氣剛好吸滿,隨即用鼻爆發似地將氣噴出,同時兩掌抖腕向兩肋下按至最低點,動作快速而激烈。(圖18)

如此反覆做此動作12次後,接練下一勢。

6.立正姿勢站立。(圖19)

7.左腳旁開一步與肩同寬,同時兩掌屈收於腰間,配合鼻均勻細長的吸氣。(圖20)

8.左掌向右側穿移,右掌向左側穿移,至兩肘尖與肋部相貼。(圖21)

9.兩掌向上劃弧至胸前向左右分開,掌與肩齊高,屈肘,此時氣剛好吸滿。(圖22)

10.兩掌旋腕使掌心向下,隨之用鼻將氣噴出,同時兩掌抖腕向下按,五指張開,力透掌根,速度快而急。(圖23)

如此動作反覆操作12次後進入下一勢練習。

11.立正姿勢站立。(圖24)。

12.左腳向左側方上一步,右腿挺膝蹬直,左腿屈蹲成左弓步,上體左轉,隨之配合鼻均勻細長的吸氣,兩掌緩慢向左前方伸出,掌心相對,高與肩平。(圖25)13.待兩臂伸平時,兩掌勾腕向上提至頭頂前上方。(圖26)

14.此時氣剛好吸滿,然後配合用鼻爆發似的將氣噴出,同時兩掌抖腕快速下劈,置兩手掌於左腿之兩側。(圖27)。

如此反覆動作12次後,進入下一勢的訓練。

15.此勢動作方法要領與上一勢相同,唯動作方向相反。(如圖28~31)

做12次,然後進入下一勢的訓練。

16.立正姿勢站立。(圖32)

17.左腳旁開一步,屈膝下蹲成馬步樁而立,兩手握抱於腰間,拳心向上。(圖33)

18.配合用鼻均勻細長的吸氣,同時,兩掌沿體前緩慢上提至頭頂前上方,掌心相對。(圖34)

19.此時氣剛好吸滿,隨後用鼻爆發似的將氣噴出,同時兩掌抖腕快速下劈,置兩手掌於襠內前,虎口相對,力達掌根。(圖35)

如此反覆動作12次,然後進入下勢。

(六)劈空掌法

在練功場地的上空,水平橫拉一線,將兩端固定好,線距地高約2米。再取兩條系鉤之線垂掛於橫線上,兩線之間距為自己一字平肩寬度(兩臂左右平舉,左指尖到右指尖的距離)。在此二垂線上分別按高位(以自己蹲馬步樁揚臂135度方向為準)、中位(與一字平肩齊高)、低位(在蹲馬步樁與膝平),栓系4個如雞蛋大的泡沫球。

1.平肩襠站立於垂線中央往後約30厘米處,閉目凝神斂息約1分鐘,然後鼻吸氣,使氣盈胸帶動小腹內收。同時,兩掌隨吸氣暗力撐緊,意念氣由丹田至胸、臂又貫注兩掌、十指;閉氣後馬上將右腳橫開成馬步樁蹲立,同時兩掌由體側帶氣起於腰際,掌心向上。(圖36)

2.意轉右掌,擰腰帶體左轉,兩腳跟為軸,腳掌搓地改蹲成左弓步,以鼻噴氣,同時右掌翻為立掌,向左低位之泡沫球猛擊,掌不觸球而意想泡沫球被震飛。(圖37)

3.再鼻吸氣於胸閉息,同時右轉體收腳成馬步樁。(圖36)

4.意轉左掌,擰腰帶體右轉成右弓步,鼻噴氣,左掌向右低位泡沫球猛擊掌,掌不觸泡沫球而意想球被震飛。

如此先右掌擊打左低位球,再左掌擊打右低位球,繼之擊打左右中位之球,而後擊打左右高位之球。

由低及高左右逐次掌擊1次為1遍。如此反覆共練60~100遍,計擊360~600掌,凡閉氣、噴氣360~600息。此後再練養掌,即氣沉丹田,如上姿勢動作,以緩綿掌勁隔擊左右棉球,次數為猝猛氣勁擊打總數的十分之一。然後活動散步30分鐘,再進行下一步的外壯操掌功法。

【注意事項】

(1)擊掌的呼吸要配合好,即鼻噴氣與擊掌同步進行,同時體內真氣由中丹田處迅速降下,丹田壯緊,擊掌完事後要略停閉息1~2分鐘,然後柔緩吸氣收掌。鍛煉養掌時呼吸與動作配合好,並始終保持氣沉丹田法,掌勁擊出要綿、緩、脆、暗。

(2)向左或向右擊掌前,即將意念移注於該掌掌心、十指。擊出後,改意念泡沫球的飛動。

(3)如練至擊掌氣勁能將泡沫球衝擊飛動平直後,可將懸掛吊球之線距外移並增加左右擊掌計十遍。如此按法習練。外移距離不可過遠,以移至掌擊能使泡沫球飛動止。至移懸泡沫球距掌一米遠時,泡沫球能隨掌擊而飛動揚起,則劈空掌氣功夫臻成。

二、外壯霹靂掌功

(一)抖擊木板法

用一木板固定在直經約三寸左右的樹桿上。

1.馬步面對或弓步側身對木板,相距約2尺遠,吸滿氣後配合噴氣之勢發掌擊打,先出右掌尖向木板而戳擊。(圖38)

2.隨上勢,坐腕抖力用掌棱擊板面。(圖39)

3.繼續抖力印掌,以掌根為力點擊打板面。(圖40)

此法打擊「出手三點」須一氣呵成,左右掌交替練習,練習時手臂盡量彎曲,全身不可著力,全憑手腕抖力擊打,練至純熟時,一出手就是3次發力。

4.仍以木板為訓練器材,五指伸開,用掌尖貼住板面,腕微上抬。(圖41)

5.氣吸滿後,憑噴氣之勢抖腕坐力,用掌根抖擊板面。(圖42)

左右掌交替擊打木板,力乏為度。

(二)鐵砂操掌法

1.砂袋製作

用厚帆布2層合縫一布袋,長35厘米、寬29厘米,再用厚朴、生龍牡各50克,茯苓、蘇葉、地骨皮、硫磺、川草烏各35克,桑枝、透骨草、威靈仙、當歸各25克,生薑100克,川椒75克,上藥打碎成粗末合勻,再加陳醋2斤,鐵砂10斤共混合浸泡7日後裝入砂袋中,縫好袋口,將砂袋放置堅實木凳或石墩上,高度適宜。

2.練功前後用藥法

練習鐵砂操掌的重點是必須使用中藥,藉助中藥之力防止骨骼、肌肉受傷。更重要的意義則是藉助中藥的效力,用以消毒止痛,通經活絡,強筋壯骨,使手部骨骼和肌肉變成堅硬而柔綿。

3.方葯

土鱉蟲、紅花、自然銅、薑黃、五加皮、梔子各25克,骨碎補、落得打、地骨皮、當歸各20克,青鹽50克,白酒3斤。

4.製法

將上述中藥浸泡7日後放入活蟾蜍(端午日捉者佳)1隻嗆泡,另備鐵鏽粉100克,陳醋1斤,浸泡半月後與前藥酒混勻備用。

5.用法

在操袋之前,把藥液搖勻後,再倒出少量藥液塗在手掌上,尤其是手指各部,雙掌互相摩擦按揉。然後依照其練法進行操習。練完後,再將藥液塗在手掌、手背及掌側、手指關節各部,並充分按摩每一個掌尖和關節,時間一定在3分鐘以上。練功後1小時內不可觸用冷水洗手,如需洗掉手上之藥液時,必須用溫熱水浸洗掉。注意,手部皮膚破者,不能練習操掌功。

6.練法

行功要選擇靜處,以無人擾亂為宜。先將砂袋平放於凳面上,面對砂袋馬步站立、距離適宜,兩拳抱於腰側,拳心向上,全身放鬆,平心靜氣,氣沉丹田,目視砂袋,凝神片刻,然後依下法行功。(1)拍法

提掌於眉齊或稍高,勁意貫於掌心,肩臂放鬆,不可抬肩,手似懸掛空中的石塊,由高處跌下,具有加速度地打擊砂袋。(圖43)

擊打時決不能用一絲的僵力(純用腕、掌之勁揮鞭似地拍擊砂袋),另一隻手握拳抱於腰間。

全身要領:

手的落點應基本在身體的正中心,手指自然張開,掌尖靈活,二目注視中指。

胸不可用力,手、肘、臂不可向外和後突出。

腰不可凹入,擊打時氣沉丹田。

兩膝應彎曲用力(即腳趾抓地),圓襠,頭部虛領頂勁(即頸部放鬆,頭有上頂之意)。用右手拍打則右腳實(即重心側重於右腳),左腳虛(練左手則相反)。

拍打時背部、肩部、手臂、肘等部位不可用力,拍打時上半身不可前後搖動。

拍打時不管是呼或吸,採用鼻吸氣的自然呼吸法。

(2)摔法

原勢不變,拍完提掌高於眉齊或稍高,掌心向下,勁意貫於掌背,放鬆肩臂(不可抬肩),意似由高處跌下,不可用力,落下時翻掌背部位向砂袋摔打。(圖44)

練習切不可因怕痛而把手指翹起,這樣會使肩背部用力,勁力停滯而使打擊無效,全身要領同「拍法」。

(3)切法

摔完提掌高於眉齊或稍高,勁意貫於掌側,肩臂放鬆(不可抬肩),如同揮鞭一樣以掌側向砂袋切下,決不可用僵力,打下時手指不可彎曲,應併攏伸直。全身要領同「拍法」。(圖45)

(4)印法

切完提掌高於眉齊或稍高,勁意貫於掌側,肩臂放鬆(不可抬肩),以掌根部位加速度向砂袋打下。全身要領同「拍法」。(圖46)

(5)點法(即用勾手打法)

五指併攏向下如勾手,勁意貫於掌尖,放鬆肩背,以併攏向下的五指像劃線一樣垂直打下,如鳥啄木,揮鞭似地點下。全身要領同「拍法」。(圖47)

以上五法,合而為一組動作。初習要量力而行,定時每日行功1次,或早晚行功1次,均於先行練「內壯玄功」結束後,每天練此功10分鐘,不可過多,多則傷氣。

行功完畢先用雙掌心輕柔雙膝蓋至發熱後,慢慢起立,凝神片刻,然後隨便散步,活動身體,以松筋骨,以順氣血,再行葯功方勿後患。

【注意事項】

(1)行功練掌,運勁忌用臂力,應將臂部放鬆,純用腕掌之勁行功,則不但易使內勁貫注,且無震傷內腑之虞。

(2)練掌行功,神不集中,則意不至,意不至則氣不行,氣不行則勁不貫,勁不貫則掌力流於外壯。

(3)不論是單手行功還是雙掌行功,每日行功不可超過規定時間,兩手若有外傷,要停止操掌,更不可用藥洗手。待外傷痊癒後,方可恢復行功(註:只練內壯玄功),以免再次受傷。故操掌期間盡量防止兩手受外傷。

(4)操掌必須天天練,不可間斷,因這段時間手的組織已逐漸變化,體會出用「勁力」的要領。

(5)行功中忌房事,無藥液禁止練習操掌,初練時應以自然呼吸為主,然後逐步過渡腹式呼吸。第1層習練3個月後再進入第2層練習,在每1層的操掌之前,必須練「內壯玄功」1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藝堂 的精彩文章:

傳統武術,南派八段錦
峨眉易筋經8式動態教學!洗精伐髓不在話下!附呼吸秘訣!

TAG:武藝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