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你每天坐多久,決定你能活多久

你每天坐多久,決定你能活多久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健康,永遠無法用金錢買到。

作者:靜眠師太

轉載請聯繫國學一刻

「朋克養生」的概念這兩年正在悄然興起……

典型代表,莫過於最近熱播的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中的吳昕了。

她的「養生續命大法」不僅上了熱搜,本人還被網友戲稱為「吳百歲」,紛紛向她求取保健品的購買鏈接。

美白口服液、阿膠、青汁、葡萄籽、膠原蛋白、複合維生素、護眼丸、魚油……五花八門的保健品吳昕應有盡有。

但另一方面,她又習慣熬夜,甚至凌晨一點多還在拼積木。

正如那句朋克養生名言:敷著最貴的面膜,熬著最深的長夜。

一方面,我們希望保持年輕健康的身體狀態,另一方面卻偷懶耍滑靠心理作用。

仔細想來,朋克養生的行為真的毫無用處。

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吳昕在節目中展現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坐著」的狀態。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70%的疾病是由坐得太久、缺乏運動引起的。

「久坐減壽」,之於年輕人,有些遙遠;而「坐以待病」,卻是不容忽視。

久坐不動,導致年輕人成疾病高發群體

近日,新華網與某健康管理平台聯合發布了《2018年十大不健康生活方式報告》,不活動、刷手機、熬夜位居前三。

報告顯示,30 歲以下的青年是久坐不動的主力,佔比高達 44%。

從地域分布來看,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青年工作忙、節奏快、加班多最為集中,其他二線城市數據有增長趨勢。

讓我們回顧一下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吧:

吃垃圾食品,刷電視劇,花費大量時間在上下班路上,承受著工作壓力,婚姻壓力,失眠焦慮。

最糟糕的是,缺乏運動。

吃飯叫的是外賣;公司辦公一坐就是大半天;好不容易周末休息,爬山約會不存在的,還是葛優躺更舒服。

殊不知,長此以往,各種曾經是老年人專利的慢性病、重大疾病,已經離年輕人越來越近。

報告顯示:曾患重疾的人群年齡分布上,30歲以後有明顯的增高趨勢,以41-50歲最為明顯,可高達42.46%。

去年,一位27歲患上癌症的年輕人在個人微信公號上寫了一篇「患癌後反思」的文章,迅速引起了大家關注。

他在文中特別說了這樣一段話:

當今社會的年輕人,有多少人不是自詡懶癌晚期、熬夜、喝酒、暴飲暴食,有一餐沒一餐是常態,能坐著不會站著,能躺著不會坐,能坐電梯不會走樓梯,懶癌請自動對號入座。

這位27歲的癌症患者血淚史告訴你:年輕人,別再偷懶!別再揮霍你的健康!

當「年輕」不再是健康的代名詞,卻被「懶癌」這個新潮的辭彙所取代,在未來等待我們的不再是美好的生活,而是病魔的糾纏。

久坐,離死亡最近的生活方式

《內經》中說:「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這就是所謂五勞所傷」。

久坐是激活衰老最重要的信號,久坐2小時,減命30分。

世界衛生組織早就將久坐,列為十大致死、致病的殺手之一。久坐,被稱為最溫柔的慢性自殺,離死亡最近的動作。

隨手一查,關於久坐導致發病的新聞並不在少數。

30歲男子在麻將桌前連續打牌4個多小時,左腿的大動脈形成了一條長達40多厘米的血栓,甚至可能肢體壞死,危及生命。

34歲的阿羅酷愛打遊戲,連續坐著打遊戲十餘小時後,導致嚴重的肺栓塞險些喪命,經過醫院緊急搶救,才脫離生命危險。

36歲的IT行業軟體設計師,半夜兩點離開工位時,腰腹及以下感覺麻木,劇烈胸痛伴隨雙下肢癱瘓,家人送醫及時,撿回兩條腿。

所以,久坐致死這句話,並非危言聳聽。

久坐的可怕,不在於坐得很久,而在於坐了很久自己卻不自覺。

尤其是白領族和學生黨中很常見,為了趕工作進度或者寫論文,經常伏案學習或者工作十幾小時而不自知。

澳大利亞最新一項研究成果表明,長期久坐不動不利於「好」膽固醇清除動脈里的斑塊。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每天久坐超過6小時,死亡率會明顯升高。

在《人類簡史》中,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寫道:

「我們以為自己省下了時間,然而,我們其實是把生活的步調加速成過去的十倍快,於是我們整天忙忙碌碌、焦躁不安。」

換句話說:我們以為久坐換來的是高效的工作、學習,其實是讓自己的精神狀態更加糟糕,陷入惡性循環。

久坐2小時,身體損傷更進一步

坐時間長了,我們都會產生渾身沉甸甸,腰酸背痛的感覺。那是我們的身體在向我們提出抗議,它想動一動。

人類的身體其實並不喜歡久坐,因為它本身並不是為了靜坐不動設計的。

每當你坐得時間太久,它就會以各種形式向你發送想要運動的信號。

人體內部有360多個關節和約700塊骨骼肌,以實現自如、流暢的動作。人體特有的生理結構讓我們有了直立的能力,抵抗重力的影響。

不論是我們的脊柱、還是膝蓋、髖骨、腳踝等關節,都被設計成可以旋轉、彎曲等易於活動的樣子。

活動可以調動整個身體機能,血液、神經細胞、皮膚都受益:

血液想要正常循環就得依賴於身體的活動,神經細胞也從中獲益,我們的皮膚有柔韌性,意味著它能夠隨著我們的動作而拉伸改變。

所以,我們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是為運動而生的。

而久坐對我們帶來的危害,首當其衝的就是脊椎。

坐著時腰椎承受的壓力是站著時的1.5倍,如坐姿不正確(如前傾)會加重腰椎壓力,承受的壓力甚至會達到站立時的2.5倍。

不正確的坐姿還會引起脊椎兩側肌肉張力不平衡,壓迫腰椎神經,引起各種不適。

我們一般坐下來是為了好好思考,誰知道……

久坐之後,你根本就沒法思考了。

總之,長期來看,坐得太久,心臟病、糖尿病、癌症和死亡的幾率明顯升高。

防止久坐危害,多動是王道

有人說,我白天工作忙,坐著不動,但是晚上去健身房運動了,是不是可以抵消危害?

在BBC紀錄片《鍛煉的真相》中,專家早已說過:平時久坐少動,即使定期健身也於事無補。

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一個:站起來活動!別久坐!

我們先來可以掌握一些減少久坐的技巧。

1、在家休閑中

如果你在看電視,可以站著看。

坐坐深蹲、局舉啞鈴、練習瑜伽……

各種在家裡可以完成的健身動作都能讓你的屁股離開沙發,只看你願不願意。

2. 工作忙碌中

站立式辦公,在西方國家非常流行。

這幾年,國內也開始有這種趨勢,越是工作繁忙的人,開始重視自身的健康情況。

《奇葩說》主持人馬東站立式辦公。

青年作家蔣方舟在家寫作時,也保持站立狀態。

美國癌症研究所建議我們在久坐時可以遵循以下小貼士:

在電腦上設置一個定時器,每小時提醒你一次要站起來走幾步。

走過去和同事談話而不是給他們發郵件。

有可能的話,在開會和接電話時站起來並四處走動。

在辦公室存放輕質的啞鈴,在你閱讀郵件或者接電話時可以舉一舉。

站立,是一種奢侈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突然就想到電影《無名之輩》中高位截癱的姑娘馬嘉祺。

後半輩子只能在輪椅上度過自己的餘生,絕望的她一心求死,最終還是無奈地活下來。

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能夠自如地站立、奔跑、跳躍,是一種莫大的奢侈。

有時候,我乘坐地鐵公交,看到那些坐輪椅、拄拐杖的人,心中會生出無限感慨,假如自己無法好好走路,是否還有勇氣出門看看。

現在,每天下班我都會堅持跑步5公里或者8公里,有時在健身房,有時在小區。

因為我愈發覺得,雙腿是生命的饋贈,是造物者最偉大的發明。

每天邁出一小步,習慣成自然,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坐時間長了,自己都會覺得不舒服,迫切想要活動四肢。

重要的不是第1天、第30天或者第60天的掙扎,而是你每天的堅持。

別總坐著了,你也沒有那麼忙,不是嗎?

健康,永遠無法用金錢買到。

國學一刻,讓文化走進生活,讓國學溫暖你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找到自己的人生控制權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