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知名主持人安樂死,引發生死大討論!該體面地走還是苦苦堅持?

知名主持人安樂死,引發生死大討論!該體面地走還是苦苦堅持?

近日,中國台灣著名體育主播傅達仁的家人,公布了傅先生去年在瑞士接受安樂死的臨終畫面。

傅先生長期忍受著胰腺癌的折磨,承受著巨大的痛苦。2018年6月7日,傅先生不堪病痛折磨,在瑞士執行了安樂死。

在其家屬公開的視頻中,傅先生面色平靜地聆聽著醫生的講解,最後微笑著說了告別語,吞下了那杯藥水。

家人也始終陪在他身邊,鼓勵他、安慰他、為他鼓掌。最後,傅先生平靜地倒在兒子懷裡。

視頻一公布,便在網上引發了一場生死討論。

痛苦地活著,還是有尊嚴地死去?

當一個人的生命走到最後一程,痛苦又無措時,是該體面地離開,還是再忍痛堅持堅持?

很多網友支持安樂死,表示要有尊嚴地告別。

也有不少人對其帶來的後果表示擔心。

當然,還有人站在中立的角度,順便分析了一波。

傅先生的兒子在事後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想要跟爸爸說,對不起我們那時候一直阻撓你,因為我們捨不得,(結果)讓你多受了這麼長時間的痛苦。如果現在給我選一次,我可能也不會很果斷地讓你做這件事情,但是我還是要跟你說對不起......」

其實每一天,都有無數人忍受著疾病或其它折磨,其中不少人,比起生存,更期盼一場體面的告別、安樂善終。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那一天,他們選擇一起死

近幾年,雪莉(94歲)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而丈夫喬治(96歲),也時常暈倒。於是,這對相愛了73年的老夫妻選擇安樂死。

經過醫生的評估,兩人的身體狀況確實糟糕,符合安樂死的標準。2018年4月20日,告別家人後,他們攜手走過了生命的最後一程。

實際上,基於種種原因,對於安樂死,很多國家還是持謹慎態度。但好在,事情還是在向好的方面發展。

譬如,在一些城市,已經有專業的臨終關懷服務;

還有一些影視作品也關注到了安樂死或臨終關懷這個難題,比如電影《彌留之春》《深海長眠》、BBC紀錄片《如何死亡:西蒙的選擇》以及紀錄片《生命里》等等。


人,到底該怎樣離開世界?

紀錄片《生命里》,講述的是上海臨汾社區服務中心的舒緩療護區發生的故事。

這裡收治的病人,主要是癌症晚期患者,生命所剩的時間大多不超過3個月。在這裡,他們會平靜而又尊嚴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醫院的牆壁,聆聽了比教堂更多的禱告。」

(來源 / 《生命里》截圖)

而有人,始終沒有勇氣面對死亡。

甚至患者們的家屬,對於療護區,也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有家屬覺得,這病房很好,裝修得很漂亮。而有家屬則直接回道,「好有什麼用,來這病房都是等死的」。

就連這家醫院對面的居民樓,很多住戶的窗戶上,都掛著鏡子。因為他們覺得治療室很晦氣。鏡子可以反光,能把傳過來的晦氣再返回去。

部分家屬的態度,對面樓居民的行為,都折射出了整個社會是如何看待死亡問題的。

唉~

沒想到吧?在如今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大家對於死亡的忌諱,竟依然根深蒂固。

都說國人缺乏正確的性教育、挫折教育等等,但要知道,死亡教育在我國,更是一大片空白!比起其它教育,這個可是連學習、鍛煉的機會,都少的可憐呢!

正如片中的張護士所說,「人們總是覺得優生(是一個人的基本權利),從來沒有覺得優死,也是一個人(應該)享受的基本權利。」

(來源 / 《生命里》截圖)

說實話,在我國現有的任意一個臨終關懷機構,其醫護人員都可以給臨終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照料。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臨終前的生命質量得到提高。

但是,以下幾個問題,仍需要你自己來領悟和決定:

到底該怎麼看待死亡?

無葯可醫時,該如何面對人生的最後一程?

是在恐懼、孤獨、難堪中離去,還是在平靜、友愛、尊嚴中告別?

至於親屬,你要面臨的是:

是尊重病人的選擇,還是鼓勵他們堅持?

無論是作為病人,還是親屬,如果有得選,你們的答案是?

歡迎來留言區說說~

大家都在看:

這種「水」會致癌,有人天天喝!千滾水、隔夜水在它面前不值一提

女友親吻用力過猛,小伙緊急進醫院!男女身上2個地方切記別亂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生 的精彩文章:

枸杞泡水,切記「2個別」!否則營養全浪費,養生作用也不明顯
生活中的14個「作死」細節,看你做了幾個?現在改還來得及

TAG:家庭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