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40西線戰事,法國少有的勝利:讓布盧缺口之戰(德國戰役準備)

1940西線戰事,法國少有的勝利:讓布盧缺口之戰(德國戰役準備)

對二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未來這個小小的頭條號會成為頭條裡面二戰資料最詳細的資料庫。

背景

1940年5月10日,德國對自己的西方宿敵法國痛下殺手,而處於英法德三國夾縫中的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由於其重要的戰略位置,也被裹挾於戰爭之中。按照德國人的既定戰略,一級上將費多爾·馮·博克統領的B集團軍群,要經由比利時和荷蘭,對英法軍隊展開猛攻,吸引英法軍隊主力移師比利時,為一級上將卡爾·魯道夫·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所指揮的A集團軍群創造穿越阿登山區的戰略條件,進而從背後奇襲英法軍隊主力,在戰略上實現大包圍。而法國方面,雖然貴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並通過凡爾賽和約,狠狠的對德國進行宰割,過足了戰勝國的癮,但實際上,由於一戰之中西線那些無比慘烈的戰役,大多數都發生在法國境內,導致了法國人實際上是一戰之中最大受害國,從心底害怕戰爭再次降臨與自己的國土之上的法國人,在防守戰略的制定上,除了建立固若金湯的超級防線之外,還要極力將戰火引入其他國家,避免自己遭受損失。

1940西線戰事,法國少有的勝利:讓布盧缺口之戰(德國戰役準備)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為大家簡單翻譯並標註了一份讓布盧戰役德國第6集團軍的進軍路線

5月10日,從天而降的「科赫突擊隊」,成功的擊破了號稱為「艾伯特運河上巨型絞肉機」的埃本埃馬爾要塞,並控制了艾伯特運河上三座大橋之中的兩座,比利時的心臟地區洞然而開。5月12日,隸屬於第6集團軍的裝甲先頭部隊,在騎兵上將埃里西·赫普納的指揮之下,已經推進到了比利時中部地區,不知是計的法國人命令自己最為精銳的第一集團軍和全機械化騎兵軍火速北上,部署於比利時中部的讓布盧至瓦夫爾一線,意圖阻擋瘋狂推進的德國軍隊,將戰爭定格於比利時境內。而德國方面第6集團軍的戰略任務,也恰恰是在這一地區擊潰或拖住法國軍隊的主力,為德國其他部隊將盟軍的主力部隊包圍在法國北部與比利時地區創造條件。讓納粹高層欣喜若狂的是,盟軍的一切調動和部署,似乎都按照德國人設計好的圈套一步步的進行,絞索已然套在盟軍部隊的脖頸之上了。


要點補充:

讓布盧缺口——讓盧布地區位於比利時的中心部地區,該地區在戰略位置上對法德兩國都極為重要,一旦戰爭爆發,對德國來講,該地區是進攻法國北部和巴黎地區重要工業區的必經之路,而對於法國來講,控制讓布盧,不僅可以保護自己最為重要的工業區,還能夠威脅德國的工業心臟——萊茵魯爾工業區。由於該地一馬平川的地勢,使得該地區易攻難守,因此又被稱為讓盧布缺口。

1940西線戰事,法國少有的勝利:讓布盧缺口之戰(德國戰役準備)

一馬平川的比利時中部地區,極其適合大規模的裝甲作戰

德國的戰役準備

為了奪取在戰略上對雙方都極為重要的讓布盧缺口,德國人派出了由精銳部隊組成的第6集團軍,該集團軍下轄的各部隊幾乎全部是由經驗豐富的預備役老兵以及一直在部隊服役的一線軍人組成,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經歷了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戰爭。除此之外,德國人還為這些部隊配備了一流的裝備和武器給養,滿編狀態的部隊在一級上將沃爾特·馮·賴歇瑙的指揮之下,摩拳擦掌,只等著在讓布盧地區,與法國的一流部隊一決雌雄。

1940西線戰事,法國少有的勝利:讓布盧缺口之戰(德國戰役準備)

1940年德國的裝甲部隊遠沒有想像中的強大,大部分坦克都是這種輕型的一號和二號坦克

為了突破法國人牢固的防線,德國人還將騎兵上將艾里希·霍普納所統帥的第14摩托化軍調撥給了第6集團軍,該軍下轄有兩個裝甲師,霍斯特·施通普夫中將所指揮的第3裝甲師和約翰·約阿希姆·史蒂文中將所指揮的第4裝甲師,至入侵比利時之前,第3裝甲師下轄有第3裝甲旅,第3摩托化步兵旅、一個炮兵團和一個偵察機中隊。在坦克數量上,第3裝甲師合計擁有343輛坦克,但這些坦克之中,絕大多數都是輕型坦克,只包含有16輛三號坦克和26輛四號坦克。而第4裝機師,則下轄第5裝甲旅、第4摩托化步兵旅和兩個炮兵團。與第3裝甲師一樣,第4裝甲師所擁有的331輛坦克之中,只有20輛三號坦克和24輛4號坦克。而為了更好的協同作戰,霍普鈉還獲得了第20摩托化師和第35步兵師的指揮權。

1940西線戰事,法國少有的勝利:讓布盧缺口之戰(德國戰役準備)

整個二戰期間,就是閃電作戰的先行者德國,也無法實現真正的機械化作戰,大量部隊仍然要依靠畜力來進行運輸

在霍普納部的右翼,是步兵上將維克托·馮·施韋德勒所統領的第4軍,其下轄的第31步兵師、第7步兵師、第18步兵師沿北向南方向依次排開,但較之威風凌凌的第14摩托化軍,第4軍的火炮等重型物資,則大部分由畜力運輸,這也導致了這些部隊根本無法跟上沖在前面的那些機械化部隊的腳步,遠遠的落在了前鋒部隊的後面。

1940西線戰事,法國少有的勝利:讓布盧缺口之戰(德國戰役準備)

德國人的優勢更多的是建立在軍事理論和實踐的先進性上,此圖為對德國地面部隊進行支援的德國「斯圖卡」編隊

除了這些氣勢洶洶的地面進攻部隊之外,德國的第2空軍的170架中型轟炸機和550架各型戰鬥機也被支援給了整個B集團軍群。單從氣勢上來看,德國人似乎已經勝券在握了,然而仔細分析之下,卻也不難發現,德國人的戰鬥部署也存在著巨大的問題,雖然法國人的機械化作戰理論遠遠的被德國人甩在了身後,但並不證明法國在裝甲車輛製造技術上也落後於時代,實際上,法國人此時擁有的索摩亞S-35型坦克,與德國同時代的坦克相比較,除了在機動上略遜一籌之外,無論是裝甲厚度和火力強度上,都實力碾壓德國的一號坦克和二號坦克,甚至是德國的三號坦克,如果距離過遠或者以稍偏離90度夾角進行射擊的話,也根本無法擊穿法國人坦克的裝甲。數量過低的中型坦克佔比使得德國人在隨後的戰鬥中吃了大虧,而由於無法獲得遠遠落在後面步兵部隊的支援,單打獨鬥的德國裝甲部隊更是遭遇了開戰以來第一次大的挫折。限於篇幅,下期文章在繼續為大家放送《1940西線戰事,法國少有的勝利:讓布盧缺口之戰(法國戰役準備)》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二戰資料局的頭條號,更多二戰資料持續歸納、整理和放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資料局 的精彩文章:

比利時戰役之奇襲埃本埃馬爾要塞:燃燒的堡壘

TAG:二戰資料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