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她只對蘇軾說了7個字,蘇軾卻贈她一首千古名作,羨煞旁人!

她只對蘇軾說了7個字,蘇軾卻贈她一首千古名作,羨煞旁人!

酬贈詩或詞,是古代詩人用來交往應酬或者贈給親友的詩歌作品。通俗的來說,就是古代詩人結識朋友的手段。而在詩歌發展的黃金年代唐宋時期,能得到一個著名詩人的贈詩或詞,絕對可以說是一件羨煞旁人的事。譬如,李白的千古名作《贈汪倫》,就讓後世無數人記住了這個涇縣小縣令。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詞,便也是和這種情況相關。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所以說當時如果誰能得到蘇軾的一首贈詩或詞,可以說是非常羨煞旁人的一件事了。而有一位女子,她就做到了。且她只對蘇軾說了7個字,蘇軾便贈了她一首千古名作。這首詞便是《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她只對蘇軾說了7個字,蘇軾卻贈她一首千古名作,羨煞旁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而這位女子,便是蘇軾好友王定國的隨身侍女寓娘。王定國從貶謫之地嶺南北歸時,便叫寓娘為蘇軾勸酒,席間問到嶺南風土如何?寓娘答以「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軾聽罷這7個字後,大受感動,便寫了這首《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贈給寓娘。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蘇軾的這首《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她只對蘇軾說了7個字,蘇軾卻贈她一首千古名作,羨煞旁人!

這首詞主要以簡潔流暢的語言,傳神地刻畫了寓娘的美好品格,以及抒發了蘇軾在政治逆境中隨遇而安的曠達襟懷。開篇兩句「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蘇軾便描繪了寓娘的外貌特徵。即常常羨慕這世間有如玉雕琢般的青年,就連上天也憐惜他,賜予他膚如凝脂般的聰慧佳人。「琢玉郎」指王定國,而「點酥娘」則指寓娘。

緊接著三句「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蘇軾主要描繪了寓娘的才華。即她可以自作歌曲,且能唱出清亮悅耳的歌聲,風起時,她的歌聲更是如雪般飛過炎熱的夏日,使得世界變得清涼。這句詞的言外之意,便是寓娘的歌聲可以讓政治上失意的王定國,在被貶之地嶺南,過上恬靜安詳的生活。由此可見,寓娘必然具有曠達的胸襟。

她只對蘇軾說了7個字,蘇軾卻贈她一首千古名作,羨煞旁人!

過片三句「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則主要是刻畫她的內在美。即嶺南的生活那麼艱苦,寓娘歸來後卻是容光煥發,更顯年輕。且微笑時,似乎還帶著嶺南梅花的清香。說明蘇軾對寓娘擁有如斗霜傲雪的梅花一樣的品格,大為讚賞。

最好「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則是蘇軾和寓娘的對話。即我問你:「嶺南的風土應該不是很好吧?」你卻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這首詞的點睛之筆便在於最後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它也是千古流傳的警語。雖然它歌頌的是寓娘的曠達與樂觀,但實際上這也是蘇軾自己一直推崇的人生態度和處世哲學。

她只對蘇軾說了7個字,蘇軾卻贈她一首千古名作,羨煞旁人!

綜觀蘇軾的這首詞,他能寫下這首千古名作贈給寓娘,便說明蘇軾欣賞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潔人品。而「此心安處是吾鄉」,即便是在現在,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警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慶余 的精彩文章:

《全唐詩》中他只此一首作品入選,卻一詩成名,令人稱讚!
他被限制不能考取進士,寫下一首詩回擊,卻成為千古絕唱!

TAG:慶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