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萬里西遊歸帝鄉之一:出家上士如何做到清修與孝道兩齊全?

萬里西遊歸帝鄉之一:出家上士如何做到清修與孝道兩齊全?

道教之音網站現誠聘編輯,歡迎垂詢,一同傳播道教正能量。

三月六日凌晨,余夢中忽腹痛難忍,輾轉至天明。驚聞彭爺羽化登真,如晴天霹靂!新年尚互致問候、勉勵,音容猶在眼前,轉瞬卻成兩隔!憶往昔同窗共讀,談心論道,亦師亦友;嘆萬里西行,心堅志闊,生死早拋;嗟人生如夢,浮生不實,生死怎了!悲雲朋早逝,霞友仙游,吾誰與追!以是為文緬懷。

初識彭爺在2016年4月,當時上中國道教學院研究生班,聽說有兩位旁聽的師兄,其中一位是獨行三萬里重走了邱祖西行路的鼎鼎大名的彭漣道長。我吃了一驚,因之前看過《長春真人西遊記》,知道那一段路非常遙遠、艱難,居然有人獨自重新走了一遍!對彭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就這樣,我們成了同學。最開始學院安排彭爺給兩個班的同學簡略講了他重走西行路的經歷。他講了西行的緣起、發心、立志、行動以及行程中的種種遭遇、艱難險阻,深深地感動了我,驚嘆居然有這麼虔誠、意志堅定、置生死於度外追隨邱祖腳步的道友!

經過交流,發現彭爺人很隨和,淳樸,博學,信仰虔誠,愛國愛教,正義感強,有孝心。交談時,問及家庭情況,得知他家在貴州安順農村,雙親健在。十九歲就離開父母,餐風露宿,邊行走邊打零工,行遍全國。後來在遼寧瓦房店龍華宮出家,拜張禮矩老爺子為師。言談中,他對於自身的經歷和遭受的苦難毫不在意,但是提及父母,則很是愧疚,說他這麼多年在外求道,沒有盡到贍養父母的責任,也很少回家陪他們,沒盡到孝道,對不起自己父母。我深深理解他的心情,我自己何嘗不是?身邊的很多道友,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註:彭道長的行動受到很多人的支持

在彭爺的微信朋友圈裡,有他寫的一篇文章(由於平時我自己不發朋友圈,也不看朋友圈,反倒是他走了後才看的),也談到了這個話題。文章題目是《彭漣道長:全真道修行的現狀與隱憂》,其中有提到出家人贍養父母的問題,其曰:「很多道友立志,遏欲存誠,克服很多魔考,然而,在父母親人這兒倒下的不少。其它影響,是不應該,只是父母這兒,難免沉滯。」

從字裡行間,可以領會到彭爺對目前出家人贍養父母問題的擔憂,言真意切,體現了他對父母的牽掛和關心。其實,很多祖師也面臨過這種問題。比如說邱祖。我們看他老人家在《磻溪集》中的一首詞,《滿庭芳·謝鄉中善士為葬先考妣》,其寫道:

「余因求道,西留關中十五餘年,聞鄉中善士為葬先考妣,不勝感激,遂成小詞寄謝雲。

幼稚拋家,孤貧樂道,縱心物外飄蓬。故山墳壠,時節罷修崇。幸謝鄉豪并力,穿新壙,起塔重重。遺骸並,同區改葬,遷入大塋中。人從,關外至。皆言盛德,悉報微躬。耳聞言、心下感念無窮。自恨無由報德,彌加志、篤進玄功。深迴向,虔心道友,各各少災凶。」

註:彭道長在接受採訪

邱祖因求道,留在關中十五年,未能盡贍養之孝道,心中內疚,所以對道友幫忙合葬父母非常感激,感念無窮,發願更努力修行,以報答道友恩情,並迴向祝願他們吉祥、少災凶。

從詞的內容,我們可以體會到丘祖對父母的真情,而丘祖深知,更加努力地修行,是對道友最好的報答,當然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孝。正如《孝經》中所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其中強調的「立身行道」簡單說就是「正己而行為合於道」,往修道上說就是「與道合真」。

彭爺的行為和牽掛,雖不敢與祖師爺的高度相提並論,但我非常理解。為什麼出家人要離開親人修行?在世俗不能修行嗎?本來,在很早的古代,民心淳樸,大環境利於修道,不必離家也能修行。後來,人心沒有那麼安靜了,障礙多,在家修行難以成就,所以就有了出家修行。關於這一點,在《重陽教化集》的序裡面,寧海州東牟鄉貢進士劉愚之記錄了重陽祖師提醒丹陽祖師修道須遠離家鄉的事。其大意是:重陽祖師告訴丹陽祖師,學道之要緊事,在於遠離家鄉,遠離家鄉則心無所掛,無所掛則心不亂,心不亂則欲不生,易於達到無為清靜的境界。如果在家干擾太多,則容易被奪志。

這種遠離家鄉、斷絕俗緣的方式,世人往往理解不了,只有了解修道的人才能理解,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正如古話所說:「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將相所能為」。表面上看起來,這種做法好像很無情,但是實際上,恰恰只有那些心裡充滿慈悲、至情至性、至孝的人才能做到「無情」,與世間的那種自私、冷漠的無情完全是兩回事。

當年出家我被逼躲藏在外,雖然知道哥哥在照顧母親,心裡也是很惦記她的。彭爺信仰虔誠,以修道了生死為目標,牽掛雙親,是人之常情,可以說是很孝順了。

2016年他回家過年,開年帶來一些家裡種的吃的,忘記了是什麼,並不是很好吃,不過我吃了很多,覺得家鄉父老種的東西珍貴,來之不易。

註:本文作者李信成道長,系彭漣道長於中國道教學院2016級研究生班旁聽時的同班同學。

道教之音原創文章,轉載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學修《心印妙經》,明悟道家煉真之法
當道士有七個階緣,你屬於哪一階呢?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