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白茶之中,為什麼秋壽眉更為適合新手沖泡?有這三層理由!

白茶之中,為什麼秋壽眉更為適合新手沖泡?有這三層理由!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一望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

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這些詞句,朗朗上口,工整對仗,富有音韻和諧美感。

對於文學啟蒙來說最為適宜不過,在代代傳誦下,多少人正是透過這些詞句,得到了最初的文學潤養。

作為初學者,接觸一門全新領域,啟蒙學習包是必不可少的。

在白茶領域的眾多茶類中,秋壽眉,是最為適宜新手入門的學習包。

這是為何?原因有很多,單憑沖泡難度低這點,就能使其在眾多白茶中脫穎而出,成為適合新手喝白茶的好選擇。

白茶,畢竟是要拿來喝的,初學者接觸白茶,主要的出發點,自然是想一探其茶味究竟。

白茶之中,好喝的茶有很多,風味各不相同。

但若想將白茶都泡得好喝,那可是門技術活。

品質好的白茶,要想泡出好滋味,得用白瓷蓋碗沖泡。其中,最大的技術要領在於快出湯,才能使茶味得到完美綻放。

對於白茶初學者而言,在沖泡技巧沒有完全掌握前,選擇梗葉虯髯的秋壽眉,茶味不易泡苦,更能由此領略到白茶的美好風韻。

今兒,咱就來談談,為什麼秋壽眉更為適合作為新手沖泡嘗試?

《2》

秋壽眉,茶味不容易泡苦

秋天裡的壽眉,是什麼樣的存在?

由於生長期更長,到了秋天的壽眉,茶梗長得是更為粗壯,葉片也相應的舒展得更為寬闊,並且經過盛夏陽光洗禮後,葉片帶出了斑斕的色彩,深綠、鎘綠、黛色、深褐、古銅等。

無疑,秋壽眉在白茶中,是最為老油條的存在。

在漫長的生長季節里,厚積薄發,積蓄著能量,在時光的打磨下,葉片穿上了層厚厚的盔甲,角質層日愈發達,葉片表面帶著油光發亮的臘質層。

拿出一片秋壽眉的茶葉片,尤為是新茶時期,細細觀察,就能看到其葉表油亮的臘質層,摸上去十分光滑。

這層油亮的角質層,正是秋壽眉茶味不易泡苦的關鍵所在。

在沖泡時,秋壽眉這層臘質層,為其茶味釋放提供了一個緩衝帶,讓其內質物得以均勻釋放。

品質好的秋壽眉,蘊藏著大量豐厚的內含物質,在用蓋碗沖泡時,乾燥的茶,遇上急遽而下的沸水,剎那間便被喚醒,磅礴而發。

經過沖泡,乾燥的壽眉梗葉,被沸水打濕浸潤後,內在的經脈通道被打通,內質物被激活後,釋放速度變快,是以,在沖泡出湯時,倒出茶湯的速度,相應的也要加快,才能得出濃淡適宜的茶味。

沖泡白茶,最常用的是110ml白瓷蓋碗,搭配5克干茶。

品質好的白茶,在前期沖泡時,內質物處於飽滿的狀態,是以在注水出湯的時候,速度都要加快,才能更好的利用茶味。

是以,好的白茶,在前面五六衝時,都可以採用快出水的方式,一手注水後,另一手快速的將茶湯傾倒,從注水開始,到完全將茶湯倒出,時間以控制在10秒內為宜。

若是出湯速度較慢,讓茶與水接觸的時間過長,這樣不僅會導致一款白茶,前期沖泡時內質物過多被消耗造成浪費,還會讓茶湯中內質物過多析出,一旦茶湯中茶多酚和咖啡鹼的佔比超過適當標準,茶味就會變得濃重苦澀不堪,難以入口。

對於新手入門而言,蓋碗沖泡白茶,若是快出水的技巧,尚未掌握醇熟時,可以選擇梗粗葉大的秋壽眉,作為練手。

畢竟,秋壽眉葉片上的臘質層,能多一層緩衝,茶味不易泡苦,作為新手入門的沖泡練習,最為適宜不過。

茶友們若是細心對比,就會發現,同樣的秋壽眉茶,同樣的沖泡手法,葉片完整與否,對茶味效果影響很大。

葉片破碎後的茶,四分五裂,沖泡時與水的接觸面更廣,再加之臘質層破損,難以提供緩衝,是以,稍不留神,出湯一慢,就很容易被泡苦。

是以,對於白茶初入門的新手,選擇葉片臘質層發達,油光發亮的秋壽眉,更為適宜沖泡嘗試。

《3》

秋壽眉,茶味更易接受

由於生長時間長,秋壽眉長成了這般梗粗葉闊的粗糙外觀,模樣不討喜。

不少沒接觸過白茶的朋友,在第一眼看到壽眉時,心裡肯定會納悶,這是什麼茶?活脫脫就像樹葉片。

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

梗葉虯髯,外表粗糙的秋壽眉,同樣不宜以貌論茶。

若是在武俠小說中,找相似的人物角色,秋壽眉是屬於金庸筆下,灰衣掃地僧的存在。

貌不驚人,但卻功力深厚。

畢竟,人與茶,都知道韜光養晦的道理。

在漫長的生長等待中,秋壽眉可沒閑著,而是大量的積攢著內質物。

將各種豐富的茶多糖、果膠物、茶氨酸、茶多酚物質,收編起來,積攢在其茶梗和葉片內。

相對於鮮爽清潤的春白茶來說,秋天產的壽眉,也絲毫不遜色。

憑其豐厚的內含,秋壽眉擁有更為醇熟的口感,茶香和茶味上,都多了份輕熟沉穩的風情,頗為迷人。

茶香溫潤而醇熟,茶味又香又稠,順滑淳和,受眾面更廣,作為喝白茶的嘗試,最為適宜不過。

就算此前少有喝茶經驗的朋友,喝到甘淳稠和的秋壽眉,湯水裡絲絲的甘甜,在喝茶過程中,茶味十分容易喝懂接受。

喝茶品茶,將一款茶喝懂,領悟到其精彩,喝茶入門過程更為輕鬆!

《4》

秋壽眉,要想沖泡得更好喝,有什麼技巧?

梗葉虯髯的秋壽眉,葉片臘質層發達,沖泡茶味不易苦。

但若想將其沖泡得更好喝,同樣要注意不少技巧。

沖泡白茶,在茶水比例的把握上,是標準容量的110ml白瓷蓋碗,搭配5克干茶。

這一黃金比例,無論是春茶秋茶,散茶餅茶,新茶老茶,都一應適用,沖泡秋壽眉,也不例外。

沖泡散茶狀態下的秋壽眉,體積蓬鬆,在確定投茶量的問題上,為了確保精準,需要用到家庭克稱來確定。

若是隨手抓一捧,投茶量難以精準,蓬鬆的梗葉,會讓人體視覺出現投茶偏差。

在稱好重後,將其投入經過燙壺溫杯的蓋碗內,梗葉虯髯的秋壽眉,若是在蓋碗內,表現不順服,可以將其粗大的茶梗,稍加拗折,讓其在蓋碗內,更為妥帖放置。

在這過程中,要多加細心,不要讓秋壽眉的葉片出現破損。

接著便是燒水泡茶,將純凈水或礦泉水燒沸後,注水泡茶。

水是茶之母,沖泡秋壽眉,在水質和水溫問題上,不可隨意對待。

泡出好茶味,用水不可馬虎,若直接用自來水泡茶,會影響茶味。此外,沖泡白茶,尤為是好茶,需要藉助足夠高溫的沸水,才能將茶味徹底激發!

在備好水後,注水泡茶,在前期沖泡時,注水的手法,需要採用環壁注水。

環壁注水,即沿著蓋碗內繞圈圈似的注水,快速的划上一個の,這樣一來,更能快速的將乾燥的茶打濕浸潤,讓其內質物得以釋放。

一手注水完成後,蓋上杯蓋,用食指按住蓋鈕,調整適當的開口大小,將蓋碗提起,讓出湯口對準公道杯,快速出茶湯。

連上注水時間,整個泡茶過程,時間控制在十秒內為宜。

蓋碗沖泡白茶,快速出湯,無他,手熟爾。

新入門的茶友,在平常喝茶過程中,多加練習,就能快速掌握,泡出一杯風味曼妙,清甘鮮潤的好茶!

《5》

白茶新手入門,適宜選擇秋壽眉。

推薦理由有很多,秋壽眉採摘期長,出產量大,物美價廉,適合新手入門嘗試。

選購時,選擇新茶,能避免遇上做舊的風險。

選擇散茶狀態的壽眉,能省去喝茶撬餅的步驟。

與此同時,相對其他白茶,秋壽眉散茶,沖泡難度更低,更容易泡出好滋味。

生長期長,臘質層發達,茶味不易泡苦。

再加之,秋壽眉醇熟的風味,受眾廣,更易喝懂。

在掌握好沖泡技巧後,能輕鬆將其泡出好味道!

此中種種好處,還需待君細細體會!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武夷岩茶大紅袍一斤多少錢?請從大紅袍的三則故事說起!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