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俄國皇后伸出一隻手,李鴻章做出何種舉動,竟讓皇后花容失色?

俄國皇后伸出一隻手,李鴻章做出何種舉動,竟讓皇后花容失色?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光緒廿七年農曆九月廿七(公元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李鴻章病逝於北京賢良寺,享年79歲。

兩個月前,李鴻章代表清廷在《辛丑條約》上簽字,簽字儀式上,他急火攻心,血吐談判桌,「紫黑色,有大塊」,醫生診斷為胃血管破裂。

兩個月後,梁啟超先生寫了著名的《李鴻章傳》,其中有三句非常值得玩味之語——我「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

梁啟超認為李鴻章是「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以及「十九世紀世界歷史上一人物」,讚譽之情溢於言表,但同時,梁啟超對李鴻章也充滿了惋惜與悲憫。

梁啟超敬佩李鴻章的才能,但也為李鴻章的見識不夠感到可惜,更為李鴻章一生的遭遇感到悲哀。

實如梁啟超先生所言,李鴻章雖然才能卓著,但的確是見識欠缺。俄國的維特伯爵曾這樣評價過李鴻章:「他確實是一位著名的國務活動家,在他們的國家,他是一個受過很高的教育,是很有文化的人,但在我們歐洲的觀點看來,他既沒有受過教育,也沒有什麼文化。」

誠然,很多外國史料都記載了李鴻章在外交場合的「糗事」甚至是「醜事」,我們先簡單重溫一下這些「趣事」。

比如,李鴻章訪問英國期間,一位公爵夫人將一隻得過大獎的高貴名犬當作外交禮物送給了他。不久後,公爵夫人收到了李鴻章的感謝信,但信中內容卻幾乎讓公爵夫人昏厥過去,李鴻章在信中寫道:「十分感謝夫人贈我愛犬,可惜我年紀大了,牙口不好,不能多吃。不過為了表達我對夫人的感謝,我還是吃了一些,果然是人間美味。」

同樣是在李鴻章訪問英國期間,英國紳士用烤雞招待他,李鴻章不懂西方餐桌禮節,見到燒雞竟然當眾用手抓起來撕碎了吃。英國紳士們為了照顧李鴻章的面子,也只好放下刀叉,學他用手抓雞吃。

更有趣的事情則是發生在李鴻章訪俄期間。1896年,李鴻章赴俄參加末代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的加冕儀式典禮,俄國皇后熱情接待了李鴻章。出於禮貌,美麗的皇后向李鴻章伸出一隻手,現在我們都知道,這是西方的吻手禮,但李鴻章那時候不懂啊,他以為皇后是在向他索要禮物,於是很大方地將自己手上那枚慈禧太后賞賜的戒指摘下來放在了皇后手中,弄得俄國皇后不知所措,當即花容失色。

李鴻章剛去彼得堡時最先接觸的其實是我們上文提及的維特伯爵,也就是俄國的財政大臣。這位維特伯爵後來寫了很多關於李鴻章的回憶性文字。

見李鴻章的第一面,維特伯爵就被震驚到了。當時,維特伯爵在財政大廳接待李鴻章,並詢問李鴻章是否要抽口煙,李鴻章點頭稱好,隨即做出驚人舉動。李鴻章先是發出一聲母牛般的嚎叫(這是維特伯爵的形容),吆喝著「上煙」,然後立刻上來一群中國僕人伺候李鴻章抽煙,有擦火的,有捧煙斗的,總之僕人們各司其職,李鴻章則只需動嘴抽煙享受就可以了。這樣的場景著實讓維特伯爵大為震驚,他即便作為歐洲貴族,也從來沒享受過如此待遇。在維特伯爵看來,只是粗魯的,而非高貴的。

更具代表性的一幕則發生在霍登廣場。當時為了慶祝沙皇加冕,在霍登廣場搞了一個慶典,結果由於參加的民眾太多,發生了嚴重的踩踏事件,死了兩千多人。事發當天,李鴻章正好作為貴賓坐在觀禮台上目睹了這一切。看著坐在旁邊的維特伯爵焦急的表情,李鴻章問道:「這件事你會彙報給你們的沙皇嗎?」維特伯爵回答:「當然了!」但李鴻章卻好心出主意道:「我當年做直隸總督之時,曾發生過鼠疫,死了幾萬人。但我沒有彙報給皇上。皇上日理萬機,何必讓他為這種事情寢食難安呢?」

李鴻章也許真是好心,他勸說維特伯爵把事情隱瞞下來可能真的是肺腑之言。但是,他把中國官場欺上瞞下的陋習當作先進經驗傳授給維特伯爵,在維特伯爵看來卻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維特伯爵後來在回憶錄里說:「這番談話之後,我才真正覺得俄國確實是走在了中國的前面。」

這就是李鴻章,他自以為的「先進」,在外國人看來很多都是「腐朽」,當他把痰吐在了歐洲名貴的地毯上,他所有的之乎者也、仁義道德都被看成了笑話。

需要強調的是,本文講述了一些李鴻章在外交場合的出醜之舉,其用意卻並非抹黑李鴻章,而是想表達對梁啟超那句「惜李鴻章之識」的認同。我們今人確實會嘲笑李鴻章的落伍,但必須承認的是,在當時的中國,李鴻章無疑已經是最有見識的人。最有見識的李鴻章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其他國人呢?倘若你我生活在那個年代,勢必還不如李鴻章。

林則徐被譽為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我們的想像中,林則徐必然是思想先進的,但事實卻是,林則徐竟然相信洋人不喝茶葉不吃大黃就會憋死,洋人的腿都是直的不會彎曲所以不善打仗......這些絕非後人的臆測,而是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是他親筆寫在文書里的。(出自林則徐《示諭外商速繳鴉片煙土四條稿》和《英人非不可制應嚴諭將英船新到煙土查明全繳片》)

無論是林則徐還是李鴻章,他們都是那個時代的楷模與驕子,在晚清,他們是最有文化、最有見識、思想最先進的人,但以今人的視角去看,他們卻又是那麼的腐朽落後。

林則徐的沒常識不影響他的偉大,李鴻章的沒見識也不影響他的功績,對於處於歷史轉折點的人,我們不應盲目崇拜,更不應盲目批評,他們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時代的縮影,反映出了那個時代的現狀和問題。

參考資料:《李鴻章傳》、《維特伯爵回憶錄》

文中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白兔日記 的精彩文章:

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登基一個月就離奇駕崩,死因成歷史謎案
劉伯溫在明初功臣中排名100開外,為何會被神化成「神運算元」?

TAG:小白兔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