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人們最怕5種不適出現,是濕氣纏身了,立刻動手除濕氣!
南方的雨已經連續下了好多天了,人們都在抱怨衣服曬不幹、屋裡太潮濕、空氣太憋悶。
大家都希望這場莫名其妙的雨能夠早點停下,讓人晒晒太陽,感受一下陽光。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也不能忽視對自己身體的保護,因為雨天多濕氣,若是一不小心被濕氣侵襲了,各種身體不適會紛至沓來的。
一旦身體突然出現以下五種不適之症,沒時間也要抽空想辦法去除濕氣。
這五種不適一出現,是體內濕氣太重了:
一,臉和頭髮都出油
昨天剛洗過的頭髮,今天就變的油膩膩,整個都粘在了一起,簡直不要太糟心了。
很多愛美的女孩子好像都有著類似的困擾,不得不每天都洗頭,不洗頭都不敢出門。
除了油性體質的人以外,體內濕氣過重也會導致這種情況出現,更加讓人忍受不了的是會導致人滿臉泛油光。
化著美美的妝出門,沒過多久就因為臉上出油毀之一旦,確實是一個大災難。
二,臉上長痘痘
晚上晚睡、熬夜,第二天臉上長痘痘是很正常的。
但如果在沒有熬夜的情況下,臉色莫名其妙變的暗沉,也長起來大大小小的痘痘,有一定可能是濕氣作祟。
因為體內濕氣重,導致了人體內分泌失調,就會誘發痘痘生長起來。
除了臉上反覆的長痘,還有一些我們看不到的位置,比如前胸、後背,也可能會長出痘痘。
三,舌頭厚膩
中醫通過觀察舌相判斷人體健康與否,舌頭就像我們身體的一面鏡子,能顯示出心、脾、腎等各個器官的狀況。
不管我們身處什麼場合,只要有機會觀察到舌頭,就一定要好好看看。
如果舌頭顯的胖大,兩側還有明顯的齒痕印記,舌苔很厚,鋪滿了像苔蘚一樣的東西,顯的黏膩無比,基本能夠說明體內有濕。
因為舌為脾之外候,苔由胃氣所生,舌頭和舌苔都出現了異常,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自然會有所下降。
四,胃口不佳
胃口的好壞,也是我們衡量身體健康與否的一個標準,胃口好,則身體健康;胃口不好,必定是哪裡有問題了。
例如濕氣重的人,本身就脾虛胃弱,長期如此,自然會經常出現胃口不佳的癥狀。
明明肚子餓的咕咕叫了,但是就是不想吃東西,往往吃一點點就覺得胃脹了。
所以,時常感覺胃口不好的人,不要過於忽視這一點,可以考慮是體內濕氣重導致的。
五,皮膚瘙癢
在生活中,有時感覺某一處突然痒痒的,是很普遍的,多數人會以為是沾染上了髒東西。
但是某些情況下,身上時常感覺這裡癢、那裡癢的,也許是濕氣在體內作怪的原因。
因為濕氣過於多了,以至於津液在體內難以正常運轉,就會滋生向外「冒出」的念頭。
一開始,我們只會覺得瘙癢,而後會逐漸形成濕疹,導致皮膚健康嚴重受損。
想要緩解不適,需自己動手除濕氣:
動手做一碗粥:
雖然我們最根本的目的是除濕,但是首先我們需要養好脾胃。
因為脾胃功能好了,體內的水濕運化正常了,即使濕氣再多,也能循序漸進的排泄出去了。
只要濕氣不再滯留在身體里,我們的祛濕目的就達到了。
所以,我們先準備好材料:蓮子、薏米、芡實、淮山藥,按照1:1:1:1的比例,自己動手做一碗四寶粥。
每天喝一碗四寶粥,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尤其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
注意,可以在四寶粥中加入適量的蜂蜜、紅棗、或者其他調味品。
動手做一杯茶:
平時喝茶,也能夠達到健脾祛濕的效果,同時還能改善體內的「燥」。
主要是將一些葯食同源的小植物混合之後,按照適當的比例搭配製成烏草根砂仁茶包。
具體如下:烏草根、火麻仁、梔子、砂仁、甘草、陳皮、茯苓、藿香、薏苡仁、冬瓜、人蔘、白扁豆、萊菔子、紫蘇、佛手、葛根、桔梗、淡竹葉、紅豆、枸杞。
每天取一包烏草根砂仁茶包,熱水泡成茶飲,能夠充分的對濕熱、寒濕體質進行調節。
冬瓜皮健脾養顏、利尿消腫、清熱祛暑、解毒排膿。
陳皮行氣健脾、降逆止嘔、調中開胃、燥濕化痰。
梔子能健脾、除濕利尿;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砂仁健脾祛濕、固腎止瀉。
遠離濕氣,還需培養一些好習慣:
一、吃熱食
冷食雖然爽口,尤其是夏天能讓人從裡到外透心涼,但是卻不利於腸胃功能。
一些長期以各種涼食、冰飲為食的人,腸胃功能都比較差,有的甚至都停滯了。
在腸胃不再進行工作的前提下,我們身體里的濕氣會排不出去,滯留下來,導致越積累越多。
一些涼爽的食物,我們最好少吃,多吃熱食才好,養胃氣,促進腸胃功能對水濕進行代謝,才能更健康。
二、穿衣暖和
不管天氣是熱還是冷,年輕人該穿什麼衣服仍舊是穿什麼衣服,總認為風度勝過溫度。
所以,在腰、腿、腳踝、脖子等處該少穿還是少穿,濕邪就是這樣輕鬆進入人體的。
因為穿的少,感染上過重的濕氣,最後生病的例子也不少,可還是沒有引起年輕人的重視。
在這裡,建議大家以溫度為主,降溫時多穿衣不會有損於風度,只會讓我們遠離濕氣。
三、保證住所乾爽
外濕和內濕不同,只要我們經常生活在潮濕的環境里,就容易被濕氣所纏上。
尤其這段時間天天下雨,不僅整個房間,整個城市都被濕氣包圍了,很難避免濕氣的糾纏。
我們能做的無非就是多給房間通通風,用空調的除濕系統和除濕器,盡量除去多餘的濕氣。
保證房間乾爽的同時,更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穿的衣服盡量烘乾,不要穿潮濕的衣服。


※三月「祛濕季」,堅持一茶、一粥、一拍、一泡,濕邪除,百病無!
※濕氣入侵後,身體多處將遭殃,掌握好4個去濕氣的小訣竅!
TAG:愛健康文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