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將軍、大司馬、大都督,哪個官職更大?哪個更有實權?

大將軍、大司馬、大都督,哪個官職更大?哪個更有實權?

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蜀章武二年(222年),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擊敗劉備。由此,對於陸遜來說,成為東吳第四任大都督,此前三任為周瑜、魯肅、呂蒙。在三國時期,除了大都督,還有大將軍、大司馬這兩個武將官職。在武將中,大都督、大將軍、大司馬可以說是官職最高的武將了。那麼,問題來了,在漢末三國時期,大將軍、大司馬、大都督,哪個官職更大?哪個更有實權?

首先,大將軍,古代領兵之最高統帥。始於戰國,是將軍的最高封號。一般來說,在魏蜀吳三國中,大將軍是官職最高的武將了。比如在曹魏一方,曹真、曹休等大將都先後擔任過大將軍這一官職,以此執掌曹魏的兵權。再比如魏明帝在位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而就蜀漢來說,諸葛亮病逝後,蔣琬、費禕、姜維等人也先後擔任過大將軍這一官職。至於東吳,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後,以陸遜為上大將軍、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對於東吳來說,孫權在稱帝後設立了「上大將軍」,成為東吳官職最高的武將了。

不過,相對於大將軍,實際上大司馬的地位要更高一點。早在漢武帝劉徹在位時,罷太尉設立大司馬。東漢初,大司馬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東漢末年又設立大司馬,位在三公之上。魏晉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第一品。由此,對於大司馬來說,地位在三公之上,可謂武將的最高榮譽了。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去世,蔣琬被後主劉禪拜為尚書令,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再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延熙元年(238年),受命開府,加大司馬。對於蔣琬來說,是先任大將軍,後加封大司馬。

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黃初七年(226年),曹丕駕崩,曹真與鎮軍大將軍陳群、征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四人受遺詔輔政。魏明帝曹叡即位後,曹真進封邵陵侯,遷為大將軍,地位僅次大司馬曹休。到了公元230年,在曹休去世後,曹真得以遷為大司馬。所以,非常明顯的是,在漢末三國時期,大司馬的地位是在大將軍之上。不過,雖然地位較高,但是,大司馬通常是一個加官,也即建立在大將軍的基礎上。如果僅僅是擔任大司馬的話,可能在實權上不如大將軍。換而言之,大將軍的實權更大,而大司馬的官職和地位更高,如果二者兼得,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最後,在漢末三國時期,大都督也是地位非常高的武將官職。根據史料記載,大都督是第一品的官職,和大司馬一樣,大都督也屬於加官,加此官者,頒與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以節制持節將軍等高級將領。不過,在漢末三國時期,主要是東吳設立了大都督這一官職,以此掌握兵權。而且是在孫權稱帝之前,在孫權稱帝之後,「上大將軍」取代了「大都督」。至於曹魏,則設立了「都督中外諸軍事」。就曹真、司馬懿、司馬昭等人,都曾擔任過「都督中外諸軍事」。對此,在筆者看來,「都督中外諸軍事」也是大將軍的一個加官,地位和官職更高,不過其和大司馬一樣,在實權上也比不上大將軍。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文/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號 的精彩文章:

春秋時期,此國本想消滅楚國,卻被楚、秦、巴三國所滅!
齊國曾救過趙國,為什麼趙國不感恩,反而參加五國伐齊呢?

TAG:情懷歷史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