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如何讓藥物「殺敵」更精準?

如何讓藥物「殺敵」更精準?

「藥到病除」,這是臨床上我們對良藥的最好評價。如果把「病灶」——靶組織、靶細胞比喻為「敵軍」,那麼藥物分子就好比是「殺敵勇士」,只有讓藥物精準到達「病灶」,才能集中兵力殺敵。為實現這個目標,臨床上依託藥物遞送系統,給藥物配上「戰車」。脂質體,就是「戰車」的一種。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甘勇研究團隊和國家納米中心施興華團隊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為理性化設計脂質體作為藥物遞送系統提供新視角和新思路。相關論文日前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

脂質體(liposome)從學理上來說,它是一種靶向藥物載體,屬於靶向遞葯系統的一種新劑型。儘管脂質體已經被成功地應用到藥物治療領域,但其藥物遞送效率依然有待進一步提升。

甘勇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目標是讓「勇士們」儘可能多地到達「敵營」,這就是藥物遞送率的意義。

「『是葯三分毒』,我們希望儘可能減少藥物毒副作用對人體的傷害。我們研究的就是如何更好地發揮藥物遞送系統的作用,給『殺敵勇士』配上車,直達『敵營』,避免傷及無辜。脂質體是能實現這個目標的『戰車。』」甘勇解釋。

「脂質體的特點在於可以保護藥物活性基團,延長藥物的半衰期,減少藥物的毒副反應等。」論文第一作者俞淼榮補充說。

研究顯示,磷脂的組成決定了「戰車」脂質體的相變溫度,相變溫度越高脂質體的剛度越大。科研人員發現,具有不同相變溫度的脂質體在擴散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形變。當相變溫度接近於環境溫度時,脂質體具有適宜的剛度,可以形變成「類棒狀」結構,能夠高效地克服多重生理屏障;相變溫度太高的脂質體不具備形變能力;相變溫度太低的脂質體會因形變過大而陷於「黏蛋白網格」中。

談到生理屏障對藥物療效的影響,施興華解釋,「黏蛋白網格」就是一種生理屏障,是胃腸道內附著於在消化道上的一層黏液。胃腸道內存在這一層幾百微米的黏液,用電子顯微鏡看,黏液具有網狀結構,對於大顆粒分子有攔截作用,所以很多口服的藥物顆粒在胃腸道都會被這個「黏蛋白網格」捕獲,因而藥物吸收效果不好。

基於此結果,研究團隊製備了與人體服藥溫度相適應的脂質體,以避免生理屏障攔截。研究顯示:「勇士們」成功到達「敵營」,「戰績」頗佳,藥物吸收好,相對生物利用度提高顯著。

這項研究揭示了相變溫度及剛性調節脂質體克服多重生理屏障的機制,為高效脂質體遞葯系統的理性化設計提供新思路,為靶向精準治療奠定理論基礎。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研究發現決定家蠶食性的主效基因
Nature:睡眠,或是最好的「速效救心丸」……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