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一次考古時,專家發現一本姜子牙的天書,專家:解開千古之謎

在一次考古時,專家發現一本姜子牙的天書,專家:解開千古之謎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之一,亦稱為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時至今日,已經有著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傳承和歷史沉澱了,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我們的祖先們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創造出各種奇珍異寶和金銀珠寶,同時他們堅信,人死了以後到了地下也會生活,於是再生前就準備了大量的陪葬品,妄圖到另一個世界去使用,但是他們想不到的是恰恰因為這個做法,催生了兩個行業,分別是「盜墓」和「考古」。

很多人都認為盜墓也好考古也罷,無非是有證和沒證罷了,他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其實不然,盜墓是以財富為目的,他們對於古董完全憑藉自己的價值觀來判斷,這也就使得很多寶貝被他們當作垃圾隨意打壞,反觀考古學家,他們代表的是國家,國家在考古這件事情上的態度又是不主動挖掘,只有遇到了人為性破壞後(比如耕地、施工和盜墓賊光顧過),才會進行搶救性挖掘,如果沒有考古學家,那麼很多老祖宗留下的寶貝,我們根本連瞻仰的機會都沒有。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考古學家在山東發掘了兩座漢朝時期的古墓,經過專家們的清掃和整理後,出土了很多文物,其中有一本先秦時期的古書,讓所有人為之一振,這本書叫做《六韜》,在新中國成立以前,民間視此書為天書,而歷朝歷代的朝廷大都將此書視為禁書,甚至否認這本書的原作者是姜子牙,認為這本書完全就是後人隨便寫的。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也叫做姜尚,他是古代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姜子牙本來家境很好,他的先祖做過四岳之官,輔佐過大禹治水,可惜姜子牙出生的時候,他的家境已經敗落了,在生活所迫的情況下,姜子牙曾當過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酒,雖然生活的壓力很大,但他始終在閑暇時間刻苦鑽研天文地理和軍事謀略,在他的心中,只有能夠治國平天下,才是大丈夫應當做的事情,可是誰曾想,一直到70多歲了,姜子牙還是閑賦在家,沒有任何機遇。

姜子牙72歲的時候,終於迎來了命運的轉機,他在渭水之濱釣魚的時候,得知姬昌在附近狩獵,於是求見姬昌給他算了一卦,卦象顯示,姬昌此次狩獵不會獲得猛獸,而是會獲得一個能夠輔佐他成就宏圖霸業的輔臣,隨後二人進行了深入交流,姬昌認為姜子牙正是他所想找的能臣,於是將他請回了駐地。在姜子牙的幫助下,姬昌大力推行仁政,讓紂王放鬆警惕,私下卻快速發展著自己的勢力,在謀略上,姬昌全權採取姜子牙的計謀,很快周國就有了和商朝一戰的實力,在紂王殺死比干後,姜子牙認為時機到了於是向姬發表示可以討伐紂王了,經過牧野一戰,周朝正式擊敗了商朝,一統天下諸侯。

後來,姜子牙將自己和文王、武王的對話方式編成了一本奇書,叫做《六韜》,六韜又稱太公兵法和太公六韜,書中內容博大精深,囊括方方面在的知識,像是後世的鬼谷子、張良、諸葛亮和劉伯溫等人,據說都有深入研究此書,但是自宋朝以後,很多人都開始質疑這本天書,雖然書中文字晦澀難懂,但根據出土文物等資料的研究,人們一致認為《六韜》是戰國時期的道家典籍,是後人整理而成,根本不是姜子牙所寫,在清朝時期,清廷更是將《六韜》列為禁書。

直到後來專家們挖掘出漢朝的千年古墓,在墓中發現了奇書《六韜》,當時這本書是印在竹簡上的,經過專家們長達兩年的考究後,終於全部翻譯完成,他們確認,《六韜》確實是姜子牙所著,至此,也就解開了這個《六韜》到底是不是姜子牙所著的千古之謎,解開了世人的迷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能一統天下,此人功不可沒,可惜他太聰明,朱元璋不敢重用
在西遊記中,玉帝和如來誰更厲害呢?原著中的細節早已說明一切

TAG:文化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