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益州畫像記(四)

張益州畫像記(四)

張益州畫像記(四)

張益州畫像記(四)

圖片來源於網路

張益州即張方平,曾受朝廷之命前往益州,安定當地因謠言導致的民心騷亂。張方賓士理有方,除平息謠言外還整頓了社會秩序,獲得當地民眾信任感激,故為之畫像留念。此文除敘述本事始末外,著重強調了張方平在緩和朝廷與蜀中民眾緊張關係方面的作為。文章平實質樸,文末用《詩經》四言體概述始末,古樸而富含情感,體現了作者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

【原文】

皆曰:「公則何事於斯?雖然,於我心有不釋焉。今夫平居聞一善,必問其人之姓名與其鄰里之所在,以至於其長短、大小、美惡之狀,甚者或詰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見其為人。而史官亦書之於其傳,意使天下之人,思之於心,則存之於目。存之於目,故其思之於心也固。由此觀之,像亦不為無助。」蘇洵無以詰,遂為之記。

【譯文】

大家都說:「張公本來不在乎畫像。雖然這樣,我們心裡卻深感不安。現在就是平時在家裡聽說有人做了一件好事,都必定要問一問那人的姓名和他所住的地方,一直到他身材的高矮、年歲的大小、容貌的美醜等等,甚至有的人還要問到他的生平和嗜好,由此來想見他的為人。史官也會把這些情況寫在他的傳記里,意思是讓天下的人,不僅在心裡都紀念著他,而且在眼裡也能看見他。眼裡留存著他的相貌,所以心裡對他的紀念之情也就愈加牢固。這樣看來,畫像也不是沒有用。」蘇洵再無法反駁他們了,於是替他們寫了這篇畫像記。

編自:中華書局《古文觀止》

作者:【宋】蘇洵

編輯:瑜琪

【往期精選】

張益州畫像記(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粟文化 的精彩文章:

教子寶典,為人父母必讀(二)
破繭而出,重獲自由(三)

TAG:一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