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見到發熱就清熱?看胡希恕是如何解決的

見到發熱就清熱?看胡希恕是如何解決的

悅讀中醫

每天

11:30

推送最新鮮的

中醫藥權威精品知識

喜歡,就為我標星

小 編 導 讀

發熱很常見,清熱肯定是一種方法。但見到發熱就要清熱嗎?那麼,何時要清熱呢?清熱怎麼清呢?這裡面學問可不小呢。我們都知道,熱者寒之,「寒之」之法幾多種?且看下文。

發熱只是一個癥狀,發熱不一定都是熱證、陽證。我們說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只有在熱證的時候才能用寒涼的方法治療,也就是所謂的清熱。發熱是一種臨床癥狀,並不是證。發熱是否要清熱,需要看發熱背後有沒有熱證。

臨床看病需要辨證論治,辨的是證,治療的同樣是證,而不僅僅是具體的癥狀。發熱只是癥狀,從六經角度來看,表證、里證、半表半里證都有可能存在發熱;陰證可以有發熱,陽證也可以有發熱,六經皆有發熱,需要我們進行判斷。可以確定的是,陰證發熱是不能清熱的。

證的發熱,還需要辨病位。表陽證的發熱,是正邪交爭於體表,陽氣鬱遏,雖有發熱,但並非熱證,因此,也不能用清熱的辦法治療,該如何治療?可用辛溫的麻黃湯發汗解表,以達到汗出熱退的目的。正如《黃帝內經》曰:「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所以表陽證太陽病的發熱,不能清熱,而要用辛溫的方法治療。少陽病發熱要和解少陽,病位在里陽明病的發熱,我們才能用清熱的方法。既然要清熱,寒以清熱,就要使用寒性藥物,但寒性藥物又分辛寒、苦寒、甘寒、咸寒、酸寒等,所以我們還需要進一步了解。

表熱證要解表散熱,里熱證要清解里熱,半表半里之熱要和解熱邪,這些治療原則不能混淆。

辛寒,顧名思義,味辛能散,所以在需要透熱外達且兼有表證的討候,臨床應用範圍較廣,如生石膏。為何與麻黃相配的都是石膏,而不是黃芩、黃連、黃柏,就在於石膏味辛,可以達熱出表。

苦寒的代表葯是黃連,主要方劑為黃連解毒湯。苦寒可以直折,苦寒可以堅陰,里熱郁遏在里的時候,多用苦寒葯。另外,濕熱證多用苦寒葯,外科瘡瘍也多用苦寒藥物外敷,因苦寒燥濕。

甘寒的藥物以生地黃、麥冬為代表,既能夠清熱,又能夠甘寒養陰。熱盛會導致津傷,在津傷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到津液不足,需要養陰清熱,就可以使用生地黃、麥冬進行治療。生地黃、麥冬、玄參組合在一起,又稱為增液湯,從方名就能夠看出,甘寒養陰,養陰能不能清熱?是可以的,大劑量的甘寒養陰藥物是能夠清熱的;少量的水可以潤燥生津,但大量的水,一盆水上去是可以滅火的。所以,增液湯在臨床中治療陽明病陰虛便秘,兼有火熱,需要大劑量運用,小劑量無濟於事。

咸寒,我們一般指的就是動物類藥物,比如三甲復脈湯中的「三甲」——牡蠣、鱉甲、龜甲,這些動物葯咸寒養陰,但同時因為動物類葯屬於介質,其性動,還具有軟堅散結、活血化瘀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金匱要略》中的鱉甲煎丸以鱉甲而命名。青蒿鱉甲湯治療溫病後期,熱邪深入陰分,陰虛而熱不解。青蒿鱉甲湯養陰清熱,青蒿與鱉甲的配伍,體現了鱉甲咸寒養陰、清熱的作用。

酸寒,可能大家首先會想到白芍,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芍藥、甘草配伍,酸甘化陰,用於治療肝陰不足證。烏梅和五味子味酸,應用於熱證,望梅止渴的故事也充分體現了烏梅酸以斂津,酸梅湯就是如此。如五味子配伍麥冬、人蔘,就是生脈散,可以益氣生津而補心氣。

胡希恕為我國近代著名中醫經方臨床家、教育家,其對傷寒理論、臨床有許多獨到見解。胡希恕經方醫學,盡在此書。

(點擊圖書封面,立即購買好書)

本書是「胡希恕名家研究室」核心成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呼吸科醫家馬家駒博士講授「胡希恕經方醫學」的原聲再現。書中以八綱解六經,六經為魂,八綱(病機)為骨,方證為肉,條分縷析,抽絲剝繭,深入淺出地帶你解析經方臨床思維,走進「胡希恕經方醫學」之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女人如何活出「天然美」?
祛風通絡,怎能少了這類葯

TAG:悅讀中醫 |